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伴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暴发流行,控制体重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饮食结构、运动、生活方式等导致的肥胖,多有肥胖家族史,自幼年肥胖,直至成年,呈全身性;继发性肥胖是因为糖尿病、垂体瘤、甲状腺功能不正常、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病(糖尿病、B细胞瘤、功能性低血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性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导致的肥胖。
导致肥胖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脂肪合成增加是肥胖的物质基础。每日进食热卡超过日常所需,多余的能量除了以肝糖元、肌糖元形式贮存,几乎全部转化为脂肪储存于全身脂库中。脂肪是人体热能的主要贮存形式。
精神因素:下丘脑在高级神经调节下有调节食欲的中枢:腹内侧核为饱食中枢,腹外侧核为嗜食中枢。二者相互平衡,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精神因素常影响情绪、食欲,精神过度紧张,食欲受抑制或亢进。
物质代谢:肥胖者的物质代谢与正常人显著不同,同样食欲条件下,肥胖者合成代谢比常人亢进,脂肪合成增加而分解减少,肥胖者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应激反应低下。
内分泌因素:胰岛素有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的作用。进食过多可通过对小肠的剌激产生过多的抑胃肽(GIP),剌激B细胞释放胰岛素,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垂体功能减退,特别是生长激素减少,促性腺及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可发生特殊类型肥胖。可能与脂肪动员减少,合成相对增多有关。临床肥胖以女性为多,提示雌激素与脂肪代谢有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分泌增多,脂肪合成增多。性腺功能低下时患者均有肥胖表现,可能与脂代谢紊乱有关。
生命早期(胎儿期和儿童期)饥饿和成年经历经济发展可因”节约基因”说,成年后能量代谢减低,导致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性疾病风险增加;父代糖尿病引起子代食欲旺盛,产热能力受损,体重增加,也加速肥胖形成。所以我们要优先保证孕妇和儿童的营养状况。
减重手术:平衡能量是手术治疗的关键。还可调控肠道激素和肠道菌群,起到缓解糖尿病病情的作用。人体肠道内寄生了10万亿个细菌,所编码的基因数量是人体自身基因数量的50-100倍。其中大部分是有益菌(双岐菌、乳酸菌),也有少数有害菌(大肠菌、金葡菌)。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人体肠道菌群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人体肠道定植的细菌数量远远超过机体宿主细胞的数量,这些肠道菌群构成关键的“内分泌器官“,将环境中的营养元素转化为激素样信号,调节食物中的能量吸收、脂代谢及内分泌功能并参与炎症反应,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宿主代谢。
生命早期定植菌群的构成主要受分娩方式、哺乳方式、卫生条件、抗生素的使用、益生元和/或益生菌的补充等因素影响,人体不同部位、不同个体间菌群的丰度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受年龄、饮食结构、压力及地域等多因素影响。研究发现30多种益生菌和益生元能改善肥胖。“肠道-下丘脑-胰腺“调节环路新概念,揭示代谢性疾病的”肠道起源“学说。
与运动有关的因素:运动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肥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服用药物:如抗过敏药物、性激素、类固醇、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可引起代谢异常导致肥胖。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不吃早餐、饮食节构不合理、进食不规律、睡眠过少等也可导致身体能量代谢紊乱,体重增加。研究表明,同样数量的食物,分两餐吃和分三餐食用,两餐吃更容易增加体重。说明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总之,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改善是肥胖的重要原因。美国的“可口可乐化”或“麦当劳式”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决定了美国近30%的肥胖发病率。一顿饭要是喝含糖饮料和吃快餐,那么到饱的时候所摄入的热量比普通饮食要高很多。所以越是生活方式的“美国化”发胖的可能性就越高。同样社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焦虑等等也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倾向于使人发胖。
综上所述,引起肥胖的因素有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而有些是和我们的不良习惯相关。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多素少荤,“量出而入”,限制和尽量减少高脂、高糖食品的摄入,食材尽量采用天然末加工食品,按中国的传统厨房加工烹调,减少和避免加工制成品等含添剂的食物,均衡营养,工作中张驰有度,不滥用抗生素, 以保护我们体内肠道菌群的平衡,都有助于我们对体重的控制。
导致肥胖产生一般都是几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在临床治疗时,大多宜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效果更佳。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其减肥的有效率都是不可能太高的。
胡齐鸣
主任中医师
擅长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垂体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库欣综合症等内分泌疾病。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编辑:范亚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