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医生的驻村感悟:完成角色转变 与村民打成一片

来源: 淄博卫生/ziboweisheng

淄博卫生复制IDziboweisheng

搭建沟通桥梁,传递卫生资讯,播报行业信息,聆听您的声音,我们与您一路同行。_请复制上面微信号搜索关注。


三位医生的驻村感悟

完成角色转变 与村民打成一片

  按照山东省淄博市卫计委第一村医选派工作部署,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精心选派了3名临床骨干作为首批第一村医驻村帮扶,经过集中培训后,3名第一村医于11月27日来到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办下辖村庄展开医疗帮扶工作。

  驻村两周以来,从了解卫生室状况到熟悉群众的就医需求,3人克服了交通、住宿等生活困难,发挥自己的专长,帮扶提升村卫生室建设,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迅速完成了从一名临床医生到一名村医角色的转变。12月8日,笔者来到四宝山街道办事处采访,记录了3位第一村医关爱村民的“追梦人生”。


杨宁涛

送老人去市区就诊 自费为村民买药

  在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首批3名第一村医中,骨科医生杨宁涛面临的困难相对大一些。

  目前,杨宁涛和两位同事一起住在四宝山街道办卫生院的宿舍里,而他工作的地方在10公里外的彭官村。彭官村临近黑铁山,有村民860余人,其中老人就有233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条件比较差,连个卖饭的地方也没有。为了随时满足村民们的看病需求,杨宁涛早上买好饭带到村卫生室里,中午随便热一下就吃掉,晚上回到卫生院才能吃口安稳饭。

  除了生活上,杨宁涛家里也有些困难。他家在距离彭官村30公里外的张店区南定镇,新婚时间不长,老父亲前一阵子还做了大手术,正是家里需要人的时候。当他主动提出参加第一村医活动时,妻子不太乐意,但最终还是让他来了。

  杨宁涛自任第一村医以来,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家庭医师签约及健康档案统计上,并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只有掌握真实的数据,了解了村民的健康状况才能有效地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工作重心。

  一上任,杨宁涛就发现村里的工作和他在医院里差别很大。平时在医院里,前面的病号如果不快着点,后面的人就会进门催一下,而来看病的村民可能和他聊上半个小时还没聊到病情,等着的人一点也不着急。杨宁涛习惯了拿手术刀,但村民们都是来看常见病的,基本需求是开药打针量血压。这几天温度低,感冒的人比较多,都跑到卫生室输水,起初杨宁涛每给两个人打针就会造成一人鼓针,好在大家也不在意,后来做护理工作的妻子也来帮忙,没几天他的手法就熟练了很多。遇到不熟悉的病症,杨宁涛就给医院其他科室打电话,根据专家的指点对症下药。

  刚来那会儿,村民彭大爷发烧了整整一个星期,在卫生室里打点滴,突然出现了咳血的症状。彭大爷很紧张,就跑到四宝山街道办卫生院拍了片子,带回来给杨宁涛看。片子显示老人的左肺上有阴影,但不像是恶性肿瘤。彭大爷觉得天要塌下来了,整日惶惶不安,他的子女在外地,老伴儿不识字,村里也不通公交车,去市里的医院不方便。杨宁涛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亲自开车带彭大爷夫妻来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交给了肿瘤科王雷主任。王雷主任阅片后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并向彭大爷夫妻详细解释病情。事后,杨宁涛又开车把他们送回彭官村。彭大爷消除了心理阴影,增强了生活的信心,还是像以前那样爱说爱笑了。

  

  对于驻村工作,杨宁涛有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受条件限制,彻底改善村民的健康状况不太现实,但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上周村里一位老人的肩周炎发作,疼得手举不起来,脱衣服都脱不了。趁着周末回城休息的工作,杨宁涛自己掏钱从医院里买了药,回来给老人打了封闭。后来老人告诉他,能脱衣服了,但还是有点疼。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清晰地体现了杨宁涛的工作思路。


马学涛

争取医院心脑血管专家上门为村民义诊


  这两周,位于花山南麓的迎仙村,迎来了肾病科医生马学涛。

  前期,在高新区主管部门以及四宝山街道办卫生院的宣传下,村民已经对“第一村医”这个新生事物有了初步了解。村里唯一的村医韩大夫已经六十多岁了,村卫生室的条件也非常简陋,但却是近千名村民健康的基本保障,听说从大医院来了大夫,身体有异样的村民都纷纷走进村卫生室前来就医。

  给村民诊治之余,闲不住的马学涛又开始研究起村里唯一的一台心电图机。这部心电图机以前利用率并不高,一是因为操作起来麻烦,再就是乡医韩大夫在这方面还得需要请教卫生院的大夫。不多会工夫,马学涛就把这台心电图机拾掇利索,下一步就可以为村民做心电图检查了。

  下午,他继续这几天的入户走访工作。在村委的帮助下,先从村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开始,上门为他们量血压、体检,了解老人们的健康状况以及平时的用药情况。

  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当进入第一户张大爷家时马学涛还是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他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眼前的一幕,家徒四壁、贫困潦倒……张大爷原来家庭条件还可以,但因这几年身体不好,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即使家里这样,张大爷嘴里却一直在说:“这些年多亏了政府,要不我早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现在咱们村来了你们这些大夫,我的健康就更有保障了。”马学涛的心里有许多话,此刻却不知说些什么,能做的只有给张大爷进行简单的查体。

  通过走访,他发现老人们大都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有的还患有轻度的抑郁症。根据掌握的这些情况,马学涛分别给每位老人开出了健康处方,能听明白的,他就耐心细致的讲,实在听不明白的,他就手把手的示范,从每一片药物怎么服用到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他不厌其烦地逐一为老人们进行了健康指导和用药指导。

  驻村两周以来,马学涛发现基层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村卫生室的条件非常简陋,药品及基本诊疗设施不足等等。

  下一步,他打算争取医院的支持,不断改善村卫生室的基础医疗条件,联系医院的“杏林天使”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各科室的专家,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专家上门为村里的老人会诊,实实在在地为村民的健康做一些实事。


李海勇

珍惜驻村机会 与老村医相互学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说的普外科医生李海勇这类人。虽然他不善言谈,但驻村的工作做得极为扎实。

  被选派入驻曹三村担任第一村医后,他在当地卫生院的支持下,从走访村民入手,全面了解村民的健康状况。曹三村共有人口2208人,算是个挺大的村子,村医的日常工作繁重。村中很多老年人都患有心脑血管等方面的慢性病,尤其是入冬以来,表现症状突出,但是在保健、治疗上存在不规范现象。为此,李海勇从提高村民的健康保健水平,积极给予他们饮食,运动及药物指导等健康宣教。

  有个村民患有下肢静脉曲张,曾经做过两次手术,前段时间又出现了静脉曲张迹象,足背上还有外伤感染,炎症比较厉害。病人找到村卫生室后,李海勇鉴于卫生室条件比较差,连消毒无菌的钳子镊子也没有,他联系了医院的相关科室,指导其用药,并让其去四宝山街道办卫生院做了清理。村民的恢复情况良好,对李海勇很是感激。

  得知李海勇在医院从事泌尿系统的临床工作,一名村民拿了一大摞片子来请教他,这让他吃了一惊。李海勇查看片子发现,村民的结石已经比较大了,有三四厘米长了,需要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就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并反复告知一些注意事项。

  李海勇说,他虽然是外科医生,学历要高一些,但与作为全科大夫的老村医一起工作,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病症,也学了不少东西,他认为参加这次活动是个难得的体验。

  下一步,李海勇将在在村民和医院间架起健康帮扶的桥梁,主动有为开展工作,真正使广大村民从中受益。



供稿、摄影: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李爱学、王其超

编辑:高丽

发布:高丽

关注淄博卫生微信公共账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订阅号→右上角“+”→搜索“ziboweisheng

文章页面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添加关注

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淄博卫生,获取更多及时、权威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