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幸福悄然而至

来源: 孟州市中医院/mzszyy120

冬来无尽长夜,雪覆三尺深寒。
谁家在吃饺子,小村几缕炊烟。
转眼,冬至悄然而至。这个季节,再多的寒流也抵不住内心的暖意。
冬至,冬至,幸福悄然而至。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冬至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民间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所以,冬至又称作“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终于,冬天拂了岁月的面,这个季节像是它的名字一样,让人感觉是个万物冻着,沉默没有生气,但是没有冬季的蛰伏怎能有来年的收获。

 冬至到,他乡水饺思家母。
古诗有云:每逢佳节倍思亲,很多时候我们对家的眷恋,对家的思念只不过是母亲端上的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
氤氲的湿气,遮住了朦胧的双眼,透过这热气你看到父母脸上爬满的皱纹,那正是岁月雕刻时光的痕迹。
冬天,虽然寒冷,想到家,想到母亲心中还是禁不住的会升腾着热气。
所以,冬至的这一天,人们把将人间最美好的祝福都“包”含在饺子中,岁月赴汤蹈火,温情只增不减。

冬至是寒冷的开始,让人已有清晨“帘幕卷清霜,呵手试梅装”之感,然而“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仿佛能感受到阳气从地层下磅礴而来的气势,能听到地下万物的涌动,河流潺潺,草木新芽,春天的脚步也便发出了铿锵声响。

冬至阳生春又来,一年四季的光临与轮回,不正是我们自己人生经临的见证吗?
有严冬的光顾,必有春的到来。
冬至拉长了黑夜,变不了对你的思念;冬至冷却了空气,冰冻不了对你的牵挂;冬至点缀了四季,再美的日子也不能忘了给你问候。
冬至雪落,寒意脉脉,天各一方,山遥水阔,情意不减,思念如昨。
冬至到了,祝你冬至快乐,合家欢乐,健康幸福美满!

把擀杖插在土里,希望长出红花。
把石子丢在水里,希望长出尾巴。
把纸压在枕下,希望梦印成图画。
把邮票贴在心上,希望寄给远方的她。
每一个雪花,都是送给春天;每一个机会,都是送给你我;每一个明天,都靠今天把握;每一个成功,都蕴含着执着。
冬至,愿幸福悄然而至,如约来到你身边!
百花开而春至,百川汇而夏至,
百草黄而秋至,问候来而冬至。
冬至,预示着你:机会将至、好运将至、成功将至、幸福将至,健康快乐与你保持一致!
时光悄然无声,一路匆匆过,瑞雪欣然飘落,天寒好个冬。
岁月匆匆,料峭又一年,冬至,幸福悄然而至!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饮食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时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时?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这里是否有你家乡的味道?

饺子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他告老还乡回到南阳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这种习俗。


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羊肉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养生

情志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至后养生原则就是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保养精气,做到养精蓄锐,有益于防治疾病。

       冬至养生应以静为主,切忌过于运动出汗,同时,冬至“养心”也很重要,应避免过于抑郁,思虑,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建议: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患得患失,还可以通过午饭后适当打盹、多晒太阳、泡脚、天灸、膏方等方式,更好地养生。


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告诉我们,冬至时节,一定要早睡晚起,以保护我们的阳气。

       另外,冬至也是“阴阳大变身”的时候,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人极容易受寒,也容易生病,所以,冬至前后养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大家一定要做好防寒的工作,特别是中老年人,应注意保暖,这个时候老年人的发病率会猛增,患心血管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要提高警惕。

      建议:冬至养生讲究“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平日要小心保护自己,注意头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避寒风,避冷水,避生冷饮食。


运动养生

       在锻炼上,不适合剧烈运动,如运动过大,身体大汗淋漓,毛孔张开,阳气易从皮肤外泄。人体的皮肤好比树叶,夏季出汗降低体温、帮助人体排毒,在冬天,则应该像松针一样收拢,利于闭藏。

       其次冬季要多多晒太阳,尤其要多晒后背,背部是身体最重要的七条运输和管理阳气的经脉汇集处,经常背对日光而坐,让太阳把脊背晒得微暖,体内阳气充足,经脉通畅。以太极、八段锦为主要锻炼方法。


饮食养生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药补不如食补”。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而饮食调养则是最主要的调养方式,冬至进补需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一要有保温功能:

      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

      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三要有防燥功能:

     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建议:除了饮食、起居、动运的调养,我们还特别应该注重中医经络的调养,因为对一些阳虚,气虚、痰湿、瘀血、气郁等体质以及久病、年老、体弱的人士,自身阴阳失衡,很难适应这种自然界阴阳的剧烈变。


编辑  |  张迎峰 陈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