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人民医院
使用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报告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规要求,河津市人民医院使用的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工程建设项目已完成了图纸设计、环境影响评价与批复、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辐射防护设施设备的配置、射线装置的购置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和依法组成验收组进行验收。验收的结论是:河津市人民医院使用的Ⅱ类X射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台)装置项目具备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辐射环保验收条件,同意通过验收。现予以公示。
附:1、河津市人民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检测表
2、河津市人民医院使用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3、河津市人民医院使用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整改情况
4、河津市人民医院关于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项目建设情况说明
2018年元月31日
河津市人民医院
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 收 监 测 表
编号:WTJC-2018-0001-YS
项目名称: 河津市人民医院
使用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项目
委托单位: 河津市人民医院
山西中幅晟远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2018年1月8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我单位“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首次)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我单位“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3、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章无效、报告涂改无效。
4、对监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15日内向检验单位提出。
5、委托检验仅对送检样品负责。
6、需要退还的样品及其包装物可在收到报告15日内领取。逾期不领者,视弃样处理。
7、正式检验检测报告加盖带五星标识的圆形“山西中幅晟远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检验检测专用章”。
地 址:太原高新区晋阳街东沺二巷3号A座1902室
邮 编:030006
电 话:0351-7825665
传 真:0351-7825665
E-mail:zfsyhjgs@163.com
前 言
河津市人民医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延平街以东、学府路以南、永兴路以北。该院一台Ⅱ类血管造影机于2014年1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填报工作。现拟申请核技术利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和规定,受河津市人民医院委托,我公司对其使用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了技术人员对该项目所在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监测,在此基础上编写完成了河津市人民医院使用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项目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
表1 基本情况、监测依据、监测标准
项目名称
河津市人民医院使用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项目
建设单位
河津市人民医院
地 址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延平街以东、学府路以南、永兴路以北
邮政编码
043300
法人代表
刘 俊
联 系 人
卫 芳
联系电话
13835967800
核技术应用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单位
山西新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
新建
核技术应用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部门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
审批日期
2014年2月28日
应用类型
使用医用Ⅱ类射线装置
验收监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3年10月1号;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7月16日;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年12月1日;
(4)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环境保护令第3号,2008年12月6日;
(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18号令2011年5月1日;
(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2017年11月20日;
(7)《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38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0年2月22日;
(8)《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
(9)《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16;
(10)《河津市人民医院使用Ⅱ类医用X射线装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4年1月;
续表1 基本情况、监测依据、监测标准
验收监测标准
验收监测标准与环评标准一致,即:
1、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职业和公众照射剂量管理目标值:
介入治疗医师剂量管理目标值:5mSv/a;
Ⅲ类医用射线装置职业照射剂量管理目标值:2mSv/a;
公众照射剂量管理目标值:0.1mSv/a。
2、《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用设备防护性能、机房防护设施、X射线诊断操作的通用防护安全要求及其相关检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实践”。
3、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
3.1 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和安全。
3.2 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
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Sv/h;测量时,X射线机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
表2 射线装置情况
序号
装置名称
类别
数量(台)
装置型号
最大管电压(kV)
最大管电流(mA)
安装位置
用途
备注
1
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
Ⅱ
1
Allura Xper FD20
150
1200
医技楼1层介入治中心
诊断
表3 环评报告表及其批复的要求(摘录)
3.1已实施的辐射环境管理措施
(1)该医院已于2012年7月26日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晋环辐证【01264】号。使用类别和范围为使用Ⅲ类射线装置,发证机关为河津市环境保护局。
(2)该院现有14位从事辐射工作职业人员,其中只有2位通过了初级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并取得上岗证。其他12位辐射工作应参加初级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并取得上岗证。
3.2需要完善的辐射环境管理措施
(1)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环评审批后进行向省环保厅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
(2)本次新院区项目在原来的工作人员14位的基础上再新增辐射工作职业人员14人,其中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7位,其他科室7位。共26名(原有12名,现增加14名)辐射工作人员需参加初级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并取得上岗证。
(3)须设立放射防护领导组,由院长为组长,专职负责辐射安全工作,科主任为成员,每个相关科室设立了一名兼职放射防护监督员。
(4)该项目在报告表审批后,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3个月内应申请环境保护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5)涉及到核技术项目应用的各科室应制定以下制度:
①介入科介入中心应制定管理制度见表7.1。
表7.1 介入科血管造影机场所
序号
管理制度
1
辐射安全管理规定
2
操作规程
3
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维护维修制度(包括机构人员、维护维修内容与频度)
4
监测方案
5
监测仪表使用与校验管理制度
6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再培训管理制度
7
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8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6)各科室应将相关的规章制度悬挂在墙上。
(7)对今后新增的辐射工作人员应进行初级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并取得上岗证。
(8)设废物贮存报告卡,废物主要特性和处理过程应记录在卡片上,并存档备案。
(9)应编写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年度评估报告,并于每年1月31日前向省、市、区(县)三级环保部门提交上一年度的评估报告。年度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整改。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与维护情况;
(二)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及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情况;
(三)辐射工作人员变动及接受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以下简称“辐射安全培训”)情况;
(四)射线装置台账;
(五)场所辐射环境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监测数据;
(六)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情况;
(七)核技术利用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和退役情况;
(八)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
(九)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落实情况。
3.3介入科血管造影机使用场所应具备污染防治和安全防护:
(1)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操作位局部防护设施。
(2)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方面:介入师应配备手腕剂量计,医护人员应配备有铅衣,每人应配备有热释光剂量计,辐射防护服至少2套。
(3)工作场所入口处应设立明显的电离辐射标志牌和工作状态警示语。
(4)工作场所应实施分区管理,机房内为控制区,操作室为监督区;机房规划设有观察窗,机房、防护门、观察窗的相应的屏蔽防护在下一章节环境应影响分析中详细介绍,这里不重复介绍了。
(5)机房内应安装固定式监测X、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
(6)工作场所安装通风设施。
(7)防护门实施门、灯联锁装置。
表4 辐射环境监测及评价
一、监测项目
X射线辐射剂量率。
二、监测仪器
监测使用仪器见表4.1。
表4.1 监测仪器参数及检定情况
仪器名称
X、γ辐射测量仪
型号
AT1123型
生产厂家
白俄罗斯ATOMTEX
能量响应
25keV~3MeV
测量范围
10nSv/h~10Sv/h
检定情况
检定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放射性计量站
证书编号:校字第[2017]-R614
检定日期:2017年10月25日
有效期至:2018年10月24日
三、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按《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进行。
四、监测点位置
机房操作位、观察窗、工作人员进出门、患者进出门、机房四周墙体、管线口等处进行监测。详见机房监测布点图。
五、质量保证措施
监测使用的仪器经有相应资质的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内;每次测量前后,均对仪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确认仪器是否正常。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检测仪器,并认真做好记录,专人负责质量保证和核查、检查工作。
监测人员经过技术培训,持有辐射监测上岗证。
六、监测结果
医用X射线装置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见下表4.2。
续表4 辐射环境监测及评价
表4.2 医用X射线装置周围环境贯穿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
单位:μSv/h
序号
设备名称
监测点位描述
监测值
开机
关机
1
Allura Xper FD20型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监测条件:(68kV 484mA 5ms)
操作台
0.107
0.091
室内操作位(铅衣外)
22.35
室内操作位(铅衣内)
0.347
观察窗外30cm
上侧位置处
0.124
下侧位置处
0.121
中间位置处
0.104
左侧位置处
0.117
右侧位置处
0.119
工作人员进出门外30cm
上侧门缝处
0.110
下侧门缝处
0.112
中间位置处
0.114
左侧门缝处
0.119
右侧门缝处
0.117
患者进出门外30cm
上侧门缝处
0.119
下侧门缝处
0.116
中间位置处
0.114
左侧门缝处
0.115
右侧门缝处
0.114
垃圾处理间门外30cm
上侧门缝处
0.117
下侧门缝处
0.115
中间位置处
0.102
左侧门缝处
0.122
右侧门缝处
0.125
机房东墙外30cm处(洗手间)
0.123
机房东墙外30cm处(垃圾处理间)
0.122
机房南墙外30cm处(患者通道)
0.118
机房西墙外30cm处(医务人员通道)
0.126
机房北墙外30cm处(控制室)
0.116
机房楼上距地面1m处(设备层)
0.138
注:1、表中数据均为检测数据的最大值。
七、剂量率评价
经现场监测,介入中心操作室内医生操作台的辐射剂量率取0.107μSv/h,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受照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取手术室内操作位(铅衣后)的监测值0.347μSv/h。
八、有效剂量计算
A贯穿辐射所致个人有效剂量估算模式
E =D×T×WR×WT (1)
式中: E- X射线所致的有效剂量 Sv
H- X射线所致的当量剂量 Sv
D- 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 Gy/h
T-受照时间 h
WR-辐射类型权重因子,对X射线WR =1
WT –组织权重因子,偏安全考虑取1
B参数选取
(1)D的选取
由监测结果可知,介入中心操作室内医生操作台的辐射剂量率取0.107μSv/h,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受照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取手术室内操作位(铅衣后)的监测值0.347μSv/h。
(2)T的选取
年受照时间T:根据国家规定的工作日,从事辐射工作人员每年工作时间最高取2000小时。根据该医院实际情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取1000小时,即T职业人员=1000h;
公众受照时间:公众受照时间射线装置每年最大取T公众=50小时;
经计算,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血管造影机操作室内医生操作台的辐射剂量率均在环境本底水平波动范围内,辐射工作人员不会受到额外的辐射剂量照射,所接受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可忽略不计,符合环评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计算结果:由公式(1)可以计算出,血管造影机工作人员接受的附加年有效剂量为0.347mSv/a,低于5mSv/a剂量管理目标值。
表6 结论
(1)河津市人民医院使用的1台Ⅱ类的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为本次监测对象,污染途径为X射线外照射。
(2)河津市人民医院血管造影机工作人员接受的年有效剂量为0.347mSv/a,低于5mSv/a剂量管理目标值。
(3)通过对该单位使用的1台Ⅱ类的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的现场监测,该单位1台Ⅱ类的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对环境影响均符合国家标准。
现场监测: 审核:
报告编制: 签发:
附图1 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机房防护监测布点图
附图2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
附图3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
附图4 环评批复文件
河津市人民医院
使用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整改情况
2018年1月25日,河津市人民医院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等法规,对本院使用的医用Ⅱ类X射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装置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参加验收的单位和成员有:本院相关人员5人、施工单位1人、环境检测单位1人、专家库专家3人,共计10人。验收组认为河津市人民医院使用的医用Ⅱ类X射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装置项目具有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辐射防护环保验收条件,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提出需要完善的工作。
2018年1月26日上午,周鸿建副院长向院务委员会汇报了验收的过程和情况。为此,院务委员会根据验收组提出需要完善的三项工作确定由院辐射防护领导组组长刘俊院长挂帅,分管防护工作的周鸿建副院长牵头,按照辐射防护领导组成员各自职责进行分工和责任落实,同时辐射防护领导组全体成员重新学习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等法规,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法规要求和标准,而后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进行具体整改。
一、进一步调整了本院辐射防护领导组和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细化了各领导组的组长、副组长、成员和辐射安全管理员及介入放射操作人员的职责,修改完善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安全防护监测方案、辐射安全监测仪器校验操作使用管理制度,为提高我院辐射安全管理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在对介入科9名工作人员原配置个人剂量计的基础上,对进行心脏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操作的5名医师联系购置5个腕部剂量计,同时再次对所有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如何佩戴和使用个人剂量计进行检查督导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辐射安全和身心健康。
三、再次组织所有辐射防护管理人员和放射从业人员学习相关法规和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津市人民医院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及报告表对Ⅱ、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运行应配置的防护设施和应建立的管理制度等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个人剂量监测、个人健康检查、辐射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射线装置台账、年度评估报告等辐射安全管理档案建立的标准、内容、人员责任、时限要求等,保障了辐射管理档案的规范建立和完善。
河津市人民医院
关于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项目建设
情况说明
一、基本概况
河津市人民医院成立于1949年12月15日,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功能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了满足河津及周边县市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并申请运城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予以立项,河津市人民医院整体迁建,设置床位480张,建设规模5.4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其中核技术应用(辐射防护)项目设施、设备投资510万元。涉及核医学科、介入科、影像科,配置射线装置14台件,即Ⅱ类射线装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2台,Ⅲ类射线装置12台(CT3台、ECT1台、数字胃肠机1台、乳腺机1台、牙科CT1台、DR2台、高频X射线机1台、移动C型臂2台)。2013年9月委托山西豪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对核技术应用(辐射防护)工程项目进行深化设计;2013年11月委托山西新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项目环境报告表;2014年元月7日,由省环保厅组织专家组亲临现场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山西新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修改完善后上报省环保厅,2014年2月28日省环保厅以晋环函[2014]257号文予以批复。同时,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相继完成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写,专家组审查评价预评价报告修改,2015年8月18日取得了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预评价报告书的批复,文号是晋卫监督函[2015]28号。之后,严格按照“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和省环保厅、省卫计委的批复要求进行施工,于12月26日竣工。2017年初,河津市政府为市医院购置了Ⅱ类射线装置1台(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Ⅲ类射线装置12台。所购置的Ⅲ类射线装置于2017年6月安装调试并试运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最大管电压125KV、管电流1250mA,于2017年8月安装调试到位开始试运行。2017年8月申请省环保厅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要求,2017年11月,委托山西中辐晟远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Ⅱ类射线装置进行竣工验收监测并编制验收监测报告。
2018年元月25日,河津市人民医院牵头组织本院相关人员、施工单位、验收监测报告编制单位代表和专业技术专家,共计10人组成验收工作组。通过现场检查、资料查阅、召开验收会议、听取汇报和询问讨论,对本院使用的医用Ⅱ类X射线装置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结论是:提交的验收材料基本齐全,落实了该《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和相关标准要求的辐射环境措施。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健全、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辐射工作人员全员参加辐射安全上岗培训、使用X射线装置环保手册、技术档案资料齐全。使用现场辐射环境保护设施按相关标准建设,经试运行及竣工验收辐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X射线装置安装使用场所的辐射防护措施合理,辐射水平低于验收执行限值,具备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辐射环保验收条件,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同时提出三条需要完善的意见,于2018年元月30日已整改到位(详见整改报告)。
二、辐射防护设施设备措施落实情况
(一)Ⅱ类射线装置场所防护设施情况
1、房屋防护:四周墙体采用300mm厚混凝土,屋顶采用150mm厚混凝土+3mm铅当量的铅板,3个防护门均采用5mm铅当量的铅板,观察窗采用5个铅当量铅玻璃,防护门安装门灯连锁装置显示机器工作状态,入口处电离辐射警示标识明显。
2、操作位局部屏蔽防护设施:铅防护屏风2个、悬挂式铅防护罩2个、铅防护吊帘2个、床侧防护帘2个、床侧防护屏2个。
3、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和患者防护:医用分体式防护服(0.5个铅当量)8套、医用防护眼镜(0.75个铅当量)2个、防护围脖(0.5个铅当量)8个、防护面罩(0.1个铅当量)2个、防护帽(0.5个铅当量)8个、铅方巾(0.5个铅当量)2块、铅围裙(0.5个铅当量)3个、铅手套(0.5个铅当量)2双、防护衣架(10人位)1个。
(二)防护监测设备配置情况
x-r剂量率报警仪1台、辐射监测仪1台、个人剂量计9个、腕部剂量计5个。
(三)人员培训情况
介入工作人员共有9名。2015年6月13日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2人,杨双民、丁红杰;2018年1月11日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3人,崔红梅、侯红云、张督管;2018年1月13日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4人,杨金梅、原贵军、薛丽霞、武晓燕。
(四)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情况
辐射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维护维修制度、监测方案、检测仪表使用与校验管理制度、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再培训制度、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五)档案建立情况
1、辐射安全许可证;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资料;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资料;
4、工作区域监测和辐射水平测量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手腕部剂量监测记录;
5、射线装置台账;
6、安全防护设施维护与维修工作记录;
7、事故与事件登记报告记录;
8、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培训/再培训档案;
9、辐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档案;
10、辐射安全自查与年度评估报告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