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寒冷就是宫寒,很多女性都有宫寒的问题,女性宫寒的危害很多,那么,宫寒都有哪些危害,宫寒又该怎么调理呢?往下看!
女性子宫寒是什么症状
“子宫寒”即子宫寒冷,指的是女性肾虚宫寒,血寒等。临床上造成“子宫寒”的原因很多。一方面与体质有关,比如天生体质偏寒,平时就比较怕冷,手脚容易发凉的女性朋友,这是因为体内的阳气不足,就易出现“子宫寒”。
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与生活习惯有紧密的关系。有些女性朋友平时爱吃生冷的东西,或者为了减肥而过分节食,夏天在空调房里逗留的时间较长,冬天着装过于单薄,经常穿短裙,丝袜等,这些习惯都易因寒冷邪气侵袭而导致“宫寒”。
“子宫寒冷”并不单指某一种症状,而是中医学对患者形形色色临床症状的总结:
1、月经前小腹胀,坠,腰困或痛,行经期腹痛,且会感觉小腹很凉,对冷空气比较敏感;
2、两乳胀痛,胸胀,少数会有反胃,恶心反胃等等症状;
3、白带清稀量多,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
3、月经色黑有血块,由于经血不通,所以,痛经明显,通常经血一下来,痛经就可以有效缓解;
4、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
5、严重的患者可造成不孕,或是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
子宫寒冷怎么调理
子宫寒冷最好、最有效的调理方法,就是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没有好的生活习惯,一切都是免谈。而我们要以从这几点入手:
在寒冷的冬天,不做“冻美人”,衣服多穿一点,尤其是下肢要保暖好。热水袋、护膝、热水、围巾、口罩等等可以保暖的东西,全部都准备好。在夏天少吹空调,如果一定要在空调房里呆着,要准备好一件外套。
少喝冰水,少吃冰冰凉凉的东西,食物要趁热吃,别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有凉、热两种东西要吃时,最好先吃热的,后吃凉的,避免凉气下压至子宫而带来伤害。总之,寒冷的食物少吃,多吃温性食物。
“动则生阳”,子宫里有寒气的女性尤其需要通过运动来调理,可以通过快走、慢跑、瑜伽、舞蹈等等运动来改善体质,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在40分钟左右,坚持这样运动下去,就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既然子宫寒冷,自然需要多吃一些温性暖身的食物。比如在冬天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鸡汤等,有很好的补气暖身的作用;另外,核桃、花生、红枣、桂圆、芝麻之类的食物可以常吃,多吃。
中医中的艾灸,拔罐等等方法,都是有非常好的调理宫寒的效果。中医师一般选取两个穴位: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艾条熏烤30分钟,长期坚持就可以有效。
平时在家里的时候,可以经常用热水泡泡脚,每次泡差不多20分钟,泡到身体发热,有些微汗,可以有效改善体寒,怕冷等等问题。
调理宫寒的食谱
生姜红糖水
新鲜生姜去皮,切成末,红枣几颗,红糖适量,生姜和红枣一起放到砂锅里煮40分钟左右,再放红糖。
作用:调理宫寒的效果很好,有痛经的女性可以在经前一周开始喝,来例假的时候症状就会好很多。
核桃大枣粥
大米100克、核桃仁20克、大枣10克、花生、桂圆各适量。材料洗干净,一起放到电饭锅里,加水,按下煮粥键。
作用: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调理宫寒。
黑豆乌鸡汤
黑豆、乌鸡、红枣和生姜适量。黑豆放入铁锅中干炒至豆衣裂开,再用清水洗净,晾干,材料一起放到汤锅里,加水大火煮开,继续用小火煮1个半小时,调味。
作用:补血补气,滋养肝肾,健脾和胃。冬天常吃补血调经,红润气色。
宫寒的危害
一般了解到的宫寒危害就是月经时痛经,其实除了这个还有很多其他危害。
1、月经时期有的人除了会痛经,月经还会呈暗黑色,有血块。平时白带量多,还有异味,这些都是宫寒引起的。
2、会导致皮肤暗沉,整个人看上去很苍白,没有精神,黑眼圈常常挂在脸上,衰老的速度会加快。
3、宫寒的人还会导致身体发胖,有些人宫寒的原因是减肥过度,这个时候身体自身为了保护子宫,所以急需脂肪的累积来提供热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减肥,结果却成了增肥,而且还会变得越来越胖的原因。
4、宫寒比较严重的恐怕就是会导致不孕了,很多不孕的女性是子宫受寒严重。
如何预防宫寒
根据宫寒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法:
1注意身体及下肢的保暖
为了不让子宫受寒,不要太过于注重外表美观,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要适时的增减衣物,只有让自己的身体暖起来,免受寒气的侵扰,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子宫。
2加强身体的锻炼
不管有没有时间,都一定要加强运动,只要让自身的身体素质上去了,就有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外来寒气的侵袭。可以尝试一下慢跑等有氧运动,运动过后可以按摩一下脚底,让血液循环更流畅,达到全身温暖的效果。
3注意饮食习惯
吃饭的时候要注意食物的属性,不要光吃寒性的食物看,要适当均衡一下。体质虚寒的人可以多吃红枣、姜茶来驱除体内的寒气。
4中医的调理
女性宫寒后,要及时治疗,除了以上的方法,最可靠的还是依靠中医来调理,配一剂良方,坚持下来,就能将子宫的寒气驱除。
微信ID:yiyaokepu
微博:@医药科普
动态 | 医药 | 科普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