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江苏省药品两票制文件,2018年要全面实行两票制。但根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江苏目前给了流通企业们半年的过渡期,例如商业公司到商业公司之间的药品调动,按照两票制是不允许的,但现在,不加价格的平调,仍然可以视为一票。
采访过程中,仍然有企业对这一政策破产抱有幻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省份对于谁落实了两票制,谁没有落实,缺乏专门的监管部门去管理。受访企业对记者说,最早实行两票制的福建省,到目前为止就没有专门的部门去督查落实情况。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往往是跨部门的任务,卫计委、药监局、税务局都能掺和一脚,谁都不愿意挑头去做这个事。
如果各项医改政策严格执行、肃清行业,毫无疑问,合规经营的大公司将受益。但现实却是,一些公司为了合规让利,一些公司为了利益越线。
举个例子,在零售药房需要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类药物,一位医药流通国企高管走进自家药房里,售药人员一定要出示处方才能售卖;这位购药者去了另一家国企经营的药房,对方倒是没要处方,但要执业药师在场才能售卖;最后他去了一家民营药房,这家店前几年因为违规运作被取消了的全部医保资质,在这家药房里,他顺利买到了抗生素类药物。
无论政策力度如何,有人监管落实非常重要,否则,对于业内来说就是“不了了之”的政策。
对于投资者来说,看清楚医药流通企业在做什么很重要,而不是“闻监管色变”。如果公司过去靠代理模式获取暴利,必然在两票制下受重挫;如果公司过去以赚取配送费为主,那这是一个揽收渠道、盈利转型的机会。例如国药控股和南京医药(600713,股吧),前者在过去一年快速布局、并购渠道,强化用科技手段创新对医院的服务方式;后者随着将近两年的定增动作完成,后续或许能够“放开手脚”进入市场。
流通商们多年以前就想在这条“生产商—流通商—医院”的供应链里获取主动权,但是强势的供需两端让流通商们失败了,而这种强势的确是导致灰色收入和商业贿赂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流通企业拥有更多的议价权,代理商们靠各种关系打入医院内部去促成销售的行为也会有所减少。
不论器械两票制在推行过程中会遇到多复杂的情况,药品两票制算得上是初现效果,其带来的流通行业大合并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大型商业公司的议价能力。接下来,就是执政者的考量,维护医院利益,还是继续剥离医院利益。这取决于执政者对医院当前利润的判断,如果认为医院在当前政策下达到了产投平衡,或许会向医院倾斜;但如果认为医院的利润还有被进一步压缩的空间,那大型商业公司们的确可能迎来翻身的机会。但同时需要厘清的是,医院的利润不等同于医生的收益。
随着医保资金的穿底,国家在医药行业的反贪腐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医院和医生同样不敢逾越红线,但前提是行业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价格,这包括中国医生诊疗服务的价格,但目前看来,中国医生诊疗服务价格在世界范围内都过于偏低,国内民众的就医观念需要改变。
另外,医患关系在过去数年的舆论中变得脆弱不堪,既要在现实层面加大行业肃清力度、规范行业利益,又要维护医疗资源的正常运行,舆论不能再像从前一样挑动社会神经。
社会需要理解的是,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从本科算起,要培养8-14年才能走上岗位,并且初期的待遇并不高,也没有收“红包”的资格。一名隶属省级三甲医院的杭州某医院应届毕业生,工资在5000-6000元左右,几乎24小时在医院。成为医生后,最先是住院医生(住在医院的意思),过3年才能成为主治医生,才开始有处方权。
舆论对医患矛盾的激化,已经让医学院的学生早早做了利益上的权衡,据了解,一家211院校医学院的学生极少有人愿意学习儿科,但现在,由于儿科大夫的紧缺,一些医院的儿科正在24小时门诊。
热门平台推荐:医药供应链联盟
微信号:cmsu168
热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