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冷!冷!冷!降温天寒,专家叮嘱:慎防家中老人发生脑血管意外!

来源: 广东省中医院/GDHTCM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芳村神经外科  黄涛 主任医师

大寒时节,冷空气将再度来袭,每年此阶段无论是急诊还是病房,都会住满脑中风的病人,临床研究也已明确:寒潮和气压骤变是脑中风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今天,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神经外科黄涛主任将以问答的方式分两期和大家聊一下寒冬腊月如何防治中风。


什么是中风?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统称,是老百姓对该类疾病最熟悉的称呼,也叫脑卒中。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它好发于老年人,尤以55-65岁居多,近年来的相关数据提示40-50岁的中年患者数量亦在上升,发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症状为突发的言语不利、口角歪斜及半身不遂(偏瘫),严重者表现为突发昏迷,部分出血性中风患者还多伴有头痛、恶性呕吐等症状。

中风的发病原因或机制相对较为明确,简单说来如下:随着年龄或其他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积累,人的动脉特别是脑动脉的血管壁内出现脂质的沉积,这些沉积的加重及其引发的无菌性炎症等反应产生恶性循环,使原来内壁光滑、富有弹性的血管变得局部狭窄和僵硬,如同用了几十年的水管,生锈老化,如遇到降温或情绪波动、血压升高等诱发因素,血管出现了堵塞或破裂,患者就发生了脑梗死(缺血性中风)或脑出血(出血性中风)。


哪些人容易患中风?

这个问题可以从中风的危险因素说起,中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制和可控制的2种。

不可控制的因素,即无法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或民族、家族遗传史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风发病的会增加,特别是对于55岁以上的人群,男性高于女性,另外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发生中风,家庭成员发生中风的几率也会增加;

可控制的因素,即可以通过人为的方法改变的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患者都是中风的高发人群,特别是高血压病,被认为是中风的罪魁祸首,如果这些病人能高度重视,获得正规的治疗,血压、血糖、血脂得以有效的控制,中风的发生几率会明显下降,这类因素中还包括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及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为什么天气寒冷,老年人会更容易中风?

临床研究已证实,天气寒冷是中风的重要诱因之一,气温降低时,毛细血管通过收缩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这是人的自我调节和保护,但这同时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加之天冷,饮水和活动少,血流慢,从而容易形成血栓。天气寒冷散热快,人体为了保持体温,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如果有疲劳、紧张、暴躁等应激情况出现,出血性中风发生的几率大大升高。此外,冬季进补不当也是中风高发的一大原因,“秋冬进补”在老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如果不结合自我的体质,盲目进补、过度进补,也是常见诱发中风的因素。

老年人,机体应激能力变差,脑动脉硬化脑血管弹性差,户外户内环境变化突然,温差大时,更易出现中风发作。


 中风可以预防吗?寒冷季节,老年人如何更好地预防中风?

很多人对于中风存在误解,认为中风是老年病,是不可避免的。这个观点是严重错误的,我们要牢记“中风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要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例如清淡饮食、戒烟,避免过度饮酒,作息规律,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平和的心态等。另外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患者,正规的治疗非常重要,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控制饮食,正规服药,定期监测,使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很多患者担心长期饮用降血压、降血糖和降血脂药物,会有副作用,会给身体带来严重伤害,这种担心是不科学的,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新型的降压降糖和降脂药物,副作用甚微,可以长期安全服用,只要按专科医生的指导,很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有20%的中风患者1年内可能发生再次中风,因而预防再次中风(医学上称之为二级预防)尤为关键,该类患者要按照专科医生的指导,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等,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

寒冷季节,老人家做好上述内容同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加衣服。以下生活小细节,值得向老人家们推荐:

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请家人将室内变暖和。

早晨醒后不要立即起床下地,醒后5-10分钟后起身下床,动作轻柔。

洗脸、刷牙要用温水。

 如厕时,特别是夜间,应穿着暖和。

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等,注意保暖。

现使浴室温度上升后,再脱衣入浴。

好了,这一期的科普就到这里,希望能帮到大家。在下一期,黄涛主任将继续为大家科普与中风有关的知识以及保健常见误区。我们下期见!

团队骨干


 

黄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导师,科主任

主攻方向:脑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及脑转移瘤的显微手术及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脑室内囊肿、肿瘤及脑出血等内镜手术,颅脑肿瘤、重型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中医药治疗。

教育与训练经历:2005年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科,曾于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及三博脑科医院访问学习

社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周三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




韩富,主任医师,硕士导师,主任导师

主攻方向:擅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外科手术及抢救,颅内肿瘤的微创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肿瘤及外伤的手术治疗。

教育与训练经历:1974年本科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82.9-1983.8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进修,1991.9-1994.8及1996.7-2001.6分别于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医学部/日本大阪关西医科大学神经外科访问学习。

社会任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肿瘤学会主任委员,曾任广东省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及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沈有碧,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主攻方向:神经内镜手术,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脑积水及脊髓肿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

教育与训练经历:1999年-200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7年制,曾与北京三博脑科医院进修学习。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外科分会会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肿瘤学会委员,广东省癫痫学会委员。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




薛道金,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主攻方向: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脑积水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脑血管病(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的诊断及神经介入/显微手术治疗。

教育与训练经历:2004年-2009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2009年-201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硕士。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外科分会会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肿瘤学会会员。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




彭子壮,医学硕士,住院医师

主攻方向: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脑积水的诊断及手术(显微镜及神经内镜)治疗。

教育与训练经历:2008年-2013年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2013年-201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外科分会会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肿瘤学会会员。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芳村神经外科  彭子壮

编辑:查冠琳 

责编:宋莉萍


广东省中医院开通“患者满意度调查小程序”,欢迎您对我们的服务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