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传染科医生25年的感悟| 山与山不能相遇 人和人总能相通

来源: 盐亭卫生计生/YTWSJS01

       盐亭县,中医药始祖岐伯故里的所在地。岐伯施医救人,普救生灵之苦的故事在这里世代流传,滋养着这里的人们。盐亭县人民医院背靠奔腾的弥江,和许多基层医院一样,以盐亭县人民医院为中心,一张巨大的医疗兜底网络在盐亭这座城市铺展开,庇护着这里的人民。

        2018年1月9日,记者穿过门诊大厅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过中心花园,穿过住院楼,感染科大楼偏安一隅,这里往来的人都戴着口罩,行色匆匆,有不认识路的人不小心走到这里,看到“感染科”几个字,都逃一般地跑开。

他在这里干了25年

      1992年,23岁的虞仕国从川北医学院毕业,这个从农村出来的小伙子满怀着雄心壮志,打着背包来到了这里。一心想凭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的年轻人没有想到,自己在另外一片土地上的耕耘,一埋头,就是25年。

25年间,肆虐人间的传染病从出血热、脊髓灰质炎、霍乱变成了结核、肝炎、艾滋,风华少年转眼也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如今,盐亭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虞仕国48岁了,他个子不高,头发浓密,说话缓慢温吞,对谁都透着一股亲切劲儿。他觉得自己没干出什么大成绩,“挺平庸的,”他不好意思地笑着对记者说。

       虞仕国所在的盐亭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担负着全县各种感染性疾病所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是全县肺结核、艾滋病等特定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以来,他所在的科室至今没有一起医疗事故,没有一次医疗纠纷,没有一起患者投诉。对此,虞仕国总结了两个字——“沟通”。

“刚开始接触艾滋病患者的时候,社会整体的环境都不太好,对病人有歧视,患者自己也很难接受患病的现实。”虞仕国回忆起多年前自己接诊的一个患者,在得知自己hiv初筛阳性后,他爬上了住院大楼的顶楼,医护人员拼命阻拦,自杀的计划没有实施,但这事在本就不大的县城里闹得沸沸扬扬,“小县城的人际关系网很窄,大家都知道了,熟人也就知道了,这个患者最后没有接受治疗,死于并发症。”


 他重视沟通的技巧

此后,他开始刻意去总结与艾滋病患者沟通的技巧,特别是一些初筛阳性的病人,怎样告知结果才更容易让人接受,虞仕国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你要先和他拉拉家常,问问在哪工作,有哪些家属,甚至有什么样的感情经历。”这个面目和善的医生很容易获得病人的信任,交谈中,虞仕国也在寻找着蛛丝马迹,凭借经验,他很容易就能在对方的生活轨迹中找到患病的原因,但让病人自己去梳理感染的过程,也是让他们去试着接受的一部分,“聊到一定的程度,其实你不说,有一些人也能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但在拿出检测报告前,虞仕国还是会强调“我跟你说了你一定不能着急,这不是什么绝症”。

除了感染科的诊室,虞仕国所在门诊更像一个心理咨询室,人们在这里向他倾吐着自己内心的恐惧,疑惑,甚至孤独。一次,一个病人崩溃地告诉他“我喜欢男人,也喜欢女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25年间,虞仕国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洞悉了无数人内心的隐秘,对于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事物,他也能保持客观和尊重,“其实人和人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作为医生都不能理解他们,他们会感到更绝望。”告诉病人艾滋病的病理,治疗过程,以及如果不发病,感染者们完全可以照常过自己的日子,用科学的实证去安慰患者,是虞仕国所能作出的最大努力。在工作总结中,他写道:“我坚信,山与山不能相遇,人和人总能相通,爱像阳光、像空气、像甘霖,无比温馨、无所不在……”




他还在寻找那个人 

在感染科同事汤金梅看来,虞仕国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扛事儿”,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春节,一名艾滋病员并发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要进行胸腔穿刺,在这个合家团聚喜气洋洋的日子里,这样一个任务多少显得有点棘手,虞仕国也不多说,拿上胸腔穿刺包就来到了病房,麻利地完成了胸腔穿刺。还有一个画面让汤金梅不能忘怀:一个重症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员病情十分凶险,虞仕国拿着便盆给病人接小便,拿药,病人吐出的鲜血溅了他一身,在白大褂上显得格外刺眼。虞仕国也顾不得太多,依旧忙前忙后,等患者稳定一些后,他抽空去换上了干净整洁的白大褂。汤金梅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这样平凡而琐碎的事,给了她很大的触动。

       最近,虞仕国从县疾控中心的熟人那里接到了一封感谢信,来信的是一位艾滋病患者,在道谢之外,字里行间流露出了自杀的倾向,但信件的地址,姓名却全是假的,“我查了最近的就诊记录,还让疾控的帮我查了,都对不上号。” 找不到线索,这让他心里焦急,“我还会继续找下去,一定要找到这个人。”说到这里,这个温和的中年人眼里闪过了坚定的目光。



黄金鑫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宁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