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和勤奋都太廉价,思考和眼光才是大事!

来源: 医药人那些事/yiyaodaibiaonaxieshi


01

努力和辛苦,是这个时代的标配


来美国后,认识了好些在这里读研读博的女生。


我原本以为这应该是一群活力四射,野心勃勃的年轻姑娘,然而她们中的好多却面容憔悴,被成日里繁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然后还在内心深处担忧着未来。


她们中很多并不大富大贵,美国的研究生课程对于一个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也是不便宜的。


而美国读研门槛还是有的,GRE、GMAT 还是要实实在在考出来,对于不是学霸的大多数女生来说,来美国上学前,也已经是掉了好几层皮。


和她们一起在学校餐厅吃饭,她们说,自己越来越迷茫。


本身在国内读大学,成绩也一般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来了美国读研,花了家里好多钱,自己又觉得愧疚,然后每天真的已经非常努力在学习了,也总算是勉强能不挂科。


「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却觉得这些力完全没使对地方。」


「不是 CS 专业,在这里很难找到工作,h1b 签证越来越难,留在这里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然而回国,如今公司的起薪,自己十年不吃不喝才够把这几年在美国的学费生活费赚出来。」


因为真的都是大实话,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些迷茫的女生。




评估好你的风险和收益,要不然你的努力反而将变成枷锁。


原本,我是最支持出来看世界的。可是那天午饭过后,我却在想,这些姑娘们没有一个不努力的,为什么好像未来对于她们来说是那样遥远。


我自己没有经历过出国留学读学位,只是在大二的时候,出国交换过。


出国读学位和出国交换真的是完全不同的经历。


交换生,看哪里都是新鲜,和谁说话都是人生体验。


而对于出国读学位的人来说,面临着读完学位,何去何从的问题,而这些很多人一开始就没有想明白。


有在国内读完本科,由于找不到合适满意的工作,想说,那就出去再读个书吧。也有在国内工作了一两年觉得工作内容枯燥无聊,算了,还是再出国读个书吧。


这些女生努力吗?


其实非常努力,考 T 考 G,花了大量的时间,然后又斥资巨款去实现「出国读个书吧」。时间金钱,她们样样付出了。


可是,她们从一开始就错了。


她们没有想过出国读学位本质的目的是什么?想要得到的又是什么?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自己又期待什么样的回报?


有一个女生说:「非常后悔来了美国,在这里也找不到工作,而回国我都二十七八了。国内这样育龄期女生又单身的,真的特别难找工作,怎么自己出来前就没好好想清楚呢。」


也有人说:


「来美国读文科真的是一个大坑,和美国人一起搞研究,人家用的是母语研究美国文学,我们真的是不吃不喝也在查字典看材料。


姐姐你知道么,最讽刺的是,这样几乎花了一整个生命换来的学位,回国找工作完全没有优势。我一个斯坦福的中国师姐,现在在北京工作,月薪 5000 元。」


你在做出出国决定之前,就应该评估好课程的压力,就业的前景等等这些风险和收益,而不是把「出去读个书」当作是逃避现实的途径。


因为同样是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金钱,你充分评估后,心中有数。那么这些付出都是正向的,你甘之如饴。


而如果你一开始就只看到了眼前能够「逃避」现实,那么出国之后,你也付出巨大的时间和金钱,而这些恰恰会变成你的枷锁。


反而,你越努力就觉得不值,越看不到希望,就越痛苦。


普通人之间智商情商真的没什么差别。


仅有的差别在于,别人落棋不悔,心中早已有未来一万步的广阔天地。


而你也是下了一步棋,却天天想着,要不要悔棋。



金钱不是衡量前途的标准,大格局才是。


虽说不能以钱来衡量工作,但是你自己心里要明白,你读这个学位,付出了这些时间和金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


如果你是为了回国找到高薪的工作,那么你一开始就要评估好风险和收益。


如果你只是为了陶冶情操,热爱学术,不用这些时间和金钱和回报挂上钩,那么你应该能够坦然很多,且甘之如饴。


长大以后你会发现,但凡是想要做出点成绩的人,哪一个不努力。


而如今时代变化太快,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你肯努力就行的。已经没有人仅仅愿意为你的努力买单。



努力和辛苦只是这个时代的最低标配。眼光和格局,才决定你最终能够走多远。


02

眼光和格局,能决定你走多远


现在刚毕业的年轻人,所有都说,我愿意努力,愿意付出,肯拼肯干肯加班,然而真正做出成绩的是那些有大格局的人。


有一个朋友之前是做影视的。


影视行业这么些年日子还算是很滋润的,随着电影票房持续走高,国产电影也还算是佳片频出。朋友又是在北京,这个 90% 影视行业所在地。日子过得不大富大贵,却也中产有余。


而十年前,正是影视行业大热的开始,就是那个大家都看《阿凡达》的时候,她却辞职去了互联网公司,并且是降薪降职,从最低级的运营做起。


那时候,我们都非常疑惑,她好好的中产生活不过,为什么要去死磕一个新的行业。本来觉得影视行业已经水很深,很残暴了,但她居然不计回报地要跳去只有更残暴,更野蛮的互联网生态。


天天加班,面容枯槁,感觉以前影视圈的那些积累统统都清零了。


然而就是在那十年前,她就说:


「互联网 + 电影,才是未来。未来,不仅仅是大银幕才有前途,互联网崛起后,网络剧,短视频都只会更火,更有前途,而它们的制作成本却是大银幕的零头。而这个行业需要又懂影视,又懂互联网的人。这才是未来。」


我们是外行人,且不懂到底大银幕还是小屏幕。反正我听说的就是,后来她从小互联网公司跳去了阿里,后来阿里上市了。


然后,她财务自由了。


而比财务自由更重要的是,她做回了老本行。在阿里影业,她得到了以前一个小小影视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机会。



后来,我们在北京吃饭的时候,她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别演什么苦情戏,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自己太辛苦了。你看看周围,谁不辛苦谁不努力。努力和辛苦在这个时代都是廉价的,你训练自己的眼光和格局才是正经事。」


是啊,这个快速更迭的时代里,努力已经是标配了。


而有些人的努力却成为了一把枷锁,让自己在困境中无法自拔。


你要学那些胸中有丘壑的人们,早早充分评估了风险和收益,评估了市场和未来,评估了自己的野心和抱负。


然后以一颗无所畏惧,拿得起放得下,能够不计较眼前得失的心,坚定地走着每一步。


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当下,不管过去,不管未来,不管周边,做当下最该做的事。


「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你不能纠结。


人一纠结,就完蛋了。


没有哪个长跑冠军,不是专心一意的。


没有谁一边跑一边想着换跑道一边东张西望看别人跑得怎么样,还能拿到好成绩的。


没有。」


没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奋都是扯淡


01

许多人宁愿做“低效勤奋者”,也不愿意深度思考。

以下这个故事,人们常常用来说明执行力的问题。

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着同样的薪水。 一段时间后,张三升职加薪,李四却没有,于是李四找老板理论。

老板对他说:“李四,你现在帮我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不一会儿,李四从集市回来,向老板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老板问:“有多少?”李四不知道,于是赶紧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 袋土豆。” 老板又问他:“价格呢?”李四说:“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啊。”

于是老板让李四先坐下休息,并把张三叫来,吩咐他说去做同一件事。 张三回来,向老板汇报:“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一定能赚钱。”

此时老板转向了李四,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从执行力角度看,是李四做事没有责任心;但再深入地分析,他的思维方式存在问题,他有两个方面不如张三:一是不愿多动脑筋深入思考,二是釆取低级思考方式,很多方面想不到。

伯特兰·罗素说:“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观察我们身边不少看似勤奋的人,却混得不行,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低效勤奋者”。

“低效勤奋者”有两个特征:不愿深入思考,釆取低级思考。这就导致他们做事效率低,效能低,成长慢。

“低效勤奋者”之所以不愿深入思考与釆取低级思考,是因为这些人不会深度思考。

学渣与学霸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深度思考。

普通员工与卓越员工之间的差别也在于深度思考。

小老板与大老板之间的差别更在于深度思考。

02

成长速度快慢取决于你选择“高成长区”还是“低成长区”。

我公司下面有个电话销售部门,不少销售人员业绩平平,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增长,而有一部分优秀销售人员,其业绩经常大幅超出平均水平。开始时管理层分析,认为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是因为电话打得不够多,不够勤奋。我后来调来现场统计数据与电话录音,一番了解之后,发现情况不是这样的。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大多数人的电话量并不比优秀员工少,有的还超过了优秀员工。

那他们业绩落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经过进一步了解,发现造成他们业绩差距的原因在打电话的潜客户名单上。

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的作法:是一直使用公司提供的潜客户名单,日复一日从上班机械地按照话术打到下班,并且形成工作习惯,乐此不疲。业绩没有突破,就抱怨公司提供的名单不好。

而优秀销售人员的作法:一是充分利用好公司名单,开动脑筋,每天下班后对客户进行分析,然后区别对待,对成单可能性大的潜客户多花时间并自己设计针对性强的话术;二是不依赖公司的名单,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开拓找新名单的渠道。

我认为影响一个人成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在于将你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哪里,是选择“低成长区”还是选择“高成长区”。

什么是“低成长区”?

“低成长区”:一是指岗位上那些你熟悉与熟练的并长期重复进行的工作及工作习惯。这种工作往往改进少,不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绩效突破与提升。二是指杂乱分散的工作范围,由于缺乏专注聚焦与深入也无法进步。

由于不少人都不愿意面对陌生的、需要投入新的学习努力、费脑力担风险的事情,所以宁愿呆在“低成长区”。因此,“低成长区”成为了一种使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舒适区”。

不少将时间精力投入在这种“低成长区”的人们,看起来在每天忙碌,每天都很勤奋努力,甚至自己感到充实而心满意足。

殊不知,由于进步缓慢,正逐渐被另一种每天都在“高成长区”高速成长的人远远甩开。

什么是“高成长区”?

“高成长区”包括:可以驱动职业发展与专业进步的新工作;原有工作的改进、学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行动。

从“低成长区”进入“高成长区”,是深度思考的进一步升级!

上述案例中的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他们之所以落后,因为不舍舒适区而滞留于“低成长区”。而那些绩效优秀的员工都是选择在“高成长区”奋斗与学习的人,因此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瓶颈不断突破,资源优势不断增强,绩效持续增长。

03

人生最大的思想误区:认为战略短板可以用,战术的勤奋来弥补。

在前几年大众创业的热潮中,我认识的一位老乡,他三十来岁,也按奈不住心潮澎湃,说老子决定不打工了,创业当老板去。

他拿出准备结婚买房的钱,加上找众多亲朋好友众筹的款子,共逾百万,开了一家餐馆。

我是偶然去吃饭碰上他的。吃完之后,他问我,餐馆办得怎么样?

我实话实说,你这个啊有两个战略上的问题:一个是地段偏僻了,另一个是菜品虽然有特色,口味也挺好,但根据我对周边人群的了解,你这定位有点不精准,高不成低不就。

这老乡听了有点不高兴,跟我大谈什么工匠精神,要精益求精创一流莱品。最后他说,这地段偏是偏了点,但租金便宜,我可以把省下的资金,用来作广告,搞宣传,打响牌子,还是划算的。

后来听说他在广告与促销上做了很大努力与很多动作,如微信宣传,店內有奖促销,优惠促销,派人在路口撒广告传单,到附近小区与写字楼贴广告。可以讲,凡营销教课书上提到的促销招术,他都几乎用了一遍。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半年后便停业倒闭了。

我发现,不少人有一个盲目的自信,以为战略上的短板,可以用正确的战术和增加战术资源投入,来弥补,来挽救。

这实质上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战术上你很勤奋,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困难却更有价值的部分——战略思维与战略决策。而这种“战略思维懒惰”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你战略决策失误,结果可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前面所讲的选择“低成长区”还是选择“高成长区”,这都属于战术层面的思考,这些你选择对了,做对了,也还是不够的。

比战术层面的深度思考更重要的,是战略层面的深度思考。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战术上。当你抬头一看,你精益求精的事情,它们所在的职业或行业己经衰落,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都很低微,或前进的战略大方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