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世情缘┃我与中医院二十五年的对话

来源: 福州市中医院/fzszyy

我与中医院二十五年的对话

林超

  “带时雨飘来,振兴中医是我们的气概,传统理论结合现代,济世国医益四海……”每当这首十多年前自己填词的院歌在耳边响起,我就无法心如止水、泰然自若。

  25 年前的夏天,那时候 21 岁的我,一个刚刚跨出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意气风发地迈进中医院的大门,那时我就开始思考中医院与我的关系:中医院的贫困与富饶、困惑与振奋、落后与崛起、创痛与希望……这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与我休戚相关、血肉相连。我顿时感到我们这一代人,有多么艰难,又多么自豪。

  第一个五年,我是在推拿科度过的。平和谦祥的赵振云主任带着我叩开推拿临床的大门,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首先要勤思,其次要好问,最后要有持之以恒的习惯……”一席简单朴素的话语,让我终身受益。有一次赵振云主任出差去厦门开会,犹犹豫豫地把手中的病人委托给我,担心我能不能完成任务。可是十天后他回到科室,看到病人赞许的目光和一沓沓收费单,惊讶得直称赞……经过几年时间的临床一线锻炼,我领悟到推拿的真谛,是中医院告诉了我:一个人要成才,只有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二个五年,我是在行政岗度过的。那时候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身兼数职:办公室副主任、防保科科长、科教科科长、团支部书记。医院的宣传被我包揽,医院的各种活动被我包揽……年轻人的活动方兴未艾,义诊、舞会、参观、郊游一件接着一件,与其他单位团委的共建活动一桩接着一桩。“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团刊”是我们的口号,年轻人的凝聚力空前高涨,各种荣誉接踵而来。福州市卫生系统的第一个省级“青年文明号”也在此产生。时任医院党委书记薛金发就这么赞扬说:“你们包揽了团委所有的荣誉。”几年的行政生涯,让我体会到了行政后勤人员的艰辛,是中医院告诉了我: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点点滴滴的付出!

  第三个五年,我又回到了推拿科,接起了赵振云主任的接力棒。这时候整个科室效益滑坡、人员青黄不接。我身负重任、四处取经、重新规划,激励了新一代推拿科人战胜自我、勇于奋进……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推拿科一跃成为全院效益最好的科室。卓家和院长看到我们的成绩,每每赞赏有加。是中医院告诉我:只要有决心,就能够战胜自我、创造奇迹!

  第四个、第五个五年,我是在康复科度过的。在张峻芳院长、高云鹏书记的带领下,康复科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了传统康复医学部、现代康复医学部、物理因子治疗室和 PT、OT 治疗室,现有副主任医师 2 人、主治医师 4 人、住院医师及康复治疗师 8 人,并开设了康复病房,科室拥有硕士研究生 3  名,其余全部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的康复大科。是中医院告诉我:只要有坚持,明天会更好!

  闽江奔腾不息,光阴荏苒如梭。回忆起那个饱含汗水、泪花而又充满喜悦、甜蜜的记忆空间,满满的是我与中医院 25 年的对话。在一次次与中医院的对话中,我深深地铭记着她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我用我那支逐步成长起来的笔,在我与中医院共同走过的路上留下了一段段文字,那里记载着我的幸福与快乐。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条信念:中医院是我家,我要用双手把她建设得更美更富饶。

  在我与中医院的故事里,那句话最贴切:“以心相交,成其久远”!

        (作者:福州市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