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华永道发布《“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健康产业投资白皮书》。报告显示,由于国内并购市场交易火热导致优质标的数量减少且估值升高,越来越多国内制药企业已将目光投向海外,跨境竞购交易已呈井喷之势。
仅2017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企业在医药领域的海外投资交易便高达43.53亿美元(约合289.5亿元人民币)。这是普华永道新近发布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健康产业投资白皮书》所披露出的数字。而这一数字,在2014年上半年还仅为1.33亿美元。在短短的三年时间,中国境内企业在医药领域的跨境并购交易数额实现了超过30倍的跨越。
一方面,这当然与国家目前正大力推行的“一带一路”政策息息相关。在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背景下,中国制药行业也响应政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医疗行业投资机会,从而为深耕医疗市场细分行业、实现战略布局创造崭新基于。
但更重要的,仍然是国内医药领域市场的变化。“近年来国内并购交易市场火热,导致优质标的数量减少且估值升高。”普华永道中国医疗行业咨询服务合伙人邢立萍分析,这是使国内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的原因之一,即寻求估值合理的收购标的。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自2014年以来在医药领域的海外投资交易呈大幅增长态势,交易金额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5%。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来,主导海外医药并购市场的实际上是民营企业,其交易总额达到国有企业的21倍。邢立萍表示,“民营企业的活跃与我国政府大力鼓励社会办医、促使民营企业在医疗健康市场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相一致。”
而在具体的细分产业方面,国内企业仍然更多地倾向于生物制药企业,“中国企业仍然倾向于欧美发达国家这些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医药科技、平台和品牌,并有巨大而成熟的消费者市场。”报告显示。而国内企业同样希望将海外的优质医疗资源及业务模式引进国内,加速其国内医疗健康业务战略布局,同时将收购标的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平台。
但《白皮书》同时提醒,尽管一带一路等政策给医药产业内跨境并购带来了许多机遇,但投资者仍需对其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劳动争议、税收及市场准入方面的风险予以重视。黄耀和分析道:“投资者需仔细把握当地市场的投资监管动向、关税政策、汇率波动、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审慎应对监管环境变化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对由于自然资源短缺或本土劳动力供应短缺可能造成的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企业需有所预估。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市场在文化、习俗以及价值观方面差异较大,投资者需要重视跨文化风险,妥善解决可能伴随的劳动关系和管理问题。”(来源:E药脸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