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成控参股公司亏损 之江生物利润“增肥”迷局

来源: 鼎臣咨询/dingchenyiyao

《中国经营报》采访史立臣


通过多次增资扩股,手握2.49亿元货币资金的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之江生物”)近日仍在募资扩张,此番操作让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

根据之江生物不久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公司拟于上交所公开发行4867.61万股,计划募集资金3.34亿元,用于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线升级项目、分子诊断工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服务网络升级项目。截至2018年1月4日,之江生物的审核状态为“已受理”。

招股书中公司股本形成及其变化情况一栏显示,之江生物自成立以来,共经历了8次股权转让、11次增资。其中较为蹊跷的是,在2015年1月17日的一次股权转让过程中,宁波美投当日接盘1356.3万股股份,第二日即全部转让,转手获利2000万元。天眼查信息显示,宁波美投在接盘前一天成立,其法人代表与之江生物实控人同为邵俊斌。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之江生物此举或与谋求上市、规避三类股东有关。而作为一家新三板企业,公司截至2017年6月30日仍有2.49亿元货币资金在手,急于上市融资用意不明。


更重要的是,2017年上半年,之江生物9家控参股公司中有7家处于亏损状态,且在财务明细中出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部分。针对上述问题,之江生物方面未予回应,仅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处于IPO受理阶段,静默期不方便回复。


股权转让疑云


资料显示,之江生物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从事基因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15年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招股书披露,2006年7月,之江生物前身“之江有限”开始第一次股权转让,直到2015 年2月,之江生物共计进行了8次股权转让。就是在第8次股权转让后,之江生物迎来了中信投资这一颇具实力的股东。


2015年1月17日,宁波美投与公司股东杭州睿道(2015年1月27日更名为宁波睿道)、上海能发、宁波北斗、杭州腾昌、上海迈景签订《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宁波美投以1.43亿元的价格受让公司1356.3万股股份。


2015年1月17日,之江生物召开股东大会,同意公司总股本增加至6781.41万股,由中信投资以1亿元的价格认购公司616.41万股新增股本。1月18日,之江生物、宁波美投、中信投资、之江药业、邵俊斌签署《股权转让及增资认购协议》,约定宁波美投将其持有的公司1356.3万股股份以1.6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中信投资,中信投资以1亿元的价格认购公司616.41万股新增股本。


综上可知,宁波美投在2015年1月17日以1.43亿元接盘公司1356.3万股股份,而次日即将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中信投资,转手获利2000万元。更为蹊跷的是,宁波美投于2015年1月16日成立,其法人代表邵俊斌同时也是之江生物的实际控制人。

虚增利润之嫌


从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来看,之江生物报告期内业绩表现不算平稳。2014年至2017年1~6月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1亿元、1.27亿元、1.57亿元和0.84亿元,保持平稳上升之势。但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35亿元、0.33亿元、0.49亿元、0.20亿元,波动较大。


此外,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之江生物共拥有5家子公司、1家孙公司、3家参股子公司。2017年上半年,9家控参股公司中,仅有杭州博康和上海奥润两家控股子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分别实现34.64万元、9.91万元。而另外7家公司亏损从0.17万元~886.15万元不等。


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认为,7家控参股公司亏损或与之江生物经营人员、费用过多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之江生物的存货构成表中出现了令人无法理解的内容。公司2016年末库存商品金额较2015年末减少2531.92万元,主要原因为公司当期将合计83台预计未来对外出借的Autrax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设备转入固定资产。

而在2015年末,公司库存商品金额较2014年末增加1611.25万元,增幅为109.28%,主要原因为2015年下半年新入库的78台Autrax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设备(价值2427.99万元)尚未销售或对外出借。


可以看出,Autrax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设备在2015年被之江生物计入存货,而到了2016年则被计入了固定资产。这样一来,之江生物在2016年的存货数额大大减少,同时成本也得以大幅下降,有利润变相“增肥”之嫌。

存货周转率之困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已有凯普生物、透景生命和艾德生物等多家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生产的公司成功上市。有观点认为,分子诊断的战国时代已经到来。


然而报告期内,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之江生物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相对较低。报告期内,之江生物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157.82万元、6947.92万元、8456.56万元、8521.12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分别为41.15%、54.85%、53.99%、50.49%。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89次、2.28次、2.03次、1.95次,行业均值为4.74次、4.15次、4.14次、3.75次。可见,之江生物应收账款周转率远远低于行业均值。


之江生物方面表示,公司存货周转率偏低主要原因系公司涉及的产品线相对可比上市公司较多,包括妇科、性病、呼吸道、肠道、肝炎等,需要针对不同产品分别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以满足随时生产的需要。


史立臣认为,目前国内分子诊断领域大多还在研发阶段或是初创期,核心技术都在国外,芯片大多进口。由于整个行业规模不大,产品都在研发阶段,因此还谈不上竞争激烈。但之江生物想要做大做强,首先要提升产品质量,加大研发投入。其次是加强营销宣传,产生更多收入再反哺研发。“分子诊断国内的技术创新不多,都来自进口,要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是分子诊断未来发展的关键。好在目前整个行业还处于初创期,市场还没打开,此类企业有很多机会。”


史立臣新书《医药新营销》出版发行

本书是作者结合国内外医药企业营销的诸多成功案例和作者亲身操作的营销项目,针对目前中国医药市场政策变局,为制药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营销转型升级撰写的书籍,以便于让制药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决策者和营销人员能够更好的升级营销模式,构建有竞争力的营销体系。 

本书主要从医药营销的行业政策大势观澜、医药行业营销模式汇总分析、制药企业新营销思维构建、制药企业体系化营销、制药企业营销新策略、制药企业新营销转型、医药商业企业的新营销思维构建、医药商业企业营销转型等药企最关心的八个方面进行撰述。 

        作者建议医药企业决策层和营销人员人手一册本书,以便于能够领会到医药新营销的精髓并获得更好的医药营销思路。

购买请点击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