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宝典】惊蛰到,养生有道

来源: 宏元中医院/hyt1486814679

  惊蛰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惊蛰是继立春、雨水之后天气继续的变暖。在天,则表现于气候变暖,雷火始见;在地,则表现于大部分的植物都开始抽绿,昆虫都结束冬眠开始出来活动;在人,则表现于阳气由冬天的蛰伏于肾水之中封藏状态变为肝木之阳气升发状态。惊蛰是多发疾病的节气,应该从饮食起居各方面加以注意。



惊蛰饮食养生



01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清淡的食物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能起到护肝健脾的作用。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大家可根据各人体质选择如豆腐、油菜、慈姑、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荸荠、白果、枇杷、芝麻、蜂蜜、甘蔗、桃仁等。日常煮食各种粥类,如糯米、薏苡仁、红小豆、黑豆、大枣、花生、黄豆煮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气之药品褒汤饮用。



02

适当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


惊蛰时节气温还是普遍偏低和干燥,所以很容易导致上火,在日常的饮食上就要多增加生津润肺的食物,例如雪梨、银耳、春笋等。


03

不要食用冰冷食物

中医认为惊蛰时节阳气外达,体内仍偏寒,且气温偏低,早晚温差大,所以这个节气还是很不适合吃偏冷的东西,入口的食物最好都是暖食或是常温的食物,以免中伤脾胃,导致腹泻、纳差,正气受损,易患感冒。




惊蛰起居养生

早睡早起防“春困”

惊蛰时节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这样有助于养成良好生活的习惯,起床后用温水洗漱可以让人更加精神,这也是避免的“春困”的办法。



早睡早起防“春困”

保持室内的清爽干燥


 惊蛰时节也是阴雨季节开始,南方会出现潮湿的情况,所以要保持室内的清爽干燥,这样可以防止室内细菌的滋生,从而避免湿气重,导致出现风湿疼痛的现象。


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


睡前泡热水脚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睡眠的质量高了才能避免“春困”,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益处多。


惊蛰运动养生


锻炼也要注意保暖

 惊蛰时节早晚气温温差大,乍暖还寒时候很容易导致生病,所以锻炼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的保暖很重要,这样才能使自己不受风寒。



太阳出来后再外出锻炼

 惊蛰是阳气上升的时节,我们应该抓紧这个时间激发体内的阳气。而运动,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比如在上午进行适当的活动,就可以激发体内阳气上升。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讲,此时早晨雾气都比较大,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不适合起早运动,建议将运动时间延后到11点以后,这样能给心血管一个适应的时间,不致于发生心血管意外。


运动强度要适量

 由于冬季刚过,由于长时间不锻炼,开始锻炼的时候要适度,不要一下子要求自己的运动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慢慢加强运动量就好。另外大汗对于人体阳气也是一个消耗,反而起到反作用。因此在运动时,一定要适度运动,达到微汗即可。


惊蛰防病要旨

预防感冒和流感

 惊蛰时节,早晚温差大,阴雨天气多,乍暖还寒很容易导致感冒和流感,所以要在饮食上进行调理,使自己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日常的保暖也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葱姜蒜又叫食物中的“速效感冒片”,并且还有生发阳气的作用,在预防感冒时,可以适当地多吃一点。比如日常做菜可以多放一些,这样也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预防肠胃病

惊蛰时节,万物苏醒,春暖花开,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所以在饮食上就要注意卫生,不要吃生冷食物,加热后再食用,还要注意个人卫生。


预防过敏症

 中医认为,春季阳气升发,体内伏邪易被引动而发,故常见过敏类疾病发生。对于那些有花粉过敏症的人这个季节就要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必要时随身携带一些过敏药物,这样可以以防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