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中药|谨防“校园贷”与“分期”,大学生如何防骗

来源: 魅力中药/meilizhongyiyao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流行,大学生网络分期贷款业务在高校走红。对于有较强消费需求而又没有固定持续收入的大学生来讲,用“校园贷”借款,无疑方便、快捷、门槛低。但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过去几个月,多地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借款,“跳楼”“自杀”“卖器官”“裸持”等悲剧屡屡上演。

“爱他,让他去网贷,那是天堂;恨他,也让他去网贷,那是地狱。”
——网络流行语

校园贷”到底是神马?
校园贷款是专门针对在校学生发放的各类贷款总称,包括助学贷款、校园创业贷款和校园消费贷款等,其中,学生消费贷款平台发展最快。校园贷款是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发展最迅猛的产品类别之一,它是互联网+的新兴产业。
“校园贷”是这样来滴
实际上,现在汹涌的校园小额贷款,不过是多年前被叫停的校园信用卡的延续。那时候,各大银行滥发信用卡,也看上了学生这个群体,结果高违约率、高坏账率,致使2009年银监会正式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对已满18周岁但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时,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且额度较低,这都大大提升了学生信用卡的门槛,信用卡开始逐步退出大学生金融借贷市场。
       银行离开后,不少金融创业公司接手了这篇市场。其中就包括大量互联网金融公司。
“校园贷”陷阱你知道多少?
低息贷款变“高利贷”
网贷平台往往会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有的网贷平台甚至宣称月息1分,但实际上这些小额贷款很多都远超目前银行信用卡分期利率。而且一旦逾期偿还欠款,需要支付的违约金费率也相当高,且按日计算。这些违约金和利息,比借款本金还多,有些网贷平台甚至不允许提前还款,形成事实上的高利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规定了法律支持的最高民间借贷利率为年利率24%。一些网贷平台的贷款利率远超这个利率,显然不被法律所保护。
“李鬼”骗贷频发
大多校园网贷平台对学生贷款的手续要求十分简单,只需要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并填写相应个人学籍信息就可以快速拿到钱,大部分手续甚至完全在线上操作,部分网贷平台需要上传一段本人手持证件声明贷款的视频即可。一名学生在被人冒名贷款后询问自己并未拍过声明贷款的视频,也没有签过字,为何网贷平台会发放贷款,得到的答复是“视频中的学生与你长相接近”。
由此可见,校园贷款中几乎没有对借款人的身份进行核实,这就容易产生骗贷风险。同时,一些学生的个人信息被冒用,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负巨额债务,对受害的学生和家长而言都是一场无妄之灾。
“暴力”讨债
比起催还信用卡的银行而言,各种网贷公司手段“狠辣”,在学生无法按期还款的情况下,雇佣催债公司去索要欠款,不少催债公司去学校闹事,威胁学生家长,甚至采取打恐吓电话、暴力、拘禁、跟踪等违法犯罪手段进行讨债,搅得学生不得安生。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由于大学生没有什么信用资本,也缺乏可靠的收入来源,属于借贷的高风险群体,但大学生看似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却又紧密地依附于学校与家庭,“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除非是真的学籍也不要了,不想毕业了,否则人是非常好找到的。而一旦贷款公司威胁他们毕不了业,或者通过学校这个渠道去闹,这些学生便不得不就范了。
在学生自己无力还款的时候,家庭就成了实际兜底者。虽然这些贷款是放给学生,但实际上学生的父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了贷款的实际还款人。
我们该咋办?
今年4月13日,教育部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加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力度,加大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力度,加大学生资助信贷体系建设力度,帮助学生增强金融、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校园贷的根源在于贷款平台的低准入,很多贷款平台仅需要大学生的身份信息就能提供贷款。
大学生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当选择报警,让警方介入,对贷款平台的资质、贷款方式、利率等进行调查,以确定是否有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
其次,向学校、家人如实反应所遇到的经济困难,寻求救济,避免产生极端想法;
最后,要减少此种现象,相关部门理应对贷款平台加强监管,避免大学生在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下陷入深渊,不能自拔。
小编看来,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才最为重要。“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警句,才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和忠告。只是,我们都能做到吗?



大学生防骗小攻略

一.防寝室推销诈骗

 学生宿舍经常会有高年级学生或假装学生摸样的社会闲杂人员上门推体育器材、文具等,尤其是新生寝室居多。这些东西通常质量不过关,价格又过高。这些闲杂人等混入寝室用一些低廉的价格和热心的态度诱导新生买他们质量低劣的产品。

   案例再现:2015年9月,贵州大学一女生小梅在一名二十多岁的陌生女子的热情推销下,面对每样八角的批发价,该同学决定向该女子购买其推销产品做校园代理。推销女子信誓旦旦地对小梅说每盒有725颗笔芯,又告诉小梅将免费赠送部分产品给她做促销,这样比较好销售,如果要求退货可打电话给她们,但不能将笔芯盒弄坏。面对如此周到的服务态度,小梅并没有对其产生怀疑。最终,小梅向该女子付款一千二百五十元。当推销女子走了之后,检查产品后才发现,每盒达不到一百五十颗,小梅立即拨打了推销女子留下的手机号,但每次拨打都是无法接通。这时,小梅才意识到自己是被骗了。大学校园里类似案件时有发生,各位新生要加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骗子们利用的是学生的单纯、善良和真诚。

二.防个人财物丢失

新生们初次体验住寝生活,难免会有不仔细管理自己钱包,钥匙,身份证的情况,这样就给了犯罪分子机会。大家出门时要妥善保管自己的钥匙和钱包,并随身携带重要证件,或及时将贵重物品放到自己的柜子内并锁好,不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案例再现:2015年3月9日18时30分许,青岛一高校新生报警称寝室放置的1000元被偷。经民警现场了解,该同学离开宿舍去洗手间洗漱时随手将装有1000余元现金的钱包放在床上,原想几分钟就回来了,因此宿舍门就没有关上,回来时就发现财物被盗,后经排查,是社会人员到学生寝室送外卖,顺手牵羊就将钱包顺走。

     新生应提高自我防盗意识,在寝室没人时锁好自己的寝室,钥匙钱包等物要随身携带。刚刚开学宿舍比较乱,大家更要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财物。

三.防虚假兼职招聘

 记得我刚上大一的时候,开学的那个月,几乎天天有人上门发小广告,其中不乏介绍兼职招聘的,看上去都十分诱人,模特一天500,礼仪一天300,主持人一天几百几百,感觉去几天就可以赚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了,于是身边不少同学都禁不住诱惑跑去尝试,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一分钱没赚到不说,自己还掏了腰包给别人。

    其实大学生找兼职,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贫困学子,想减轻家里负担,另一种则是为了提前进入社会,出发点都是很好的,那么,大学生找兼职如何防止上当受骗呢?

①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被骗者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相信了天上会掉馅儿饼。看到各种小广告上面写的日赚上千,很多人就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内心,最后头脑发热的就跑过去,轻则被骗钱,重则可能会有生命安全问题。

②多查找公司资料

    大家应该在网上查找公司资料,找到人事部,问他们是否需要节假日的兼职。而且尽量要找大公司,以防被骗。大学生打工者一定要看清对方的营业执照,找正规的中介公司。同时应要求看营业执照正本,不要被“复印件”糊弄,并且要拒交各种名义的押金、保证金以及证件。

四.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案例再现:黑龙江的小韩去年暑假询问银行客服小额存款手续费时,才意外得知自己名下竟然已有11张信用卡了,其中有8张不是自己办理的,而这8张信用卡的开户日期均为小韩大学入学的日期。
    不法分子借着刚开学的人潮涌动,进入学生宿舍,以招聘或帮办*会员卡等借口让大家填写个人信息,骗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你的个人信息后,通过电话联系方式,实行诈骗。有的接到的电话内容类似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理由,骗取银行卡密码。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此外就是要防范各类诈骗电话,比如冒充公检法称涉嫌洗钱、银行卡在某处高额消费等等,最后都是将资金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因此,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有关机构求证。电话那头需要汇款或转账时,切勿轻信盲目汇款转账,可以先询问老师和其他同学,以证实,或者可以联系东北农业大学保卫处进行咨询。


 社会上的骗子很多,骗子的手段多种多样,防不胜防,而我们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们,天真烂漫,社会经验少,正是骗子眼里的“大肥羊”。总之,大家一定要在入学报到期间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等,让诈骗远离我们,总有一个安全的开始,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

图文| 网络

编辑| 赵芳妍

责编| 段雅楠

初审| 王继铣

终审| 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