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和堂[√]-中医院名医建议-度过“多病之春”,请记下这四要、四不要

来源: 万和堂医药/wanhetangyiyao


孙  勇


萬和堂中医院

中医师   

萬和堂中医院咨询预约电话:0435-5199999

春天虽然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季节,可又是“多病之春”,呼吸道疾病、过敏症、骨关节病以及各种传染病都在这个季节高发,而保持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以免被疾病侵袭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保持最佳?萬和堂中医院孙勇医师来告诉您如何做到这四要四不要吧。

一要——防风

在中医理论中,春季的主气是风,春天到来大地回暖,但却很容易形成风,“风者,进病之首也”,风邪自皮毛腠理间侵入,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就有可能发生。此外,一旦遇到倒春寒天气,也就是“非其时而有其气”,更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如何预防?“谨候诸风而避之”,这也是为什么要“春捂”的理由之一。春捂讲究捂脚、捂腿、不捂头,腿脚位于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差的人更容易受寒,而阳气向上生发则不要总戴着帽子。当然,体弱的人,或是遇到突然降温,也可以戴顶薄帽子御寒。

二要——忌油

到了春天,虽然身体的新陈代谢比冬季要快,但却并不适宜吃太多油腻、辛辣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胃肠负担过重。要多吃清淡但有营养的食物,适合春天的食物包括黄豆芽等各种芽菜,应季的春笋、菠菜、油菜以及四季常青的大白菜。

另外,还可以适当吃些瘦肉、鱼类、蛋类补充蛋白质,肉类每天75-100克,鸡蛋一颗就好了。

三要——养肝

中医理论认为春季属木,而人的肝脏也属木,和春气相通,所以春天是养肝的季节。如何养肝?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十点左右睡觉,早晨六点左右早点儿起床。

同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减少生气、发火,以免造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胁肋肱痛等肝郁不疏或肝阳上亢。

四要——广步

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怎么可以还像冬季时那样“猫冬”呢?刚刚过去的正月十六是“走百病”的日子,讲究到郊外、高处走一走,把病走掉。虽然这算是种祈福方式,但却与《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春天要“广步于庭”相合,让身体舒展,跟上春天的生发之气。

大多数人并不适合过量、剧烈的运动,能达到舒筋活络就可以,慢跑、快走、散步等比较舒缓的运动最适合。

一不要——睡懒觉

虽然有“春困”的说法,这是身体还未完全适应季节、气候变化造成的,但春天并不适合睡得太多。如果出现了早晨醒不了,起床后依然昏昏欲睡,可以适当地多补充一点蛋白质,喝一点绿茶、咖啡,做一做拉伸练习,饮水量充足,同时保证晚上睡觉时间不超过23点。

二不要——不活动

春季是最适合户外活动的季节了,趁周末时,到郊外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平时,则可以选择走路,换上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步行或提前几站下车,走上30分钟,不但锻炼了身体,还能帮助赶走春困。

三不要——食寒凉

这个包括冷食以及性味寒凉的饮食,其实,一年四季最好的养生饮食都应该是“热无灼口,寒无沧沧”,也就是不要吃太热、太冷、太寒凉的食物,而春天是冷暖交接的,刚刚经历了寒冬以及春节“考验”的胃肠道,一时还接受不了太寒、太凉的食物。这两天看到个新闻,说是一老太自称吃了超市的西瓜后感觉不适要求赔偿,没得到满足后把超市的西瓜全砸了,其实年龄大了,胃肠功能下降,本就不应在这个季节大吃西瓜,很可能发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道问题。

四不要——乱串门

春天虽然气候宜人但也是各种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流感、麻疹、猩红热、手足口病等都在此季节高发,老人、儿童的免疫力比较低,属于易感人群,所以最好少去人多、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多去户外等空气新鲜的地方。




孙勇
主治医师,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系统的学习过《黄帝内经》、《濒湖脉学》、《千金要方》、《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典籍。擅长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病、男科病、眼耳鼻喉病。

主治: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妇科疾病。

、痛经、盆腔炎、咳嗽、哮喘、头痛、眩晕、失眠、面瘫、风湿骨病、便秘、腹泻,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肾病、过敏性鼻炎、胆肾结石、腰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血液病、发热、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内分泌病、精神神经类疾病、水肿、小儿发育迟缓、湿疹、荨麻疹等。



↓↓↓萬和堂各连锁门店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