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故事】以院为家,只问初心

来源: 孝感卫生计生/xgwsjs

  电影《不问西东》讲述的故事令人潸然泪下,而最让人感动的是它传递的信念:只问初心,不问西东。

  有这么一位年轻的麻醉医生,五年来独自承担着整个乡镇卫生院的麻醉工作,一年365天不休息,甚至住在值班室,睡破两床床单。更好的待遇,更高的平台,多次向他抛来“橄榄枝”,他却依然坚守在此,只为服务20万父老乡亲。他叫刘宏伟,今年38岁,孝南区杨店中心卫生院唯一一名麻醉医生

  他说,他不觉自己高尚,内心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因为被需要,所以难以割舍。

扎根基层,只问初心


  术前访视病人,术中全程护航,术后随访……一台完美的手术,不仅仅由外科医生主导,与他们并肩战斗的还有麻醉医生。

  每天围着手术病人转,就是杨店中心卫生院麻醉科主任刘宏伟的职责。可实际上,他这个“主任”算是半个“光杆司令”,除了手术室护士,手下没有一个“麻醉兵”。因为整个卫生院,他是唯一一名麻醉医生。
  刘宏伟当了十几年的麻醉医生。原来,杨店中心卫生院是有两个麻醉医生的,五年前,刘宏伟的搭档被上级医院调走了。乡镇卫生院进人难,何况麻醉医生本来就缺口大,自此,刘宏伟便担负起全院的麻醉工作。
  杨店是个人口大镇,卫生院承担着近20万人的医疗工作。医院平均一年900多台平诊手术,其中近400台都需要麻醉医生参与,另外还有数十台急诊手术。平诊手术也许并非每天都有,急诊手术却说不好什么时候会忽然而至。因此,这五年,刘宏伟竟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天,每天都与医院和手术室为伴。
  实在需要去附近办点事,刘宏伟会先到各手术科室转一转,确定都没有手术需要做才离开。即使是离开一小会儿,手机也绝不会放在口袋里,而是紧紧地拿在手里,不时看一看有没有来电。
  他还是不折不扣地以医院为家,白天在医院上班,晚上几乎都睡在值班室。“担心夜间有急诊手术,这几年都睡在值班室,床单都睡破了两床。”刘宏伟笑着说,直到第二个孩子出生,妻子独自带不过来,他才偶尔夜里回家。即便如此,手机也是调大音量放在床头,一旦响起立马飞奔去医院。就算电话没响,他也是习惯性地不断醒来看手机。至于自己生病身体不舒服,也都是扛着。

  在孝感城区上初中的儿子写作文时,提到爸爸写得最多的就是:“爸爸从不陪我出去玩,好不容易玩一会儿,中途接个电话就跑了……”说到这里,刘宏伟一脸内疚。
  这几年,不是没有调到上级医院的机会,也不是不想去更高的平台,可是刘宏伟一一婉拒和放弃。“我是土生土长的杨店人,这里的父老乡亲需要麻醉医生,医院培养我一场也不容易,如果我也走了,手术怎么开展?”刘宏伟说,他不觉自己高尚,内心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因为被需要,所以难以割舍。

手术室里的“超人”


  无痛胃镜术,无痛分娩,无痛关节脱位复位……这些年,刘宏伟在杨店中心卫生院开展了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医院领导评价刘宏伟如是说:对待病人,他服务态度十分好,尤其在术后镇痛方面很有经验。
  曾有一次,卫生院请孝感市中心医院教授前来指导手术,刚开始,教授还不放心,请了一位本院的麻醉医生前往做“预备队友”。来到现场,只见刘宏伟动作麻利、动作稔熟,连声称赞,自此以后中心医院专家前来指导手术再也没有请麻醉医生一同前往。
  去年11月底,一位八旬高龄的付奶奶不慎摔跤导致股骨骨折,老人此前已两次中风导致偏瘫,还被各种基础疾病缠身,如果不及时手术性命堪忧。可是一大把年纪做手术,不仅对医生是个挑战,老人家心里也特别害怕,主要是怕手术疼。刘宏伟和外科医生一起给付奶奶做思想工作:“不做手术,躺床上不能动,很容易导致中风、栓塞类疾病。麻醉后,手术不会痛的……”一连做了几次工作,老人家终于勇敢地接受了手术,而且术后第三天就下床走路了。
  近几年,农村八、九十岁的老年人来医院做手术的越来越多,且以骨折为主,很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没人帮忙。刘宏伟不知道和同事们一起当了多少回病人的“亲人”,帮忙抬上抬下,还帮他们料理生活。
  手术室岗位特殊,经常加班加点,只要手术室的灯亮着,刘宏伟一定还在无影灯下忙碌。无数个深夜,电话铃声响起,他立即迅速出动。有一次夜里凌晨时分,接到外科电话,说有一台阑尾炎手术,他急忙赶到科室,等了两个多小时病人才来,原来病人是从外地赶回的。医院及时为患者做了手术,病人复康后,专程送来一面锦旗。

  由于只有他一个麻醉医生,连轴转是家常便饭,有时还会出现两台手术同台的现象。比如一台平诊手术正在进行中,忽然来了急诊手术。此时,刘宏伟却少见分身不暇的困窘,变身“超人”,总能够有条不紊十分麻利地圆满完成麻醉任务。提起这一点,同事们无不钦佩有加。

“如履薄冰”的保命者


  一台手术中,外科医生“救命”,麻醉医生“保命”,他们是最先接触病人、最后离开病人的人。麻醉医生又被称为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不但要熟练各种麻醉操作技术,确保手术无痛地顺利进行,还要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保障病人的性命安全。

  有次平诊剖宫产手术,询问病人无基础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在腰硬联合麻醉后,病人平躺,一会儿忽然心慌、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凭临床经验,刘宏伟判断发生了“仰卧综合征”,他立即摇床左倾斜45度,同时让护士加快输液,测血压,加血管活性药物,一切有条不紊,很快病人就恢复了平静,顺利完成手术。

  有次电话响了,有急性农药中毒病人需要抢救,他连忙拿起他的法宝——简易呼吸器和气管插管设备,奔向急救室。这时,病人已没了呼吸,他迅速为病人插入气管导管,不一会儿病人的口唇渐渐红润起来,送入上级医院后病人成功闯过鬼门关。

  身在临床,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每一次把病人安全地推出手术室,看到焦急等待的病人家属舒展开紧锁的眉头,刘宏伟都会感到无比的满足。

  麻醉是让患者处于生死之间的临界状态,往前一步是地狱,往后一步是天堂,不能浅一分也不可深一分,所以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可以说是“如履薄冰”。对此,刘宏伟颇有体会,因此,他从来没有放松学习。以前有麻醉医生搭档的时候,他数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如今不能离开医院一天,他也时时为自己充电。业余时间,他考取了执业药师证,如今还承担着医院的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工作,经常指导临床用药。

  “世上本无大医院和小医院之分,都是治病救人,作为基层医疗工作者,当对每个患者全力以赴”,刘宏伟说,全力以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在相对较弱的医疗条件下更好地服务患者。因此,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来源:孝感晚报)

大家都在看:

【卫计动态】走进新时代 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  ——汉川市卫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二期轮训班

【卫计故事】暖心 云梦小伙捐献骨髓延续海南患儿生命

【科普】这张纸关乎生命安全,可惜很多人没看就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