12
月
7
日
周
四
大
雪
Heavy Snow
今日6时32分35秒,迎来大雪节气。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气温将更低,白昼也将更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到了大雪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更大、范围更广,天气也变得更冷了。
在秋裤、暖气和暖宝宝
都不能让我们满足的寒冬里
穿得像个粽子照样似凉水浇
寒冷的罪魁祸首是阳气不足
洪山区花山的鲍女士今年40多年岁,自打月子里受寒后,就得了一种怪病:人家三伏天汗流浃背,可她不仅不出汗,大热天还得裹件外套,有时甚至得穿上棉袄,才略感温暖。
在当地做了几项身体指标的常规检查,均无异常。熟人推荐她找有经验的中医诊治,找了一溜大夫,都直指她严重“阳气不足”!经及时调整,症状有所好转。
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范恒介绍,中医理论里常说的“寒”,不单指身体感受到的外寒,更指的是阳气不足、机能下降导致的内寒。体内寒气越大,阳气相对就不足,身体各项机能就越来越不能够应对内邪、外邪的侵袭,人也就越怕冷。
其实,哪怕是阳虚,怕冷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有的人在夏天也怕冷,进空调房直打寒颤,那往往是表阳虚。不仅如此,这类人甚至在夏天不能吹电风扇,坐车也不能开窗。别人穿一件,他多一件也不会出汗。当人体汗腺紊乱、皮下毛细血管网络的调节能力变差,容易出现畏风怕风,一遇风就头疼、易感冒等情况。
湖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熊家平也表示,人体有营卫二气顾护气血周身,营气是血管里运行的物质,卫气是血管收缩、调节能力。“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指表阳虚与人体营气、卫气能力较弱有关。
如何区分呢?
如果一吃凉食就腹泻,
这多半是里阳虚;
如果外感寒气,
吃凉食易腹泻都具备,
就属于表里俱虚。
有人手脚冰凉 有人上热下寒
范恒教授还指出阳气虚
其实不是一概而论
它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全身的寒凉
二是局部的寒凉
前者好理解,后者情况却不一而足。临床中有的人总喊手脚冰凉,小腹凉、后背怕凉,膝盖凉……虽然部位不同,但都属于阳气不足。
人是恒温动物,夏天气温高,血液循环加快,人体需要散热保持体温平衡,因此正常情况下,夏天很少会出现手脚冰凉。
但冬天气温较低,若人体阳气不足、代谢缓慢,身体产生的热量过少,那么热量就会优先供应人体脏器,保持生理机能。这样对手和脚的热供应不足,自然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感觉。
60岁的朱大妈就是典型的手脚冰凉者,子女为了孝敬她,给她买来电热洗脚盆,还给床铺上电热毯。这样一来,朱大妈洗脚和睡觉时确实脚不冷了,但又迎来经常上火的问题。
专家介绍,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可用吴茱萸打粉,在夜晚睡前,用醋调制后敷在脚底。平时也要注意少吃寒凉食物,减少胃肠负担。如感到胃冷难受,可煎些姜茶来喝,会有所缓解。
不过对于慢性病人而言,局部寒凉往往是“上温下寒”,这也是人体脏腑都集中在身体上部,阳气要优先满足供给它们。建议此类人群应尽量放缓生活和工作的节奏,适当增加体力劳动,可每天慢走1小时,同时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夏天也要少吹空调,防止寒邪入侵身体。
适度运动 可生阳气 但不宜疲劳
畏冷人群
要想阳气旺
须多方面综合调理
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比如注意防寒保暖,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不宜受刺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饮食清淡,不宜大鱼大肉、暴饮暴食,过度饮食会加重胃肠负担。有的食物也有助阳气的生发,如牛羊肉、鳝鱼、辣椒、花椒等。养生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如山药羊肉粥可温补脾肾,桂圆栗子粥补心养血又补肾,适合腰酸、怕冷的人。平时须尽量避开生冷寒凉的食物,如梨、西瓜等。
从生活方式来说,可适当桑拿、温泉浴补益阳气。还有最简单的方法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晒太阳,冬季的太阳很珍贵,背光而坐最好,因为背部有一条经络——督脉,它有“阳脉之海”之称,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自然生发。同样,穴位按摩、泡脚等也有一定作用。
当下亚健康困扰着都市人,他们一般脑力劳动多,体力活动少。对他们来说,饭后散步、太极拳等的强度还远远不够,似乎达不到运动目的,不如直接跑步效果好。
“对于这类病人,我们也主张运动,但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过量运动,以免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范主任强调。
怎样才能让自己暖和一点呢
丨注意防寒保暖丨
丨温泉、日光浴丨
丨喝 养 生 粥丨
丨适食牛羊肉丨
丨注意适量运动丨
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