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忧集行
唐·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
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
一日上树能千回
这是杜甫晚年的回忆,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儿时,那时村子里有一棵枣树,枣子成熟的季节,每逢下雨前总会刮大风,刮下树上的熟枣,全村的小孩都聚在下面捡来吃。大枣,是许多人的回忆吧,你看,鲁迅先生不说了,“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据史料记载,红枣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优特产树种。经考古学家从新郑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枣核化石,证明枣在中国已有8000多年历史。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红枣发酵酿造红枣酒,作为上乘贡品,宴请宾朋。红枣的营养保健作用,在远古时期就被人们发现并利用。《诗经》已有“八月剥枣”的记载了。《礼记》上有“枣栗饴蜜以甘之”,并用于菜肴制作。《战国策》有“北有枣栗之利……足食于民”,指出枣在中国北方的重要作用。《韩非子》还记载了秦国饥荒时用枣栗救民的事。所以民间一直视枣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一。枣作为药用也很早,《神农本草经》即已收载,历代药籍均有记载,对其养生疗病的认识不断深化。至今,枣都被视为重要滋补品,有“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之说。
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在人们的印象中大枣就是补血养生的补品,特别是女性朋友更是应该多吃的。红枣能补血这个说法真的由来已久,它的颜色红彤彤的,很自然的让人觉得它能够“补血”。再加上味道很好、种类比较多样,所以很受大家的欢迎,大枣的饮片就不用介绍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大枣的具体功效。
大枣甘,温。归脾、胃心经。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本品甘温,能补脾益气,适用于脾气虚弱,消瘦、倦怠乏力、便溏等症。单用有效。若气虚乏力较甚,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配伍。《长沙药解》:“大枣,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熄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其味浓而质厚,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人参之补土,补气似生血也;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补脾精而养肝血。凡内伤肝脾之病,土虚木燥,风动血耗者,非此不可。”
本品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心失充养,心神无主而脏躁的要药。单用有效,如《证治准绳》治脏躁自悲自哭自笑,以红枣烧存性,米饮调下。因其证多与心阴不足,心火浮亢有关,且往往心气亦不足,故常与小麦、甘草配伍,如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千金方》还用本品治疗虚劳烦闷不得眠者。
此外,本品与部分药性峻烈或有毒的药物同用,有保护胃气,缓和其毒烈药性之效,如十枣汤(《伤寒论》),即用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的烈性与毒性。
在中药汤剂处方上,有时常看到姜枣为引,意思是说就该汤药以生姜和大枣为药引。大枣和生姜是中药配伍中常见的药对,配伍后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从而有助于其它药物的吸收和作用的发挥,故将姜枣常用作补益剂和治疗营卫不调处方中的辅助品。张锡纯:“大枣若与生姜并用,为调和营卫之妙品。”《本经疏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用枣者五十八方,其不与姜同用者,十一方而已,大率姜与枣联,为和营卫之主剂,姜以主卫,枣以主营。”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有机酸、三萜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糖类、维生素类、氨基酸、挥发油、微量元素等成分。能增强肌力,增加体重;能增加胃肠粘液,纠正胃肠病损,保护肝脏;有增加白细胞内cAMP含量,抗变态反应作用;有镇静催眠作用;还有抑制癌细胞增殖、抗突变、镇痛及镇咳、祛痰等作用。
有不少人都喜欢用红枣泡水,不过作为一懒人的我,拿到了大枣就直接吃啦,才不会费那功夫,但是还是要介绍一些花样给大家玩玩的。
可以将红枣放入铁锅之中翻炒,变黑之后泡茶喝,具有很好的保健肠胃的作用,稍微加入一些桂圆,则具有很好的补血以及补气的作用。这种红枣茶能够很好的补气护嗓,非常的适合一些举要经常用嗓的人群。
将红枣熬粥服用,能够很好的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最好是选择小米,这样红枣安神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另外,如果女性出现了心神不宁的情况,也可以在红枣粥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百合以及莲子,这样效果将加强。
可以在红枣桂圆红糖水中加入一个鸡蛋,然后慢慢的小火将鸡蛋煨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非常的滋补,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经常服用你会发现气色也是越来越好了。
将红枣和银耳以及冰糖一起放入锅中熬汤,具有很好的止咳润肺的作用,对于嗓子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花样是多了,不过大枣可不适宜多吃,大枣是进补食物,“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都是快奔小康社会的人,虚不到哪去。《医学入门》:“心下痞,中满呕吐者忌之。多食动风,脾反受病。”《本草经巯》:“小儿疳病不宜食,患痰热者不宜食。”《本草汇言》:“胃痛气闭者,蛔结腹痛及一切诸虫为病者,咸忌之。”《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患胀泄热渴,最不益人。凡小儿、产后及温热、暑湿诸病前后,黄疸、肿胀并忌之。”
我们都学过一个成语——囫囵吞枣。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早在这个成语中我们就已经学习了大枣的功效和使用注意。《本草纲目》:“《素问》言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谓治病和药,枣为脾经血分药也。若无故频食,则损齿,贻害多矣。”大枣虽好,可不要贪吃!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亲,中国药店公众号长期公开征集稿件,如您欲抒发心声、记录生活、分享经验……可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将作品发送到yaodian2018@163.com(邮箱),稿费=200元+阅读量*0.01元。温馨提示,投稿时请注明联系方式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