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 仟源中药 健康养生
中药是中华瑰宝,博大精深,疗效神奇。然而,由于中医用药复杂,且药方传承大多基于药典大致范围和医生个人经验基础,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客观标准,使中医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自古便有“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的说法。
近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志芬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华传统医学的用药科学吗?”给出了答案:不同于西药高剂量化合物的单一作用,中药的用药本质上是低浓度化学品的混合联合作用,由此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可依据环境化学品领域近年来热门的‘Hormesis(毒物兴奋效应)’确证中医用药科学性”这一新观点。在线发表于国际药理毒理顶级学术期刊“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药理学与治疗》),论文题目为“Hormesisas a mechanistic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herbal treatm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基于毒物兴奋效应诠释传统中药用药剂量的科学性》)。
“Hormesis”指“毒物兴奋效应”,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新观点,它认为,虽然高浓度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与S型曲线一致,即发挥毒性抑制作用;但是低浓度化合物却反而对生物生长存在促进作用。 “这就好比喝酒,”林志芬教授举例说,“小剂量酒精存在着刺激神经的作用,但是高剂量的酒精就会导致酒精中毒,产生毒性作用。
西方传统毒理药理的观点认为,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抑制作用越大,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呈现经典的S型曲线。林志芬教授说这是因为西药大都是高剂量单一的化合物,因此,西医用药就是依据这一S型曲线,科学地确定药物剂量。
林志芬教授解释,中药的用药本质上就是大量低浓度化学品的混合联合作用,因此,可以从“Hormesis”这一崭新视角来思考传统中药的用量问题。中医治疗不仅重视“治”,更重视“调”,通过“调”强化“治”的目的。在“治”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中药的“以毒攻毒”原则,即通过“Hormesis”的抑制作用段曲线加以作用,这与“Hormesis”的高浓度抑制密切相关。
事实上,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中药毒性理论,以“毒”代指中药或中药的峻烈程度。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毒”性就治不了病,所以中医甚至喜用蝎子、蜈蚣、蟾蜍等治疗癌症。而在“调”的过程中,有“免疫”的思想,需要身体各项机能的提高,可通过“Hormesis”刺激作用曲线段实现,这则与Hormesis的低剂量刺激密切相关。
蟾酥粉虽然是毒性饮片,然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及四部上明确规定,蟾酥粉在0.015~0.03g范围内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效果。仟源中药蟾酥粉引进现代化冻干粉灌装设备,采用专利技术,分装剂量精确到万分之一克,每瓶精确至15mg,且独立分装,避免交叉污染,解决蟾酥粉临床应用屏障,精确更安全。
部分文字引用自“中药传承辅助平台”:
图片来源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仟源中药」
仟锤百炼 源承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