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告诉你防中风应该做哪些检查!

来源: 山西省中医院/sxszyy66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山西省中医院」

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中风,多因虚、火、风、痰、气、血这六端不稳所致。在临床上,中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分,现代医学中常说的中风则多指内风,大多是因为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并与冠心病、癌症并称为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中风由于起病急、变化快,所以有着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那么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防中风又应该做哪些检查呢?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如何预知老年人中风呢?

一、眼睛突然发黑

  中老年人中风先兆一般会出现眼睛突然地发黑看不进东西,但是在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重新的恢复视力。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单眼一次性黑朦。

  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反复发作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二、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三、头晕

  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四、肢体麻木

  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五、中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跌跤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如何预防中风


中风是一类高危的疾病,如果你已经患上了高血压,就要时时预防中风的发生。不管用不用药物治疗,生活上的预防措施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些措施应该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

缓慢起床

  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的波动。

温水洗漱

  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用30℃~35℃的温水洗脸漱口最为适宜。

早餐清淡

  一杯牛奶或豆浆,一个鸡蛋或两片面包,或半个馒头、清淡小菜即可,不可过饱,也不可不吃。

当心晨练

  高血压患者不宜做跑步、登山等激烈运动,只宜散步、做柔软体操、打太极拳,可增强血管的舒缩能力,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利于降压。

饮水一杯

  漱口后饮白开水一杯,既有冲洗胃肠的作用,又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通畅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耐心排便

  切忌排便急躁、屏气用力,那样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要坐便,这样可持久,蹲位易疲劳。如有习惯性便秘,要多吃蔬菜、香蕉等水果和纤维素多的食物,可用些缓泻药,克服排便困难。

娱乐有节

  睡前看电视不要超过两小时,坐位要适宜舒服,勿太疲劳,不看过于刺激的节目,以免影响睡眠;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需限制时间,不可过于较真、激动。

中午小睡

  午饭要丰盛些,有荤有素,但不宜油腻,同样不可过饱。餐后应小睡一会儿(半小时-1小时)。无条件睡时,可闭目养神或静坐,利于降压。

安全洗澡

  每周最少洗澡1次,但要特别注意安全,尤其在大浴池中,要防止跌倒,水不要过热,不要浸泡时间过长。

晚餐宜少

  晚餐宜吃易消化性食物,除干饭外,应配些汤类或粥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黏稠,促使血栓形成。

睡前泡脚

  按时就寝,上床前用温水洗脚,然后按摩双足及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入睡前闭目静坐,回忆全天的活动,找出不足,次日改进。自然入睡,不用安眠药,不要养成依赖催眠药的习惯。






李宝玲


李宝玲,山西省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原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中国中西医结合第三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委员,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山西省第一批全省中青年中医临床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头痛、头晕、失眠、焦虑、抑郁等,主持完成多项省级课题。参编“十二五”全国高等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教材《神经定位诊断学》。

出诊时间:周一全日,周二、五、六上午(总院)






· END ·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

请分享、转发给你的朋友看

亦可给我们留言
谢谢

山西省中医院

微信公众号ID:sxszyy666


长按|识别|二维码

▍图片:网络,如侵删,微信:gjx515702136

▍版权:山西省中医院,转载需授权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