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这些大咖原来就在你身边!(风尚人物11-21)

来源: 广东卫生信息/gdwsnet

倒计时

距离奖项申报结束还剩

3天!

候选作品展示

2018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网站与新媒体运维培训班即将开始啦。

本次培训班的一个特别闪耀的亮点就是各位小伙伴可以自主申请奖项。

今天,广卫君首期给大家展示一下候选作品!


想申请奖项的朋友们,文末会有申请方式。

特别提醒:各位小伙伴们可以申请三个奖项哦。具体方式记得看文末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2017年度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

十大健康风尚人物(候选者11-21号)




   

11


提名人姓名:

张洪宇

单位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事迹简介:

张洪宇,男,50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1.爱岗敬业,在本院儿科工作近28年。在儿科医生面临危机大量流失的时候,坚守岗位,坚持正能量。由于科室人手紧张,从来不休病假事假,每年都放弃5-10天年休假。在门诊一直是诊病数量最多和绩效最高的医生。由于为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科学的医疗服务,在著名的“好大夫在线”网站的患者投票中,“态度”和“疗效”达到双双100%满意。 2.积极运用互联网进行义务科普。在现在儿童“看病难”、医患沟通时间少的形势下,挤出自己业余时间潜心科普,自己开办“非常儿康”公众号,无偿写作了60多篇深入浅出、角度新颖的科普文章,获得患儿家属的高度赞誉。为一万多名患儿家属排忧解难,澄清众多的谣言,捍卫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在2017年12月下旬流感刚大爆发的时候,就在“非常儿康”公众号发布了华南最全面最详尽的流感防治科普文章,这也是所有媒体发布最早的文章之一。该篇科普文章被中山一院微信公众号转载,达到30万+的浏览量,得到数百条对中山一院的感谢留言。专业及时的大力科普也提高了儿科的形象,改善了儿科的医患关系,得到众多患儿家属的赞誉与拥戴。 3.近5年来多次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五华、从化、梅州等地的义诊活动,用精湛的医疗技术送医下乡,为一方乡亲排忧解难,从没有怨言。为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作出积极贡献。

媒体报道:



   

12


提名人姓名:

梁文福

单位名: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事迹简介:

2004年,医院在佛山首家设立了宣传科,从此,我便踏入了医院宣传行业,先后从事网站开发、科室通讯员、报社联络员,负责过医院网站、论坛营运。 2008年,进入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待补)


   

13


提名人姓名:

陈广泰

单位名: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政务服务中心

事迹简介:

陈广泰,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系统网站新媒体小组 执行人,中国《健康报》广东记者站记者,微信公众号“广东卫生信息”主编。


   

01


提名人姓名:

杨岫岩

单位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事迹简介:

杨岫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创始人、主任医师。 1984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并留校工作,安排在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做住院医师,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内科临床基础。1992年在中山一院创立风湿免疫病学科,开始专注于该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研究。 多年来杨岫岩在专业期刊、科普期刊和报纸等传统媒体,发表了大量具有引领学术前沿的学术文章、实用性强的科普文章。2005年博客新媒体刚刚开始不久,就注册了名为“杨氏书屋”博客平台,在上面发表了大量专业和科普文章,引来过一万多粉丝的关注和热捧,《羊城晚报》2007年9月1日A7版以〈杨岫岩:拥有过万“博粉”的医生〉为题,报道了这个医生博客。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更新,博客渐渐被淘汰,而浮现更加方便实用的微信平台。2015年5月,以《“杨氏书屋”再现微信公用号》为题,开启了微信平台。很快又收到纸质媒体的关注,《南方都市报》2015年7月1日A14、A15版,以《名医开了间“杨氏书屋”》为题目,报道了这个微信公用号。2年多来《杨氏书屋》推送专业和科普文章已经达到170多篇,而且都是原创作品。 《杨氏书屋》公众号,不仅传播医学专业和科普知识,也传播正确的行医理念。从“博客”到微信公众号,都有多篇宣传“贵药不等于好药,用药恰到好处最重要”的理念,受到粉丝们的热捧。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的《南方》杂志2013年第11期报道《杨岫岩:医者仁心仁术》的第一段这样写道:他开创的“杨氏理论”成功救治许多“未命名疾病”;他认定“贵药不等于好药”,出“以药养医”之污泥而不染,被患者称为“有良心的医生”。 媒体报道 【名医开了间“杨氏书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UyNTIzNA==&mid=206866690&idx=1&sn=0235a529c6a85a1654b0887ef43b809a&mpshare=1&scene=1&srcid=0208ZS6Xc1JVueoMpZQqyJs8#rd 【杨岫岩:医者仁心仁术】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UyNTIzNA==&mid=207970754&idx=1&sn=94a84f580a4254b3c4092b8e1846ca4b&mpshare=1&scene=1&srcid=0208ntc9npgq8X3CpfMN1I7q#rd 【"杨氏书屋"再现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UyNTIzNA==&mid=204730891&idx=1&sn=5070886422db5a51680244492e7875c8&mpshare=1&scene=1&srcid=0208ag8yDiB0jNgT9kLXMmiL#rd

媒体报道:



   

15


提名人姓名:

艾东亮

单位名:

揭西县中医医院

事迹简介:

艾东亮,副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医者仁心,从医20多年来,独立完成的手术万余例,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纠纷事故,他急病人之所急,总是第一时间及时为患者解除、减轻痛苦。一天凌晨2点多,正在熟睡中的艾东亮突然接到急诊科的电话,乡镇卫生院转来了一位鼻腔大出血患者,生命危在旦夕,急需行止血治疗!艾东亮立即起床穿上外套,直往医院赶!这时,患者双侧鼻孔出血凶猛、口中吐血,嘴唇轻度苍白,精神状态差,测血压偏低(80/6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诊断:鼻出血伴失血性休克。遂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纠酸,备好急救物品,行鼻内镜下止血治疗。鼻腔麻醉后,查找出血点,发现左鼻中鼻甲后下外侧动脉喷射状大出血,立即电凝封闭动脉,鼻腔出血立即停止,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艾东亮不敢大意,又困又累的他,没有马上回家仍留在科室,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直到清晨6点多,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血压至正常范围,无再次出血,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媒体报道:


   

16


提名人姓名:

邵丽萍

单位名: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事迹简介: 

组织医院专家下企业、进工厂为劳务工进行百场免费急救培训、妇女保健知识讲座,提高劳务工健康防病知识;对全街道4万多中小学生健康体检,针对体检结果与学校共促学生健康成长;为心理咨询与回访健康心理互动;下社区进行100场义诊、控烟与健康讲座活动;针对不同个体、群体开展侧重点不同的健康宣教,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18


提名人姓名:

赵伯诚

单位名:

揭西县中医医院

事迹简介:

赵伯诚,揭西县中医医院院长。个人荣立三等功2次。2010年被总后勤部表彰为“全军创建卫生文明军营先进个人”。2012年被联勤部表彰为“后勤训练优等军官”。2012、2013连续两年蝉联“国家医院改革创新奖”。2013年荣获中国医药卫生信息技术(杰出贡献人物)金鼎奖。2014年荣获 “中国健康服务业年度创新人物”、江苏省“模范院长”称号。 两年前的一个夏天,赵伯诚院长去科室查房,经过热水房时,看到一个护士拿着几个热水壶进去, 在打水前逐一倒掉每个壶里的剩水, 而这些剩水还冒着热气儿。 看到这一幕,赵伯诚院长立即意识到: 要是每个人每一天都像这样,把没喝完的开水倒掉,日积月累,哪得浪费掉多少水和电啊? 于是,他和医院班子成员分头下到基层科室去摸情况。 结果,大家回来后一开碰头会,竟发现了诸多类似的问题。 于是,医院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约资源、能源活动,教育引导和规范全体医务人员从岗位做起、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养成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支笔、一滴油、 一块纱布、 一个棉球的良好习惯。 为了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 他们还在板报和橱窗里张贴 “静以养身、 俭以养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诸多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 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摆上写有 10 条“资源节约常识小贴士”;医疗区、办公区内“随手关水”、“人走断电”等小标语随处可见。 同时,他们还把资源节约列为年底评功评奖的重要指标,并出台《节约资源工作考核办法》,制订了走廊、 通道等照明需求较低的场所设定隔盏开灯, 各办公室下班时必须关闭办公设备电源总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内部呈批文件一律用 5 号字体,平时尽量使用钢笔书写、减少一次性圆珠笔的浪费等硬性规定。 机关职能部门每天下科室进行不定时检查,每季度对资源消耗情况进行一次分类对比分析,每年对各科室节约水、电、办公用品的资源消耗进行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 对检查和考核中发现问题的,给予通报批评……


   

19


提名人姓名:

全守波

单位名:

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

事迹简介: 

他从事麻醉临床工作23年,担任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学术带头人8年,他埋首这个甘于幕后、为医院所有手术科室保驾护航、职业风险度极高的专业黙黙耕耘。 他以优良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专业技术、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在急难危重病例抢救中身先士卒,勇挑重担,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他凭借精益管理、精心服务打造了一支技术强、服务好的麻醉师队伍,为全院手术科室开展各种高、精、尖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麻醉手术科成为我院外科发展建设的枢纽,全院麻醉手术量逐年递增,危重疑难手术麻醉比例不断增多,为医院围术期的医疗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守波带领麻醉手术科团队积极在全院倡导无痛理念,开展各类镇痛诊疗业务,打造无痛医院、营造舒适化的就医环境,每周七天开展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无痛辅助生殖技术等,使我院成为东莞市第一家全天候开展镇痛服务的医院。目前仅无痛胃肠镜一项月均就近500例次,全年无痛技术工作量9000余例次。许多患者慕名前来医院就医,产生了较好的医疗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做好临床和管理工作之余,主持完成和参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4项,,在中华医学杂志和核心刊物发表多篇专业文章,分别有2篇论文获得市级和省级优秀科技论文奖,另获一项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并任专著《临床麻醉实习手册》(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及《心脑缺血患者的麻醉管理》(2005年,人民军医出版社)编委。现任东莞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委和广东省麻醉科医师协会和疼痛科医师协会委员。 至今,全守波带领麻醉手术科已连续六年获得医院“先进科室”荣誉,其本人也连续六次被医院授予“优秀管理干部”,并多次荣获市局及医院“优秀党员”称号,还多次被评为东莞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和东莞市医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称号。

媒体报道:



   

20


提名人姓名:

莫奇峰

单位名:

广东省水电医院

事迹简介:

该同志积极投身医院护理工作,树立了医院团员青年的良好形象,为医院的和谐稳定与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医院唯一的男护士,他爱岗敬业用心服务,先后在急诊科、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部工作。对他而言,每一次工作岗位的变动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为了快速适应新的工作,他将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常常加班加点,学习新的工作内容。良好的作风,扎实的专业技术使年轻的他迅速成长为医院重点培养的护理骨干。在工作中,他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协助护士长完成科室的各项任务,是一位具有良好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护士。他对病人和蔼热情,视病人如亲人,用爱心、细心、责任心,以娴熟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努力帮助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与同事的好评。他从不抱怨工作繁重,充分发挥先锋作用,节假日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主动提出值班。 他积极参加护理培训、创新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多次代表医院参加省市级比赛并荣获一系列奖项。除护理工作外,他多次参加义诊、献血、“清洁家园”、“大手拉小手”等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

媒体报道:



   

21


提名人姓名:

张春玉

单位名: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事迹简介:

今年6月,张春玉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了广东省柔性医疗援藏的选拔,她说想去亲近高原,将自己的所学帮助那里的人。经过层层选拔,光荣的成为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首个医疗援藏的护理技术人员。7月15日,春玉与广东省援藏医疗队的队员一起奔赴雪域高原,开启为期半年的对口支援,协助林芝地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 张春玉在林芝地区人民医院担任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协助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筹建、运行工作。护理工作,关键在人。由于藏区的气候、地理与内地不同,藏区患者护理也与内地有所不同,张春玉查阅资料,虚心向藏区医生和护士学习,掌握了藏区护理相关知识。同时,把ICU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详细地与科内护士交流,把先进理念和经验传授给藏区的同事,使她们在短时间迅速成为护理精兵。7月24日,林芝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正式开科运营。看着新筹建的重症监护室,排列整齐监护设备和交错有序的插管,滴滴的心电监护仪,还有躺在病床上正在与死神斗争的患者,张春玉倍感援藏的责任重大。 重症监护室在每个医院都是最忙最累的,而世界屋脊上的ICU护理工作更加繁重。张春玉带领着护士们每天为患者扎留置针,输液、输血、吸氧、保暖、扣背排痰……遇到危重病患,连续几天不休息是家常便饭。遇到患者多,病情重的时候,很多医护人员一个月要值十几个夜班。 8月24日,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个重度颅脑损伤,脑疝的患者。患者名叫尼玛多吉(化名)才23岁,因在牧区上发生意外,导致重度颅脑损伤、脑疝、脑出血等等,病情危重。尼玛多吉在ICU治疗的5天时间里,张春玉和她的护理团队就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精心护理这名患者,每天24小时定时给他翻身擦背,清理大小便……经过一个多月的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这位叫23岁藏族小伙逐渐恢复意识。 张春玉回忆说:“尼玛多吉出院那天,他的阿妈为重症医学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献上了圣洁的哈达,阿妈紧握着我的手,满脸感激的泪水,重复说着仅仅能掌握的几个简单汉字‘谢谢、谢谢!谢谢曼巴(医生护士)’。这个年仅23岁的藏族小伙子在ICU期间曾反复出现上心跳呼吸骤停3次,如果有瞬间的抢救措施不及时,他恐怕就无法回到他阿妈身边了。"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们每天面对的有时是血肉模糊、浑身是伤的新进患者,有时是呼吸和心跳已近停止的危重患者,有时是满身插管的术后患者。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患者,护士都不能有丝毫懈怠,争分夺秒地配合医生全力救治,帮患者争取最后的希望。 张春玉经常跟林芝医院的同事们说:“医患是生命共同体,惟有信任,才能共赢。在医疗决策中,最难的永远不是技术,而是心灵默契。在被转入ICU的患者中,有些因病重而感到生机渺茫,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精心治疗的同时,我们护士还要配合进行有效的精神治疗,重新点燃患者对生的希望。” 张春玉说,“都说援藏医务人员伟大,但如果没有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广东省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我们做不出这样的成绩。”林芝地区党委、政府为我们医疗援藏队员提供了很多帮助,让医疗援藏专家们真正融入高原,发挥“红细胞”作用,变“输血”为“造血”,使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真正成为惠及各族群众的惠民工程,让先进的医疗技术像桃花一样在藏地江南绚丽绽放。

媒体报道:


编辑:黄嘉露   实习编辑:黄宇浩  责编:陈广泰

大家都在看

【紧急提醒】这款儿科“神药”,这些儿童禁用!

【提醒】医生们绝不在春天做的8件事,你却以为对身体好!

【心疼】美女明星阿娇这张照片吓哭网友!连医生都看不下去……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奖项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