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日 || 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视力!

来源: 南漳县中医院/nzzyy_hbxy





世界青光眼日  shi jie qing guang yan ri

世界青光眼日是由世界青光眼联合会(World Glaucoma As sociation ,WGA)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联合会(World Glaucoma Patient Association,WGPA)共同发起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旨在提高青光眼的知晓率。 2008年3月6日被选为第一个“世界青光眼日”。




众所周知,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但其具有隐匿性,在发达国家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发展中国家中则有超90%的青光眼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甚至从未听说过青光眼。青光眼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在老年人更常见,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7960万人患有青光眼,其中1120万人最终可能发展为双眼盲。所以青光眼日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公众了解医生是有方法检测和治疗青光眼的,视力可以被挽救。应告知公众青光眼发病的隐匿性,积极配合青光眼治疗及随访是可以降低视力丧失的危险性的。同时告知青光眼患者家属参与青光眼筛查,希望能通过筛查能早期发现。鼓励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那些有患病危险因素者。 

世界青光眼日期待您的参与,每个人都应该记住这一天。世界青光眼联合会已设定了目标:到2020年,青光眼的未诊断率从50%降低到20%以下。如果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致力于增加青光眼的公众知晓率和卫生保健人员知晓率,同时确保世界范围内实施有质量的眼科检查,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四类人最容易得青光眼

一是家里有亲属得青光眼的人。由于遗传因素,这类人患青光眼的几率会比其他人高出10倍左右。

二是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

三是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患者。

四是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容易发脾气、日常情绪波动较大的人。因为,精神因素也是引发青光眼的一大原因。



 
怎么知道自己得了青光眼

 眼压升高 。用眼压计测量,正常眼压范围10——21毫米汞柱,用手指触按眼球富有弹性,当眼压上升到25——40毫米汞柱时,用手指触按眼球好似打足气的球,比较硬。当上升到40——70毫米汞柱时,再用手指触按,眼球硬的像石头一样。同时,角膜雾状水肿是眼压升高的表现。 

 、视野变窄,视力减退。

 头痛眼胀 。由于眼压急剧上升,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患者常感到偏头痛、眼睛胀痛。

 恶心呕吐。眼压升高还可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及呕吐神经中枢的兴奋,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 

 虹视。由于眼压升高,眼内体液循环障碍引起角膜水肿,折光改变,这时看日光特别是看灯光时会出现外圈橙红,内圈紫蓝,中间挟绿色的彩环现象。 



 
防治青光眼小贴士

1.荧光幕必须干净,并把光度及颜色对比调校至最舒适的度数,摆放荧光幕的位置要适中,光线必须来自两边,而不是来自前后面。

2.大约每20分钟让眼睛定时休息,荧光幕背后必须有足够的空间让眼睛放远视野。

3.定期验眼,但现时的检验程序中只有一项强制性青光眼测试,测试只可以发现25%的青光眼问题。

4.如果在晚上躺着看手机,可以开一盏台灯。尽量使用大屏幕手机。

5.选用手机的夜间模式阅读。如今不少智能手机,都会有夜间模式。采取这一模式,会使手机的光线与夜间环境更匹配。

6.使用手机一段时间,要及时休息,同时配合做一些眼部按摩。及时休息可以有效缓解视疲劳,如40分钟休息10分钟左右。同时,可以通过闭眼按摩眼部穴位和点一些保健眼药水来缓解视疲劳。

7.尽量少趴在桌子上睡觉。因为趴在桌上睡觉,胳膊会压住眼睛,醒后就会出现短暂视力模糊。这是因为压迫到了眼球,造成眼压过高。如果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形成青光眼。对于戴隐形眼镜者危害更大,在眼睛压迫的情况下,隐形眼镜会磨损角膜引起眼病建议,午睡最好躺着睡。

8.如果眼睛不适,注意不要自己随便购买含激素的眼药水使用。自己买来滴,量不好控制,长期使用对眼睛会造成损害,引起青光眼、白内障甚至视力丧失得不偿失。



 
保护眼睛三类营养

1.如果人体缺乏这些维生素,眼睛会出现早发性白内障。可多摄取深绿色的蔬菜及各种水果,以补充维生素C,另外,可以通过植物种子,如花生、核桃、松果等,获得足够的维生素E。

2.夜间视力不良和干眼症与维生素A缺乏是息息相关的。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子、全奶及全奶制品、蛋类等维生素A含量较高。维生素A原在绿色蔬菜和黄色蔬菜、水果如菠菜、韭菜、豌豆苗、苜蓿、青椒、红薯、胡萝卜、南瓜、杏、芒果中含量较多。

3.锌与蛋白质对于视网膜的保健不可或缺。锌可通过食用肝、肾、海产品、乳类、谷类、豆类、硬果类等来补充。瘦猪肉、牛肉、羊肉、鸡鸭、动物内脏、牛奶、鱼类和豆类食物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来源:国家卫计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