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看多中国经济?

来源: CFDA制药人社区/cfda888888

中国做对了三件事

我认为,中国在过去这两年主要做对了三件事情。


第一,找到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

第二,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方案。

第三,具备了坚决的执行力。


这是在过去两年发生的非常重要的事情。


找到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方案,具备了强大的执行力,它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呢?


我认为,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2015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未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出了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研究中国经济,研究中国的公共政策,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五大任务,这是过去多少年我们不断地摸索甚至试错,最终聚焦到这五大任务,对中国问题的解决是非常切中时弊的。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组织人事的统一,整顿吏治。别的不说,就在去年,我们说要治理环境,还北京一片蓝天时,有多少人相信呢?今年冬天北京PM2.5指标大幅度下降,空气质量大为改善。朋友们,新时代、新周期正扑面而来!

 

三、世界经济在复苏,中国在去产能


很多人也问我,你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是新周期,为什么出现了新周期?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来概括的话就是,世界经济在复苏,中国在去产能。中国是典型的大国开放型经济,刚才有专家讲了,今年出口超预期。2015、2016年中国出口负增长,2017年中国出口正增长7.9%。


这是从经济学逻辑讲的新周期,2015年12月份提出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完成的节奏和效果是不太一样的。


应该说目前来看,2016年、2017年主要抓的是去产能和去库存,就是去产能和去库存在五大任务里完成的效果是相对比较好的。


2018年,随着经济L型企稳,政策的重心也在发生变化,与时俱进,也就是未来更多的政策着力点转向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所以,2017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未来三年三大攻坚战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去杠杆;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补短板;未来我们还要推动新一轮的改革——降成本,包括机制的理顺,规则更加公开透明,也是在降制度成本。所以,我认为去产能、去库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未来主要是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尤其2017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


对这三大攻坚战大家怎么看?


我建议各位按照去产能、去库存的政策执行力度和最终效果来理解未来的三大攻坚战,现在的政策执行力和过去是不一样的,这几年执行层面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后面我还会讲我们面临着哪些任重而道远的改革。


以上是概括的观点,下面讲一下逻辑。

 

四、这一轮世界经济复苏是可以持续的


——美国采用宽货币+严监管导致经济复苏和牛市持续时间长


关于世界经济复苏。


世界经济复苏的话题在整个宏观金融领域有分歧,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这一轮世界经济复苏是中国带起来的,他们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还会再下去,2018年中国经济下去会把整个世界经济再带下去,这是一类观点,当然这还是对中国经济的看空派。


另一派是包括我在内的看多派,认为这一轮经济复苏是有自我逻辑的,是可以持续的,我们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不可否认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很大,但世界的火车头还是在发达经济体,因为他们提供终端需求,中国提供了中间制造。当然,中国也提供越来越多的终端需求。反驳第一类观点的逻辑非常简单,美国2012年就复苏了,这一轮全球经济复苏有它自身的逻辑,主要原因是它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是比较健康的。


2008年以后,美国率先推出QE、零利率,美国的家庭部门、金融部门,尤其影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得到修复,更幸运的是,美国的科技部门没有参与到上一轮投机当中,所以,美国是率先从泥潭当中走出低谷。这一轮美国经济周期复苏的时间,牛市维持的时间在美国历史上是排在第二位的。很多人问为什么?


我认为非常简单,美国这轮复苏和2000年以后的那一轮不一样,这轮复苏是采用宽货币+严监管,没有导致金融结构的脆弱性,简单来讲是压着步子走的。上一轮2000年以后美国的复苏是宽货币+宽监管,货币放水,大量金融创新加杠杆,它导致了金融结构的脆弱性。


我2017年喜欢上了长跑,争取每天跑10公里,跑步的人都知道,你要是按照100米的速度去冲刺肯定跑不了5-10公里,但压着节奏跑,跑10-20公里都是有可能的。这就是典型的经济周期的节奏,宏观调控本身就是逆周期调整,熨平波动,让它的复苏更可持续。我认为,美国这轮复苏成功之处是采取了宽货币、严监管。


反过来看中国,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是宽货币,但是一度监管也是松的——所谓金融自由化。这几年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监管开始趋严,同志们,这是对的,这会让中国经济未来L型、新周期更持续,它把那些水分和结构的脆弱性都给挤掉了,使得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更好地互动,而不是自娱自乐,这个思路是对的,虽然它一开始有阵痛,但有利于持续健康发展。


美国是这样,欧洲也是这样。欧洲的决策比较迟缓,是在2015年1月份推出QE,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复苏。全球加入复苏的经济体越来越多,中国贸易部门的改善我认为是可以持续的。

 

五、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看多、做多中国将获得丰厚回报


关于中国经济。


海外经济学家讲到中国经济还是喜欢传统讲投资,我想以后再讲中国经济时先讲消费,为什么?因为中国正在步入一个消费主导的发展阶段,你可以看到,在过去这几年,尤其在2017年越来越明显,中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一半,在去年中国消费增速已经超过了投资增速,中国正在进入到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更重要的是,中国有14亿人的市场。


我经常被别人问到一个问题,问我对海外资产怎么看?要不要买美元资产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明确地告诉大家,在我看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中国有14亿人,美国3.2亿人,整个欧元区3.4亿人,欧元最大经济体德国8000万人,韩国5000万人,中国14亿人,全球也不过74亿人,中国拥有最庞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在快速地增长。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中国年均GDP将近10%的增长,未来也能维持6%左右的增长,什么概念?美国每年增长2%,中国每年增长6%,现在百分之六点几、七点几你们看不上了,但和全球相比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更何况这么大的体量,我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美国是18万亿,中国是12万亿美元GDP。


这么大的经济体每年以6%的速度在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起码两点:一是深刻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和权力版图,世界主要议题当中缺少中国的参与很多问题是难以达成的;二是为那些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信心,看多中国的人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机会,一个14亿人的经济体,每年以6%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是非常具有活力的,更何况中国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到今年2月份,再过一个月,就是新周期论战的一周年,我在这里想问候一下中国经济的空头们,你们过得还好吗?和中国经济一起成长,看多、做多中国一定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看空中国、做空中国我认为会错失机遇,有的可能会付出代价。

 

六、2019年有望突破L型向上


然后重点讲讲产能投资。中国的制造业投资所代表的产能投资在2016年已经跌到了底部,2017年只有大约4%的增长,可能很多人都忘了,过去中国产能投资增长将近20%-30%的增长,现在只有4%的增长,基本是零增长。这是市场自发出清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共同作用的结果。


与此同时,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增速高达30%-40%,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到的,一方面企业盈利增长了30%-40%,另一方面企业不扩大产能投资,你见到过吗?很少的。我认为这是不可持续的,大约2019年前后,中国将会开启新一轮产能扩张,2019年将会出现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房地产周期的同时叠加向上,所以,我们初步2016年-2018年L型,2019年我们将会突破L型向上,这是我对中国经济的一个观察。未来新一轮产能投资不再是传统落后过剩的产能扩张,一定带有新时代、新周期、新经济的内涵,代表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当然,增速换挡后新的增长平台跟过去也不一样,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中枢是9.8%左右,高的时候12%-14%,低的时候8%左右,以前所谓的保8%。未来增速换挡后,中国经济新的中速增长平台估计5%-6%左右,高的时候7%-8%,低的时候4%-5%。

 

七、未来有五大改革待突破


最后做一下总结。


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已经进入到了新的时代,经过过去这几年的摸索、实践,甚至也包括一些挫折,我认为,从2015年尤其是2016年以来,我们正找到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它的解决方案,并且具备了强大的执行力。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对中国改革转型的前景是乐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仍然任重而道远。我认为,未来有五大改革仍然需要突破。


第一,通过地方试点方式调动地方在这轮改革开放中的积极性,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地方实验,因为中国太大了,中国的问题太复杂了,要鼓励地方实践,过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抓大放小无一不最早来自于基层的实践和智慧。


第二,国企改革,过去改革开放40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建国这么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什么产权更有效率,而什么样的产权是无效的,改革的目的是用有效的产权替代无效率的产权,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的效率。


第三,大力度、大规模地放活中国的服务业,中国进入到了以消费业和服务业主导的时代,这里面孕育着巨大的能量。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美好生活需要很多都在服务业。


第四,大规模地降低微观主体的成本,只有降低它的成本,释放企业家的活力才可以真正带来微观主体尤其是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当然,这里也包括减税,包括降低制度成本,也包括降低各种办事、费用成本。减税这个事情的效果在长期是具备可持续性的。


第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金融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我认为大方向是对的,一定要排除万难,坚决抓下去,促进金融和实体部门的良性互动,只有强大的实体才能有更好的金融。


总的来说,我们对中国经济总体看多,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谢谢!

来源:泽平宏观(zepinghongguan)  本文摘选自任泽平博士在2018和讯年会上的发言

精品养生公众号推荐

因不可抗因素(比如转载无法核实真伪的文章等),公众号可能会被封号,

请扫描加CFDA大健康社区备用公众号

以便欣赏更好精品文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