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4条医药职场法则,想不晋升都难

来源: 猎才医药网/qyjobuy

点击上面蓝字,与20万医药人共同成长

Good luck in the workplace



美国的学习顾问、企业家布里塞尼奥发现,职场的大神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刻意地在两个区域中切换。一个是学习区,另一个是执行区。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强大的方法,就在于此。





每个人都想把事情做到最好,然而,慢慢你便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


加班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职位却一直上不去;你给自己设定了目标,但是你拼尽全力,却发现依然完不成目标;你一直很努力,感觉自己忙忙碌碌,但是能力一直没有多大的提升,只能仰望其他大咖。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扰,那么说明你遇到职业“瓶颈”了。很多人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如果一直无法突破自我,就只能原地踏步。


这是因为,随着工作内容的变化,你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已经不匹配,对新环境和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够,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现实。


这就好比盖一栋楼房,你需要打好地基,建立框架,然后才能一层层往上盖。对应到工作中就是:知识是地基,它是职业生涯的基础;技能则是房子的框架,决定了你人生的基本格局,是两室一厅还是四室二厅。地基扎实,技能均衡,这栋楼才能不断往上盖。也就是说,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然而,一旦你的地基没打好,或者你的框架有问题,比如墙砌歪了,或者这面墙砌好了,其他几面墙还没砌好,那肯定就不能再往上盖了,需要你停下来调整修补,才能继续盖楼。


解决了这些问题,你的人生才能更上一层楼,进入新的阶段。




为什么会有“瓶颈”?我们又将如何突破“瓶颈”?


这些问题,美国的学习顾问、企业家布里塞尼奥在 TED 的演讲让人深受启发。他不但指出了问题所在,还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布里塞尼奥发现,那些大神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刻意地在两个区域中切换。一个是学习区,另一个是执行区。


学习区是用来学习的。在这块区域中,我们要做的是学习、尝试、更新、反馈、总结、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以改进、提升自我为目的,涉及的都是没有掌握的东西,所以在这个区域, 我们经常犯错。


执行区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比如医生看病,老师教书,司机开车, 程序员写代码。当我们处于执行区,我们总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 涉及的都是已经掌握的东西,希望尽量减少失误。


这两个区域很好理解。假如你是一个菜鸟理发师,你的师父教会了你剪一些常见的发型。你每天努力工作,训练技能,几年之后, 你的理发技术越来越熟练。


然而,潮流变化是非常快的,新的发型会不断出现,你熟练掌握的发型很快就过时了。慢慢地,你就会发现,找你理发的顾客越来越少。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只有苦练技法, 了解潮流动向,学习新的发型,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顾客,获得更好的发展。


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你千万不能犯错,一旦给顾客剪出问题了,后果很严重。怎么办呢?


你可以对着假发练习,这样可以减小失误的后果,即使剪不好也没关系。通过多次练习,你也可以逐渐成为美发界大拿, 当上创意总监或者店长,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我们的能力一直没有提升的原因,就是害怕失败和风险,导致我们一直处在执行区,渐渐地,我们就把生活变成了执行区,只顾得上应付日常工作,忽略了学习区的反思、反馈、提高和进步。


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几年后,一个人的能力会停滞不前。这在教师、医学和其他行业都得到了证实。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旦我们认为自己能较好地胜任工作,我们就会停止在学习区花费时间和精力,将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完成工作,而完成工作并不能让我们不断进步。


然而,执行区并非没有价值。当我们处于执行区的时候,虽然我们要避免犯错,但是不可能不犯错。犯错也是一种反馈,我们可以从错误中获得成长。


如今,很多公司强调零缺陷执行文化,鼓励零失误、无错漏的工作表现。这样固然没有错,但这样也会让员工一直待在自己已知的圈子内,无法尝试新的东西。所以公司很难有创新,打开局面,最终落后于人。


很多巨头,比如诺基亚,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故步自封,从而失去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最终被微软收购。对此,诺基亚CEO无奈地表示:“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让人无限感慨,也足以给人警醒。


另外,处在执行区,可以使我们出色地完成工作,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还能告诉我们接下来在学习区该练习什么。


所以,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强大的方法,就是在学习区与执行区之间相互切换,有目的地培养相关技能,然后再把这些技能应用到执行区。


总而言之,我们在学习区待得越久,提升就越大。所以,如果要突破自我,就要增加学习区的时间。




如何突破人生发展的“瓶颈”,获得更大的提升?


1. 你要走出舒适区,敢于折腾自己


我们都知道,最锻炼能力的,往往是难熬的项目。如果你每天做的都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事情,那么你很难获得成长。


专家研究表明,只有在学习区练习才最有成效。所以,我们应当走出舒适区,接触一些不熟悉的领域,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 让自己过得不那么舒服。


比如,对于一个编辑来说,产品这部分很熟络了,你可以去了解一下销售;制作很厉害了,可以学习一下设计;写文章在行,可以试试运营公众号。


这样,对各个岗位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团队合作会更顺畅,你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做事的格局也大不一样。老守着自己会的那点儿东西,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


记住,所有的突破都是一个突破自我的过程,你要打破你原有的习惯,打破你原有的思想,以及突破你内心的障碍。只有这样, 你才能在事业的大厦上添砖加瓦。


2. 注重刻意练习


走出舒适区,下一步就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其实是从“熟练”到“生巧”的转换方法,对于一个人的提升来说非常重要。心理学专家发现,有不少成功人士,都是用“刻意练习”的方法来完善自己。


他们把精力放在“次级技能”——也就是不太好的技能上,对其进行学习,然后通过学习、反馈、调整以及专业的指导来获得提升。


通过这种练习,他们的技能获得了脱胎换骨的进步。


就拿打字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花了不少时间在打字上,但速度并没有越来越快,但如果我们每天花 10—20 分钟,聚精会神,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就可以让你的打字速度比平常快 10%—20%。


如果坚持练习,我们就能越来越快,尤其是进行一些容易失误的针对性训练的时候。这就是刻意练习的意义:补齐强化我们的短板,让技能均衡,从而继续往上盖楼,迈入人生新的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练习都是有效的,没找准地方,就只是在浪费时间。


比如,当你用吉他弹一首曲子时,某个小节老是弹不好,单独练习这个小节就可以了,无须重复练习整首曲子。


为了顺利找到短板,你可以尝试将一项技能分解成不同模块的二级技能,然后通过对比和测验,就能知道自己需要努力提高哪一部分的技能。


比如,你的英语成绩不好。英语分为听、说、读、写四个二级技能,你可以通过分别测验,找到你的短板,然后通过学习来弥补。


3. 找高人指路


那么,如何发现自己的短板和问题?这就需要高人指点了。


韩寒说过一句话:“也许你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有时候, 高人的一句话,胜过我们几年摸索。


在你陷入困境的时候,你就需要高人指路。高人能够指出你存在的隐藏缺陷,告诉你当前的状态是一个必经过程,解除你的迷茫和困惑,为你指出正确和合适的努力方向。


那么,高人在哪里?


你可以从行业内、身边、互联网上去寻找。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只要你用心,一定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这个高人,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本书,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网上的一个回答或者教程。如今有微博、微信和搜索引擎,还有知识付费,网上的各种牛人层出不穷,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4. 总结反省


我发现,在工作的时候,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把事做完就可以了”,只有极少数的人会这么想“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如何做得更好?”


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别短期来看没什么,但长期来看积累出的差异简直判若云泥,因为前者不会有任何的积累,而后者即使每次的积累都很少,但长期来看是非常可观的。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你是0.9 还是1.1,从长远来看,细微的差别会造成巨大的差异。


我们可以认真地工作、完成任务,但事后我们一定要去反思总结,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下次应该如何调整?这次有什么地方做得好,能不能优化一下?


当你学会了观察、反思、总结和调整,那么你就可以将执行区变为学习区,从中获得提升。这比单纯地做事要有用得多。长此以往,就会拉开你和其他人的档次。


所以,如果你拼尽全力,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说明你遭遇“瓶颈” 了。


要想突破“瓶颈”,就要让自己多处于学习区。为了做到这一点, 你要走出舒适区,敢于折腾自己,挑战自我,注重刻意练习,找高人指点,通过不断地反省和总结,最终提升自己,进入新的人生境界。


来源:个人发展学会《思维的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