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已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消化系统肿瘤之首。相比欧美人,中国人的胃受伤几率更高,更易被胃癌盯上。但胃癌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愈率可达90%。下面通过解答以下9个问题,让您认清胃癌。
1.胃癌是否有人种、地域、年龄等差异?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中国新增胃癌病例为40.5万人,占世界新增病例的42.5%。事实上,胃癌的人种、地域差异较明显。东亚地区是胃癌高发区,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的胃癌总人数约占全球的70%左右。这与该地区的人种遗传性,饮食中烧烤、腌制类食物吃得较多,吸烟率高等因素有关。
具体到大陆地区,胃癌也更“青睐”偏好高盐饮食的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或相对贫困地区的人群,如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甘肃、内蒙、东北三省等地。
从年龄上看,胃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为五十八九岁,但患者从几岁到90多岁都有。近10年,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处于总体平稳、略有上升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年轻人发病率增速较快,高于全国水平,且绝大多数属于弥漫型胃癌,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胃癌有癌前病变吗?主要症状有哪些?
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是患胃癌的高危因素。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早期的胃癌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有上腹部不适、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饱胀、嗳气,少数可能会有黑便或呕血。而一旦症状较明显,往往说明胃癌已进入中晚期,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逐渐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浮肿,可出现持续性上腹痛,有呕血及黑便等。
哪些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如何早期发现?
一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应对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55岁,那么在40岁时就应做第一次胃镜检查。
二是有长期吸烟、饮酒,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
三是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的患者。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
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就会得胃癌吗?
有些胃病是胃癌的高危因素,需要引起重视,但有胃病,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胃癌。胃溃疡与胃癌明确相关,会加大患癌风险。长期、严重的慢性胃炎,如出现萎缩性改变、有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人,必须严密观察。生活中,及时告别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少吃油炸、高盐食物等。此外,每年定期要看消化专科医生,他们将视你的具体情况,给出做胃镜、用药等具体建议。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关系有多大?
幽门螺旋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它与某种类型的胃癌有一定相关性。如果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是阳性,且合并有慢性胃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将来患上胃癌的风险较高,应及时清除。不仅本人应清除,家人也应及时检查,同时清除。
做胃镜很痛苦,没有其他更好的检查方法吗?
检查胃镜如果不采取无痛措施,的确会比较痛苦。但目前来看,要想查出早期胃癌,只能通过做胃镜;用其他方式能查出的胃癌,已不是早期,而胃癌的期别,直接影响着治愈率。
胃镜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通过底部镜子一样的探头,医生能直视胃部,将胃看得一清二楚,不放过一点细微变化。胃癌的早期表现非常隐秘,可能跟我们手上长了一个小斑块一样,只是胃黏膜的颜色发生了一点变化。目前的CT、造影等技术,能扫描出一定直径的胃部病变,但无法捕捉到如此细小的变化。因此,该做胃镜的人千万别犹豫。
胃癌诊断有“金标准”吗?治疗胃癌的方法有哪些?
胃镜加病理活检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这是定性诊断,随后还要进行分期诊断。手术、放疗,化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其中手术是治愈早期胃癌的主要方法,而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目前胃癌最先进的治疗模式。它是基于患者身体状况、病情等综合判定,由相关的多科专家,共同为患者制定一套诊疗方案,这对病情复杂的患者来说,非常有必要。如果患者的分期、诊断等非常明确,则按照胃癌的相关规范治疗即可。
如果得了胃癌,该如何科学就医呢?
要知道,不正规的治疗可能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加大后续治疗的难度。
第一次诊疗对胃癌患者最关键。如果得了胃癌,大家一定要明确两点:第一步,务必找肿瘤专科就诊;第二步,要等医生做好充分的检查和评估后,再做治疗决定。
胃癌被我们发现时,其实已经长了很长时间了,并不着急这三五天,除非出现穿孔、出血、梗阻等严重并发症,须立即手术。事实上,有些等待是为了更好地治疗,一定要给医生充分了解病人身体状况、分析肿瘤的时间,这样才能为你量身打造一套科学的治疗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胃癌的治疗水平差异较大,患者也可以通过医生是否充分了解你的身体状况、耐受力、病情分期等情况,评判他是否专业。
1/3的癌症患者是吓死的,这种说法对吗?
很显然,这种说法过于夸张了。事实上,癌症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恐怖,很多人带癌生存,仍活得很精彩。患癌后,一定要调整心态,多与乐观的病友交流。对于康复期的胃癌患者,家人和同事也不必将他们当成“瓷娃娃”一样保护着,什么都不让他们干,反而容易让患者觉得人生没有价值。
警惕引发胃癌的四个高危因素
1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据世卫组织报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较正常人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增加2至3倍。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我国共餐制的就餐习惯,大大增加了感染概率。
2
高盐、烟熏等不良饮食习惯
胃癌在东亚地区高发,与东亚地区各国饮食习惯上的相同特点有关,比如很多中国人喜欢吃腊肉、香肠等熏制、高盐食品,日本、韩国人喜欢吃泡菜、腌制海鲜、虾酱,这些食物的盐分含量都很高。
世卫组织建议,一个成人每天摄入盐分不应超过6克。过量摄入的食盐,直接损伤胃表面黏膜,引起胃黏膜细胞改变,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在消化过程中,高盐食品还会产生强致癌物——亚硝酸胺。此外,常吃烟熏、油炸、烧烤类食物,也容易引起胃癌等消化道肿瘤。经亚硝酸盐处理过的肉类在油煎、烧烤、烟熏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亚硝基吡咯烷,这是一种更强的致癌物。
3
抽烟喝酒
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亚硝胺等致癌物质,除了会引起胃癌,还可能诱发肺癌、膀胱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酒精在体内代谢成的乙醛也有很强的细胞毒性。
男性中吸烟、饮酒的比例较女性大,尤其是中年男性工作、生活压力大,这是男性更易罹患胃癌的原因之一。根据临床大规模的分析,男性患胃癌风险通常是女性的2~3倍,且在35岁之后,胃癌的发生率快速增高。
4
熬夜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患胃癌的比例越高。可是,近年来年轻患者的人数明显增加。熬夜,作为当代年轻人的“新型毒品”,就是致病诱因之一。研究证明,熬夜可以引起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紊乱。作息不规律又会影响饮食,很多爱熬夜的人有吃夜宵的习惯,夜宵多是油腻、刺激的食物,让工作了一天的肠胃在夜晚仍得不到休息,刺激胃液大量分泌,久而久之,造成胃黏膜溃疡,甚至逐渐癌变。
您的健康,我的牵挂!
敬请关注扎兰屯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账号
评论并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