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味中药——白术

来源: 可心康之龙/kzl3399

导言:最常用的药材和食物中,白术肯定榜上有名。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编辑/三木)


药用白术


“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当时还未分苍术和白术,而统称为术。“术”是象形字,《本草纲目》曰:“按六书本义,术字篆文,象其根干枝叶之形。”白术之名始见于《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在书中首次提及“术有两种”:白术和赤术。宋代时,《本草衍义》更明确地指出有苍、白之分。


在临床运用中,对脾虚有湿,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常与人参、茯苓等同用,如四君子汤;脾虚中阳不振,用方剂如苓桂术甘汤,白术为佐,功能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在此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脾虚湿浊下注,带下清稀者,可配陈皮、山药、车前子、柴胡等,如完带汤;对于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单用白术即效,其作用与黄芪相似而力稍逊,亦能补脾益气,固表止汗;脾肺气虚,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则配黄芪、防风,即玉屏风散;脾虚胎动不安,胎儿失养者,常配人参、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脾虚失运,湿浊中阻之妊娠恶阻,呕恶不食,四肢沉重者,配人参、茯苓、陈皮等;脾虚妊娠水肿,则配橘皮、大腹皮、茯苓、生姜,如全生白术散。


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白术《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通常在霜降至立冬采收,晒干或烘干。

【异名】於术、冬白术、天苏、苗术。

【性味】性温,味甘、苦。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和中,利尿安胎。主治脾虚便溏、泄泻、水肿、气虚自汗、痰饮、小便不利、头晕、胎动不安等。

【成分】含挥发油(苍术醇、苍术酮、姜黄烯、芹子烯等)、糖类、氨基酸等。

【适用人群】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对肠道活动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并具有抗胃溃疡、强壮、保肝、利胆、降血压、降血糖、抗凝、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主要治疗肝硬化腹水、迁延性肝炎、耳源性眩晕、急性肠炎、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

【注意事项】热病伤津、阴虚燥渴、气滞胀满者忌服;有白术勿食桃、李、雀肉、芫荽、蒜、青鱼等物。

【用法用量】在药膳、保健食品制作时,可选用煮、炖、蒸等烹饪技法。


与苍术/赤术的区别——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 Koidz.的干燥根茎。虽然本草文献中有“白而肥者是浙术(即白术)”之说,但其实白术也不算是白色的,而是相较于“赤术”,白术比较白。二药皆有健脾、燥湿功能,均可用治湿阻中焦,脾失健运之证。不过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为补脾要药,适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为运脾要药,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此外,白术还有利尿、止汗、安胎之功。常用治脾虚水肿及脾肺气虚,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脾虚胎动不安等证。苍术则有发汗解表、祛风湿及明目作用。常用治风寒夹湿表证,风湿痹证,夜盲症及眼目昏涩等证。


客服电话:022-2977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