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
一封水产商人的“忏悔文”
又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死而复生”了!
本想忍忍就过的维维姐
怒了!这谣言简直够了!
谣言内容:
这封水产商人的“忏悔文”写的是一位来自福州仓山,名叫“郑国强”的水产商人自曝“黑幕”:他忏悔了在18年的水产生意中,给所卖的水产品添加各类药物,水产品包括黄鳝、螺蛳、贝类、黑鱼、龙虾等,而添加的药物则有避孕药、尿素精等。他还言之凿凿,这些药物会慢慢致癌,不仅杀害物命,也在间接杀人。
说得好像“有理有据的”
竟然还有网友信了
震惊!
传谣、信谣的人儿,
难道你们不知道:
早些时候,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以“忏悔”、“毒素”等词语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这篇文章并非首次在网上传播。2016年端午前后,“忏悔文”就已在网上疯传,然而,当时的作者并非“福州仓山人郑国强”,而是“宁波余姚人徐翠芹”。两篇不同时间出现的“忏悔文”,除了撰写人和地名之外,其余内容只字不差。
而在当初,所谓“徐翠芹忏悔文”已经被确定是一篇谣言段子的大合集。如此,“郑国强忏悔文”就是一个翻版的谣言大合集。
好吧!
鉴于该谣言反反复复出现!
维维姐要拿出有力证据
对“忏悔文”的主要内容一一证伪:
让大家都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地知道
这就是一篇谣言!
忏悔文称:“市场里泥鳅为什么是白白的粗粗的,那也是在养殖泥鳅池里大量的放添加剂和避孕药的缘故;黃鳝更不用说了,大家可能都听说过,黃鳝是用避孕药养的;对于黑鱼也是如此,我们第一天进回来,把他们放在桶里,在桶里加入黑色素和避孕药。”
忏悔文中,避孕药对于水产的作用是催肥。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实验发现,饲料中添加激素的黄鳝,一个月内生长速度比不用激素的黄鳝快了大约10%,但在一个月后开始大批死亡。其中,高剂量组死亡率高达90%,中剂量组70%,低剂量组50%。黄鳝服用避孕药的效果并不好,完全得不偿失,所以根本没人会这么做。
【真相】
水产品肥大,与避孕药没关系。专家表示,水产品的瘦小或肥大取决于饵料是否充足、喂养时间是否足够长。现在的黄鳝之所以变大,主要是因为饲料比以前好,有专门的鱼粉,里面添加些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而且饲料投喂量大,食物充足,少运动。
忏悔文称:“现在市场上的大闸蟹里边的黄,大家想过是什么掺进去的吗?做生意的人包括我在内都干过,是用黄粉、米粥汤、加尿素精,三样和在一起,用注射器慢慢地从壳下面打进去,三个小时以后会在大闸蟹里边凝固,顾客就认为这是蟹黄。”
2017年,网上也曾疯传一条“螃蟹被注入胶水”的视频。与该谣言并无多大区别。
【真相】
给螃蟹注胶、注水,或者注射其他东西,都会造成螃蟹死亡。活蟹一旦变成死蟹,价格自然是一落千丈。商家不可能去给螃蟹注射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因为这样只会得不偿失。
忏悔文称:“现在烤鱼店非常火热,基本上都是烤鲶鱼。但是您知道吗?鲶鱼是从热带地区空运到永泰散养鱼池,统一喂养,因为鲶鱼在清水中养不活,生活的水环境一定脏,所以养殖池塘里,全部是死去的家禽、牛粪和避孕药,水都是绿色的。如果你们想去,我可以带大家去参观,保证您现场看了之后,再给您多少钱让您吃烤鱼,您都不会吃了,真的太恶心了。”
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和致病菌,不可以直接倒入池塘使用,在使用之前,需要做发酵处理,以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并将粪便中的大分子蛋白分解成容易被利用的小分子蛋白和营养物质。酵好的粪便不会在池塘中进行二次发酵,也避免了有机物分解过程中过量消耗水中溶氧而导致鱼类缺氧气,粪便直接排放入池塘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很容易导致鱼类缺氧和生病,甚至死亡。
【真相】
虽然鲶鱼是靠吃腐食为生,但如果让鲶鱼一直生活在各类致病菌污染(谣言说的牛粪和死禽)的水里,它也是会生病的,且很容易死。谁养鱼是为了把鱼养死呢?养殖户又不傻!吃腐食的除了鲶鱼,还有鳗鱼、大闸蟹、小龙虾等,只要生产过程安全,就可以放心食用。
忏悔文称:“我还做过香辣龙虾的生意,这里边的毒素也是太多太多,要添加大烟壳、红色素、红油、黄油,其实大烟壳就是毒品,吃了会让人上瘾。我们采购来的龙虾大多数是死的,因为死的买过来便宜。我们又怕顾客吃起来味道不好,就掺香肉精,香肉精也是一种毒品,它在人体内慢慢积累会让人生病。会慢慢地致癌,我不仅在杀害物命,也在间接杀人啊,忏悔!”
从忏悔文的说法看,似乎胡乱添加这些东西是行业内的潜规则。但是这里却有着诸多疑点:第一,一个做了18年的水产商人,期间怎么还做了餐饮生意?这明显就是“满嘴跑火车”嘛。第二,红色素是一种调节食物颜色的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是被允许的。而红油和黄油是正常的食用油。把这三样东西说成是毒素,实在太牵强。
【真相】
不可否认,的确发生过不法商家为了菜肴的卖相和口感,铤而走险加入了一些被严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把这些极少数的案例,说得让人觉得是行业潜规则,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造谣手法。
看到这,您清楚了吗?
放心地吃水产品啦!
吃之前,维维姐要告诉你
三种买鱼的常见误区!
一
条
好
鱼
相信大家都听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的说法吧。
这是水生环境中典型的食物链。体型越大的食肉鱼,在食物链中的等级越高,体内蓄积的有害物质就越多,吃进人体对健康的影响也越大。
因此,国际权威健康机构都建议不要吃鲨鱼、旗鱼、方头鱼等大型鱼类。
实际上,如果鱼太大,要么是处于生物链较高端,要么就是鱼的年龄较大。年纪比较大的鱼,可能富集更多环境污染物,肉质也多半较粗糙。所以,买鱼时不要总挑个头大的。
当然,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吃了大鱼一定有害健康。大部分鱼体内的污染物含量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只要不经常吃即可。
这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种误区。
实际上,由于环境污染的存在和不确定性,野生鱼往往更容易富集一些意想不到的有毒物质。
比如,很多鱼类会因为捕食含有毒素的海藻、小鱼、小虾而在体内蓄积毒素,常见的有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人一旦食用,很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一味迷恋野生鱼类。
超市里常出售冷冻鱼类,但很多人认为它们营养价值低而不愿意购买。
其实,只要是正规加工的速冻鱼类,营养价值并不比新鲜鱼差,也是可以放心吃的。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推荐大家买活鱼,这样的鱼更新鲜、味道也好,致病菌、腐败有害物质的产生也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