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外感受寒”、“外寒里热”怎么区分?(内附辨证方法与用药)

来源: 药店人/yaodianren520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药店人”微信公众号(yaodianren520)

中医学认为,不健康的身体存在两种状态:一为寒;一为热。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寒的状态还是热的状态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时刻都在变化,寒热变化导致最常见的结果莫过于感冒。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是药店人常见的感冒分类,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认为:风寒、风热只是感冒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不是对立存在的两种感冒;也就是说风热感冒是风寒感冒的发展后期(根据个人体质以及气候特点,阴虚内热的人风寒感冒阶段短,很快就发展到口渴,烦躁,嗓子痛的风热感冒;而素体阳虚的人,也许会在风寒感冒阶段缠绵不休)。


感冒的第一阶段:“外感受寒


罗大论博士认为,对于一般的感冒,“外感受寒”是感冒的初步阶段,此时,一般患者鼻涕清稀,痰也是清的,并且伴有打喷嚏、轻微呛咳、感觉身体发冷、怕风寒等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的感冒,药店人可以用各种方式,让患者身体暖起来,如喝苏叶水、喝姜汤等,这样基本就可以解除问题。


但现实中,很多患者会直接“错”感第一阶段,发展至的第二阶段。


感冒的第二阶段:“外寒里热


如果错过了第一阶段,那么感冒会进入到第二阶段:“外寒里热”。此时,患者身体大多寒热错杂,也叫“寒包火”。


药店人接待的多数感冒顾客,都是表现为第二个“外寒里热”阶段的患者。因此,推荐顾客用药时需切记:药品方子里一定要有两路兵马,一路是热药,用来驱寒;一路是凉药,用来清里热。


药店中,对付“外寒里热”阶段的感冒,常见的药物有两个:感冒清颗粒和抗病毒口服液。


可是,这两个药应该用哪个呢?其实,它们分别适用于“外寒里热”的不同阶段。


在“外寒里热”的阶段,也是有不同的状态,有的是寒多热少,有的寒少热多。患者往往在开始的时候,外寒多、里热还少;病程发展的后来,外邪进来了,就变成外寒少,里热却越来越多。


>>>>

寒多热少

寒多热少,多是处于鼻涕以清为主,黄的少,舌头不是那么红,咽喉也没有肿痛,怕风怕冷比较多,手脚容易冰凉的状态。


这种情况适合用感冒清颗粒,因其方中有七味温热药性的荆芥穗、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白芷和杏仁,可谓兵强马壮;而只有薄荷、苦地丁、芦根三味药是凉的,是清热的。


所以,感冒清颗粒,特别适合寒多热少的感冒患者。


>>>>

寒少热多

寒少热多,患者一般的表现是外寒比较轻,但是里热很重。这种情况多是外邪深入,鼻涕清的少,黄的开始多了,痰也是如此,身体开始发热,咽喉容易肿痛,舌质是红的,心烦口渴。


这时候则适宜用抗病毒口服液,因其方中的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知母、连翘、郁金,是清热的凉药,有七味之多;而只有石菖蒲、广藿香这两味药,是温热的药物,用来芳香祛湿,辛散解表。


可见,抗病毒口服液适合寒少热多的感冒患者。


两个不同的中成药,配比不同,则应用的状态,完全不同,一个主要散寒,一个主要清热,如果药店人明白了这些,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就可以有了依据,也不至于荐药不够合理、准确了。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温馨提示:

本公众号现已开通号内搜服务功能,需要查找内容的小伙伴们可以通过此功能进行搜索哦!








插播一条广告




发送#精品#到药店人公众号

多篇精品文章任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