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必备 | 山东省情省况

来源: 山东卫生招聘考试/sdylzpks

省情概况

       【悠久的历史】 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北辛文化,距今有8000年左右。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发现的。自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之策,封吕尚于齐,封周公旦于鲁,另外尚有曹、滕、卫诸国。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齐、鲁作为周王朝的两大支柱,经济、文化取得更快发展,对以后山东地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生产关系逐步发生变革,齐、鲁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因此,山东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相对早一些。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表明在鲁国已出现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田常杀齐简公“专齐之政”,齐国成为当时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个封建大国。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齐是最后被灭的一个诸侯国。自此以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山东地区虽有时也曾为割据势力所盘踞,但总的来说,则是属于历代封建皇朝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经济开发】 自古以来,山东地区素以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著称于世。秦汉时期,今山东地区号称“膏壤千里”,农业经济发达,所产粮食不断溯黄河西上,运往关中地区。西汉时期,山东地区有人口1700余万,390万户,占全国当时人口的30%,人口密度居全国首位。后来虽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破坏,但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山东仍不失为经济中心。隋初,山东各州县遍置粮仓,户口占全国总户数的2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每年要将山东几百万石粟米漕运至关中。开元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到了唐后期,虽经战乱,但山东农业生产仍在发展,“田畴大辟,库仓充积”。宋、金、元时期,山东地区承受的封建剥削尤重,并不断遭受外来的侵扰和野蛮统治,经济处于滞退状态。元代山东有38万户,126万人,与金代相比,户减约75%,人口减约87%。明初,“多是无人之地”,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奖励人民垦荒的措施,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时,山东耕地面积达到482.67万公顷,为北宋时期的2.4倍,居全国第三位。清康熙年间又增至600余万公顷。
  山东的冶铁业起源很早,春秋初年,齐国已使用铁制农具。西汉时,武帝在全国设置铁官48处,山东就有18处。唐朝的兖州是矿冶中心,莱芜有铁冶13处、铜冶18处。北宋时莱芜铁冶规模更加扩大,与江苏利国监同为京东两大铁冶中心。明朝初年,山东年产铁315万余斤,居全国第三位。山东的其他矿产也很丰富,北宋元丰年间,登州、莱州的黄金产量占全国的90%。明初,济南、青州、莱州三府岁采铅32万余斤。清朝山东煤矿已大量开采,最著名的是峄县煤矿,乾嘉时期,北运京师、奉天,动辄数百万石。
  山东的纺织手工业举世闻名。战国时期,齐国即号称“冠带衣履天下”。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汉代三大纺织中心。所产纺织品数量多、质量好,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域等地,因此,当时山东地区是“丝绸之路”的主要源头之一。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纺织品。宋代在青州设立织锦院,专门织造高级纺织品。宋神宗时,在山东“和买”绢帛,每年达30万匹左右。明清时期,济南、济宁、临清等城市都有较发达的纺织手工业,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山东经济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道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掠夺,近代山东经济形成畸形发展的局面。在封建势力盘剥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洋货在山东的倾销,使大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失业,农民日趋贫困,自然经济逐渐瓦解。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山东也出现了近代工业。在济南有从事军工生产的机器局;在枣庄、淄川、平度等地有煤、铅、金等矿业生产;在烟台有张裕酿酒公司、缫丝厂、蛋粉厂等轻工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初期,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山东民族工业曾一度得到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山东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区,日军重点掠夺山东的“二白二黑”,即食盐、棉花和煤、铁。对战火中余存的工业,采取“军事管理”“中日合办”等手段加以夺取,迫使大部分民营工业陷于绝境。在农村强占土地,征调劳工,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山东地区小麦等11种作物耕种面积1941年比战前减少16%,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烟草均减产50%以上,农业遭到极大破坏。农村手工业进一步衰落,整个经济濒于崩溃。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权的贪污腐败,山东国统区的经济陷于全面崩溃。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解放区,随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得以发展壮大。建立了财税金融贸易机构,发行解放区货币,进行了排挤敌伪货币的斗争,开展输入输出贸易,繁荣解放区市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人文荟萃】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这里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学术思想方面,有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墨子、荀子、庄子、郑玄、仲长统等;在政治军事方面,有管仲、晏婴、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诸葛亮、戚继光等;在历史学方面,有左丘明、华峤、崔鸿、马骕等;在文学方面,有东方朔、孔融、王粲、徐干、左思、鲍照、刘勰、王禹偁、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冯惟敏、李开先、李攀龙、蒲松龄、孔尚任、王士禛等;在艺术方面有王羲之、颜真卿、李成、张择端、高凤翰等;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鲁班、甘德、刘洪、何承天、王朴、氾胜之、贾思勰、王祯、燕肃等;在医学方面,有扁鹊、淳于意、王叔和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智慧和学术成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山东人民富有革命传统。春秋末期,就有以跖为首的奴隶起义,“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山东人民无数次的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著名的有新莽末年的赤眉大起义,东汉末年青州黄巾起义,隋末王薄领导的长白山起义及窦建德、孟海公、杜伏威、刘黑闼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卷起农民革命的风暴。唐末黄巢大起义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北宋末年有宋江农民起义,明代有唐赛儿、徐鸿儒起义,清中叶以前有于七、王伦等人领导的起义,近代则有幅军起义及捻军斗争,山东还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山东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以后,山东成立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全国建党最早的省份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人民在阳谷、高唐、博兴、益都、日照、苍山、昆嵛山等地举行武装暴动,反对新旧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支援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人民先后发动了冀鲁边、鲁西北、天福山、黑铁山、牛头镇、徂徕山、泰西、鲁南、湖西等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胶东、渤海、滨海、鲁中、鲁南五个解放区,至1945年5月下旬,人民武装力量已发展到21.3万人,民兵41万人,在八年抗战中共歼灭日伪军43.9万多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人民又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进行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潍县、济南等著名战役。截至1948年11月,山东军民在解放战争中共作战1万多次,歼敌56.96万人。1949年8月,山东全境解放。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山东省土地调查面积总计15.79万平方公里。2015年山东省年末总人口9847.16万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山东省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7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37个(市辖区54个、县级市27个、县56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826个(街道办事处647个、镇1106个〔回族镇4〕、乡73个)。(注:山东省土地调查面积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提供,依据2016年度山东省土地变更调查面积统计,保留两位小数;山东省年末总人口摘自《山东统计年鉴2016》,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其他数据由山东省民政厅提供。) 

       山东,最初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至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二路,“山东”始作为政区名称。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

       山东行政区划溯源,与全国一样,大致萌芽于夏代。在氏族部落基础上联成的一些“方国”,孕育着行政区的胚胎。

       夏商时期,今山东地域范围的方国,文献上记载的有130多国。其中,夏后氏后国和夏世侯伯之国13个,商氏后国和商氏侯伯之国15个,东夷族氏族部落演进为国者100多个。

       西周沿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对原商王朝统治的广大地区实行“封邦建国”。今山东地区的封国主要有:太公吕尚(姜子牙)受封的齐国和周公旦受封、其子伯禽代受封的鲁国。山东被称为“齐鲁之邦”或简称“鲁”,即由此而来。齐、鲁两大国之外,还有与周王朝同姓(姬)的曹、滕、郜等国。同时,夏商时期山东境内的古国大多数继续存在于西周。到春秋时期,史籍记载的山东古国有55国之多,主要有齐、鲁、莱、莒、滕等国。

       战国时期,山东地区主要有齐国和鲁国,并有楚、越、魏、赵、宋等国各一部。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占据了今山东的大部分地区。

       秦统一后,在山东分置齐、琅琊、东海、东、薛等郡。西汉初有十郡六国,东汉分属青、兖、徐、豫四州,三国时大体略同。西晋初山东分属青、徐、兖、豫(统鲁郡)、冀(统平原、乐陵)五州。永嘉以后,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所据有。隋统一后,分属青、徐、兖、豫四州。唐代,河、济以南属河南道,以北属河北道。北宋时山东分隶京东东路、京西西路及河北路。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治益都。元朝分置燕南河北道、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洪武九年(1376年),移治济南,又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直到清代,始将山东政区的名称定为“山东省”。

       清末,山东省有济南、东昌、泰安、兖州、沂州、曹州、登州、莱州、青州、武定10府,济宁、临清、胶州3个直隶州,共辖8个散州96个县。

       中华民国初期,划分为济南、济宁、胶东、东临4道,属县107个。1928年废道,各县直属省。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山东,国民党省政府流亡。

       1938年7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发出关于恢复县、区、乡政权的指示,到年底有12个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7月,中共山东分局将山东划分为3个区和2个特区:胶济路南、陇海路北、津浦路东为一区,津浦路西为二区,胶东为三区,湖西、清河为特区。1940年8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成立,下辖16个专员公署,88个县。


历史简况

       【悠久的历史】 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北辛文化,距今有8000年左右。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发现的。自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之策,封吕尚于齐,封周公旦于鲁,另外尚有曹、滕、卫诸国。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齐、鲁作为周王朝的两大支柱,经济、文化取得更快发展,对以后山东地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生产关系逐步发生变革,齐、鲁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因此,山东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相对早一些。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表明在鲁国已出现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田常杀齐简公“专齐之政”,齐国成为当时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个封建大国。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齐是最后被灭的一个诸侯国。自此以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山东地区虽有时也曾为割据势力所盘踞,但总的来说,则是属于历代封建皇朝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经济开发】 自古以来,山东地区素以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著称于世(关注微信offcnsd,获取更多资讯)。秦汉时期,今山东地区号称“膏壤千里”,农业经济发达,所产粮食不断溯黄河西上,运往关中地区。西汉时期,山东地区有人口1700余万,390万户,占全国当时人口的30%,人口密度居全国首位。后来虽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破坏,但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山东仍不失为经济中心。隋初,山东各州县遍置粮仓,户口占全国总户数的2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每年要将山东几百万石粟米漕运至关中。开元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到了唐后期,虽经战乱,但山东农业生产仍在发展,“田畴大辟,库仓充积”。宋、金、元时期,山东地区承受的封建剥削尤重,并不断遭受外来的侵扰和野蛮统治,经济处于滞退状态。元代山东有38万户,126万人,与金代相比,户减约75%,人口减约87%。明初,“多是无人之地”,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奖励人民垦荒的措施,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时,山东耕地面积达到482.67万公顷,为北宋时期的2.4倍,居全国第三位。清康熙年间又增至600余万公顷。
  山东的冶铁业起源很早,春秋初年,齐国已使用铁制农具。西汉时,武帝在全国设置铁官48处,山东就有18处。唐朝的兖州是矿冶中心,莱芜有铁冶13处、铜冶18处。北宋时莱芜铁冶规模更加扩大,与江苏利国监同为京东两大铁冶中心。明朝初年,山东年产铁315万余斤,居全国第三位。山东的其他矿产也很丰富,北宋元丰年间,登州、莱州的黄金产量占全国的90%。明初,济南、青州、莱州三府岁采铅32万余斤。清朝山东煤矿已大量开采,最著名的是峄县煤矿,乾嘉时期,北运京师、奉天,动辄数百万石。
  山东的纺织手工业举世闻名。战国时期,齐国即号称“冠带衣履天下”。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汉代三大纺织中心。所产纺织品数量多、质量好,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域等地,因此,当时山东地区是“丝绸之路”的主要源头之一。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纺织品。宋代在青州设立织锦院,专门织造高级纺织品。宋神宗时,在山东“和买”绢帛,每年达30万匹左右。明清时期,济南、济宁、临清等城市都有较发达的纺织手工业,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山东经济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道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掠夺,近代山东经济形成畸形发展的局面。在封建势力盘剥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洋货在山东的倾销,使大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失业,农民日趋贫困,自然经济逐渐瓦解。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山东也出现了近代工业。在济南有从事军工生产的机器局;在枣庄、淄川、平度等地有煤、铅、金等矿业生产;在烟台有张裕酿酒公司、缫丝厂、蛋粉厂等轻工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初期,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山东民族工业曾一度得到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山东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区,日军重点掠夺山东的“二白二黑”,即食盐、棉花和煤、铁。对战火中余存的工业,采取“军事管理”“中日合办”等手段加以夺取,迫使大部分民营工业陷于绝境。在农村强占土地,征调劳工,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山东地区小麦等11种作物耕种面积1941年比战前减少16%,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烟草均减产50%以上,农业遭到极大破坏。农村手工业进一步衰落,整个经济濒于崩溃。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权的贪污腐败,山东国统区的经济陷于全面崩溃。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解放区,随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得以发展壮大。建立了财税金融贸易机构,发行解放区货币,进行了排挤敌伪货币的斗争,开展输入输出贸易,繁荣解放区市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人文荟萃】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这里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关注微信offcnsd,获取更多资讯)。在学术思想方面,有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墨子、荀子、庄子、郑玄、仲长统等;在政治军事方面,有管仲、晏婴、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诸葛亮、戚继光等;在历史学方面,有左丘明、华峤、崔鸿、马骕等;在文学方面,有东方朔、孔融、王粲、徐干、左思、鲍照、刘勰、王禹偁、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冯惟敏、李开先、李攀龙、蒲松龄、孔尚任、王士禛等;在艺术方面有王羲之、颜真卿、李成、张择端、高凤翰等;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鲁班、甘德、刘洪、何承天、王朴、氾胜之、贾思勰、王祯、燕肃等;在医学方面,有扁鹊、淳于意、王叔和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智慧和学术成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山东人民富有革命传统。春秋末期,就有以跖为首的奴隶起义,“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山东人民无数次的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著名的有新莽末年的赤眉大起义,东汉末年青州黄巾起义,隋末王薄领导的长白山起义及窦建德、孟海公、杜伏威、刘黑闼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卷起农民革命的风暴。唐末黄巢大起义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北宋末年有宋江农民起义,明代有唐赛儿、徐鸿儒起义,清中叶以前有于七、王伦等人领导的起义,近代则有幅军起义及捻军斗争,山东还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山东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以后,山东成立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全国建党最早的省份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人民在阳谷、高唐、博兴、益都、日照、苍山、昆嵛山等地举行武装暴动,反对新旧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支援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人民先后发动了冀鲁边、鲁西北、天福山、黑铁山、牛头镇、徂徕山、泰西、鲁南、湖西等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胶东、渤海、滨海、鲁中、鲁南五个解放区,至1945年5月下旬,人民武装力量已发展到21.3万人,民兵41万人,在八年抗战中共歼灭日伪军43.9万多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人民又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进行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潍县、济南等著名战役。截至1948年11月,山东军民在解放战争中共作战1万多次,歼敌56.96万人。1949年8月,山东全境解放。

地理资源

       【位置 面积】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 地貌】 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米~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 湖泊】 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关注微信offcnsd,获取更多资讯)。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公里~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养殖之利。北五湖自北而南为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其中以东平湖最大,湖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麻大湖、白云湖、青沙湖等。

       【海岸 海域】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3345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4%,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

       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近海海域中,有天然港湾20余处,散布着299个岛屿,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平方公里。

       【气候】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关注微信offcnsd,获取更多资讯)。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土地资源】 据土地变更调查统计,全省土地总面积1571.26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3%,居全国第19位。其中,农用地115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61%;建设用地251.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98%;未利用地163.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41%。在农用地中,耕地751.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8%;园地100.7万公顷,占6.40%;林地135.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6%;牧草地3.4万公顷,占0.2%;其他农用地165.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0.5%。在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和工矿用地209.3万公顷,占13.3%;交通运输用地16.3万公顷,占1.0%;水利设施用地25.5万公顷,占1.6%。全省人均耕地0.08公顷(1.20亩)。

       【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底,山东现已发现150种矿产资源(贝壳砂、球石、彩石不在全国统计范围内),查明资源储量的有81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地热等能源矿产7种;金、铁、铜、铝、锌等金属矿产25种;石墨、石膏、滑石、金刚石、蓝宝石等非金属矿产46种;地下水、矿泉水等水气矿产3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2634处(不含共伴生矿产地数)。发现矿产资源种类占全国发现总数的87.2%,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资源种类占全国查明矿产资源种类的50.9%。据2011年度全国统计资料,我省列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75种,列前5位的有45种,以非金属矿产居多。据2011年底全国保有资源总量统计,山东列全国第1位的矿产资源有金、铪、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饰面用花岗岩、电气石、陶瓷土、水泥配料用红土、陶粒用粘土10种;列全国第2位的有石油、菱镁矿、金刚石、石榴子石、钛(金红石)、玉石、透辉石、建筑用辉石岩、饰面用玄武岩、建筑用闪长岩、建筑用角闪岩、水泥用灰岩12种;列第3位的有锆、铸型用砂、片云母、熔剂用蛇纹岩、晶质石墨、制碱用灰岩、化工用白云岩、陶瓷用砂岩、耐火黏土、饰面用辉长岩、饰面用角闪岩11种;列第4位的有铁矿、钴、滑石、明矾石、建筑用花岗岩5种。

       【水资源】 山东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根据山东1956年~2000年实测资料分析,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9.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3.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98.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65.4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8亿立方米)。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每年进入山东水量(黄河高村站1951年~2007年资料)为359.5亿立方米,按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的黄河分水方案,一般来水年份山东可引用黄河水70亿立方米。长江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山东省可以利用的另一主要客水资源。根据南水北调水资源规划,山东省一期将引江水14.67亿立方米,二期引江水34.52亿立方米。

       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全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3位,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海洋资源】 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关注微信offcnsd,获取更多资讯)。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有一定产量的虾蟹类近20种,浅海滩涂贝类百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多种。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有藻类131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近50种,其中,海带、裙带菜、石花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26.7万公顷,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虾类7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虾类20多种。

       【野生动植物资源】 山东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500种,其中,兽类73种,鸟类406种(含亚种),爬行类28种,两栖类10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源自山东省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