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丨2017年四川省卫生计生十大新闻,你get到了几件?

来源: 四川卫生计生/scweishengjisheng

走进新时代,迈上新征程

推进健康四川建设时不待我

助力全面小康建设只争朝夕

回顾2017年四川省卫生计生十大新闻

你get到了几件?


1

“健康四川”迈向新征程

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绘就“健康四川”蓝图


2017年3月20日,四川省卫生与健康大会隆重召开。卫生与健康事业被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健康四川”建设成为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发展的意见》,建立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按照“一纲要两规划”确定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这一年,围绕“生物危害防控策略、环境危害治理策略、健康服务创新策略以及健康文明推进策略”四大策略出台《健康四川十三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要求开展“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全民身体素质提升行动、食在四川健康行动、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行动、重大疾病科学防治行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普及行动、贫困人群健康帮扶行动、全民健康保障完善行动、绿色健康环境建设行动、公共安全环境营造行动、健康城乡环境建设推进行动、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行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行动”等13项具体的健康行动。


一系列文件、规划明确了全省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指引各领域奋力推进健康四川建设,不断带给全川九千多万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健康扶贫向深度贫困地区挺进


2017年6月8日,全国健康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川召开。专注“靶向治疗”、苦练“绣花功夫”,全面实施医疗救助扶持、公共卫生保障、医疗能力提升、卫生人才培植、生育秩序整治“五大行动”。实行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强化“两保、三救助、三基金”的保障合力。


截至12月底,集中救治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等29种重大疾病患者46.6万人次,88个贫困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8.42%,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率97.58%,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下降到4.66%。贫困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分别达99.23%、90.77%,卫生人员同比增长3.52%。100%的贫困县县医院建成远程医疗系统,藏区县医院实现全覆盖。开展贫困地区生育秩序精准整治,27个生育秩序整治县政策外多孩率同比下降5.28个百分点。


破除贫困地区人才短板,打造一支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12月14日,贫困地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正式启航,二千白衣战士向深度贫困地区豪迈挺进。


3

四川医者彰显中国力量

梁益建感动中国,谭晓琴获白求恩奖章


2017年,两位四川医生的名字照亮全行业,温暖全社会。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获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炉霍县斯木乡中心卫生院医生谭晓琴获“白求恩奖章”攀登医学高峰的大医精诚,扎根乡村卫生的无私奉献,凝聚成四川医者的中国力量。


梁益建感动中国:从医三十年来,他用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实现在极重度脊柱矫形领域禁区的不断突破,为无数“低头”病患开启了他们的“抬头人生”。给梁益建的颁奖词这样写着:“自诩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梁,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谭晓琴获白求恩奖章:长年奔走在海拔3000多米的农区、牧场,挽救了许多新的生命。在高原做了13年医生,抗癌整整7年;7年来一边抗癌,一边给乡亲们治病。她说:“选择高原,就是选择奋斗。在家乡从医的岁月里,我努力进取,找到了人生坐标,实现了自身价值,我幸福,我自豪,我要让呵护生命的格桑花在高原绽放!


4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川医疗“三监管”平台搭建


2017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医疗三监管”平台建设。从系统开发到投入运行,从平台建设到制度设计,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创新的“四川模式”正有序推进医疗管理更加精细、医疗技术合理有效和医疗服务持续改善。



截至年底,32家省级医疗机构、83家市级医疗机构、424家县级医疗机构接入HIS系统,并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三个方面设置了26个核心监管指标,初步形成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核实整改、现场调查、裁定判决、责任追究“六项监管机制”。


“医疗三监管”平台建设,属一个全新的课题,极富挑战性。去年3月以来,仅省本级监管的32家医疗机构就累计采集分析数据11亿多条。随着医疗“三监管”工作的深入,对一些医疗机构的不规范行为形成了较强的震慑作用,倒逼其加强管理和规范服务,不合理医疗行为呈下降趋势。

5

卫生计生民生工程交出暖心帐本

280万人享受免费健康体检服务


“民生牵着民心”,坚持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为老百姓办实事只增不减的承诺,省卫生计生民生工程再次交出"暖心账本",让人民体会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2017年,由省卫生计生委牵头承担的6项民生工程、4项民生实事,均交出圆满答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不断扩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完成贫困人口健康体检近280万人,民族卫生十年行动计划下达专项资金1.5亿元,涉及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31个项目。


医疗机构对口帮扶,派出对口支援医务人员3291人次,诊疗惠及群众18.46万人次。


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三级医院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服务,1395家医疗机构实现预约挂号,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服务覆盖率达99.35%。


构建医联体747个,覆盖2603个医疗机构,家门口享受大医院服务已成为基层群众的新体验。

6

医疗应急救援体系日臻完善

大灾无情医者有爱,医疗救援谱写生命乐章


6月24日、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和九寨沟县先后发生大型山体滑坡和7.0级地震。


生命为号,灾情为令。四川卫生应急力量迅速集结,火速驰援灾区,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失去亲人仍坚守医疗救援一线的茂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运江、首个地震宝宝出生时她的父亲左国平却正在手术台上救人......无数“白衣天使”谱写出一曲曲生命乐章。



2017年,我省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卫生应急综合基地建设先行先试省份,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建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争取香港赛马会-四川卫生应急培训项目落地。


组织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参加“2017年四川省抗震减灾综合演练”,举办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野外拉动演练。


编制《四川省医疗卫生机构反恐怖防范标准(试行)》,提升反恐怖防范能力水平。与省总工会联合举办四川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


第一时间开展“6·24”茂县叠溪山体突发高位垮塌、普格县突发山洪泥石流、“8·8”九寨沟地震等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最大限度减少死亡和伤残。


7

两年攻坚 包虫病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13国医卫专家共同签署《成都宣言》


2017年3月2日,四川藏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玉树州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依靠“三千精神”和科学规划,石渠县的包虫病疫情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两抓四管六结合”的包虫病防治“石渠模式”在全国推广。



两年来,我省持续推进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患病群众得到有效救治,犬只管理走上科学化轨道,健康教育得到基本普及,环境治理迈出坚实步伐,取得阶段性成效,各项防控措施均超额完成中期目标任务,探索形成了边远民族高原重疫区“两抓四管六结合”的高原牧区包虫病综合防治模式,顺利通过国家多部委组织的中期评估验收。


省政府成立四川藏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石渠经验在全国其他藏区推广,与西藏、青海开展包虫病联防联控。


11月16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的13国医卫专家在成都共同签署了《成都宣言》,将共建一个国际网络合作平台,加快诊断、治疗和疫苗等领域的研究与转化,提升监测应对能力,实现2030年包括包虫病在内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


8

从中医药大省迈向中医药强省

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


5月7日,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让“川字号”中医药产品和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更好服务人民健康和日常生活,推动我省由中医药大省迈向中医药强省成为共识和目标。  


中医药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启动《四川省中医药条例》修订工作,出台《四川省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四川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推进四川中医药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人才培养和选拔持续加强,印发《四川省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



成都中医药大学79岁的廖品正教授新晋“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重症研究室顾问张之文,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发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陈绍宏等三位四川名中医新晋“国家名中医”榜单。中医药科研及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6个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储备


11月10日,省政府召开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推进大会,省中医药管理局与省旅游发展委共同签订《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

9

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


全国首个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四川。


6月20日,科技部、国家卫计委、省政府在成都签署框架协议,决定共同推进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四大平台—四大支撑体系”。4月6日,省卫生计生委与省科技厅签署《科卫协同机制框架协议》,开启科技与卫生健康深度融合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


12月12日,总投资10亿元、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担、魏于全院士领衔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是我国首个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成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高度综合集成、高度开放共享、国际先进的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可供2500名科学家开展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疫苗、组织工程和干细胞等生物治疗技术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


2017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4年(2014-2017)位居综合榜第1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均入榜单,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升至精神学科榜第九位。

10

妇幼保健服务更贴心

41万多“两孩”酿造四口之家的甜蜜



从单独两孩到全面两孩,四川不断完善生育政策,出台了《四川省“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人口均衡发展、提高人口质量、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促进重点人群发展、完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健全人口信息系统、完善人口政策体系七大重点任务。这一年,41万多可爱的四川“二宝”呱呱坠地,给家庭带来喜悦和欢笑。


护航二孩时代,四川也很拼,一大波配套政策和服务措施紧紧跟上。

取消二孩审批,改为自愿登记,窗口服务,随到随登记;


网上办理,足不出户更便捷;


延长生育假60天,给予配偶护理假20天,照顾二宝,爸妈更安心。


开展“互联网+健康”服务,“妇幼专区”、“宝宝快医”和“药具电子地图”上线运行;


开通优生咨询、免费婚检、免费孕检、二孩门诊绿色通道。

从备孕到生产,从襁褓到摇篮,随着服务网络的健全,四川妇幼享受到的健康福利越来越多。未来,我省将以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健全的母婴设施、便利的婴幼儿托育等公共服务为“二宝”家庭保驾护航。




2018年,我们要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的卫生职业精神

不断开创健康四川新局面

为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

凝聚起强劲的行业力量

肩负起一个行业的责任担当



季小微猜你喜欢


▶ 有人吟唱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大寒丨宿鸟惊飞断雁号 独凭幽几静尘劳

▶ 关注 | 2018年全省卫生计生人才工作培训会召开,着力人才建设高质量发展!

 聚焦 | 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二孩出生占比继续提高


最权威的政策解读

最科学的健康资讯,最贴心的便民服务....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手掌握!

卫生热线:12320      

投稿邮箱:3579866520@qq.com(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