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乍暖时,血压为什么忽高忽低?生活上注意这些能预防高血压

来源: 建东医药/jiandongyiyao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可见早春微寒也是不容小觑。而气温冷暖变化频繁,人体血管随着骤冷骤暖的气温而收缩和舒张,对血压的影响可是不小,患者朋友们要多注意血压的变化。




近期浙江省人民医院高血压门诊偶尔会遇到关心时事的患者,询问是不是现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已经改变了。听说美国人都已经将超过130/80mmHg定义为高血压了,我们的治疗方案是否也要调整呢?

 

这个问题想必困扰着不少高血压患者,为什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需要修改呢?这对我们在高血压治疗上是不是能作为一个风向标呢?我在吃的降压药需要调整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请来了浙江省人民医院高血压干部科(高血压门诊)副主任孙东升主任医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高血压是如何定义的

孙东升副主任介绍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血压值,而大部分人的血压集中在90-140mmHg之间,少部分人会超过140mmHg或者小于90mmHg,而血压的升高其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有研究发现,当血压从115/75mmHg上升到185/115mmHg时,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者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就会翻倍增加。所以说,血压变化和心脑血管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为何要调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既然随着血压升高

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就会连续增加

那么如果将血压诊断标准从140mmHg

下降到130mmHg以下时会怎样呢

美国临床医生做的SPRINT研究中发现,将血压降至120/80mmHg以下时,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要并发症进一步明显减少,很多其他研究结果支持强化降压措施并且安全有效。

如果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从140/90mmHg下降到130/80mmHg,血压范围在130-139/80-89mmHg的人群大多数能够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血压状况,实际上需要使用降压药的只占少部分。这样,实际上在防治高血压、防控心脑血管病这件事情上增加的负担不会太重,完全有可能将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做得更好。


中国高血压指南会调整诊断标准吗

正常血压的界值是人为决定的,主要是根据血压升高到某个程度时心血管病风险明显增加这么一个切入点来划定血压正常值。这个正常值也是随着科学家对这些疾病认识不断深入变化,而不断修正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我们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设定在160/95mmHg,后来发现只要血压超过140/90mmHg,心脑血管病会明显增多。当有了足够的研究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科学家们就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做了修订。

 

截至目前,我国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然是非同日三次或以上的血压测量大于等于140/90mmHg,把血压控制到这个范围以内,可以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因此,至今我们国家的降压治疗目标还是小于140/90mmHg,老年人如果脉压差特别大而舒张压特别低的话,收缩压<150mmHg也是可以的,如果能够耐受,则应该降至140/90mmHg以下。

今年上半年马上要出中国自己的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预计新的指南不会紧随美国的指南修订高血压诊断标准,但至少会参考美国指南的部分内容,对降压治疗提出更高更早的要求,血压范围在130-139/80-89mmHg的人群要更加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低盐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生活、戒烟限酒等。

所以,虽然美国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做出了调整,但我国也不太可能将血压控制标准做出极大调整。


但是,孙东升副主任建议,为了获得更好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对于血压超过140/90mmHg的患者,应该更加重视严格控制血压;对于血压在130-139/80-89mmHg的人群,更加强调上述非药物治疗手段注意定期监测血压


饮食少盐加醋可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该适当多吃些鱼类和豆制品。








鱼类蛋白、大豆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具有预防脑卒中发生的作用。鱼类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和改善凝血机制的作用,可减少血栓形成,清蒸鱼是最好的食谱。与此同时,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丰富的维生素对于维护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有好处。另外,喝点淡茶有利尿和降压作用,但高血压患者不宜喝浓茶,以免过于兴奋,影响正常休息。



高血压患者适量食用醋能够起到降压作用。








一是高血压患者适宜清淡,不宜多盐,醋散发着谷物清香,蕴含大量的食物精华,可以有效减少盐的摄取量,避免高盐。醋拌蛰头、酸辣瓜条、醋溜土豆丝、西湖醋鱼等,都是适合高血压患者的可口菜肴。即使没有高血压的人,做菜时适当加点醋不仅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能起到软化血管、防止血管内杂质沉积、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除此之外,现在比较流行的水果醋也是高血压患者不错的保健饮品,它的口感比调味醋更柔和,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钾,可以帮助人体排出过剩的钠,长期饮用可起到辅助降压的功效。现在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高血压情况,家属可以在为病人烹制食物的时候,少放盐,加点醋,对稳定血压有帮助。


四种水果高血压患者可常吃


>>>山楂<<<




山楂内含有糖类、维生素、脂肪、胡萝卜素、蛋白质、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尤以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其比苹果、梨、桃子还多。中医认为,山楂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山楂能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清除脂肪、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西瓜<<<




西瓜的瓜肉、汁、种子和瓜皮均可以人药,果肉还可以食用。除不含脂肪外,几乎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西瓜味甘,性凉,无毒,具有清暑、解渴、利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肾炎、肝炎、冠心病的病人。高血压病人,可以用西瓜翠衣10克,草决明子10克,煎汤代茶,日服数次,10天为一个疗程。


>>>苹果<<<




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类、果胶、无机盐、苹果酸、枸楷酸、鞣酸和纤维素。中医认为,它具有补心益气、生津止渴、健脾胃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盐,能与体内的钠盐结合,使之排除体外。另外苹果还具有防止血液中胆固醇的增加,减少血液中的含糖量等作用。


>>>猕猴桃<<<




猕猴桃其味酸、甘,性寒,无毒。全果或汁能够清热利水、散瘀活血、抗炎消肿、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


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凭感觉用药
错!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因此,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不能“跟着感觉走”估计血压。


不愿意过早服药
错!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都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


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不要等到发展到心、脑、肾脏器损害时再用药,那时,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错!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


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只服药、不看效果
错!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不定期测量血压,这样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


另外,降压原则强调个体化用药,其中一项便是坚持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了解需要用多大剂量或怎样联合用药,才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



自行购药服用
错!


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有害的,也不安全。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降压机制各不相同,都有其适应证,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过医生的判断、做必要的化验检查,兼顾到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伴随的靶器官损害的情况,选择能有效降压、对患者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保护靶器官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才是合理的治疗方法。


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错!


有的患者希望依靠输几天液达到降压的目的。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等,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以快速降压外,一般的高血压不需要输液治疗。


有的患者认为输液能活血化淤、改善循环、预防血栓,其实平常输液对预防血栓是没有作用的。长期坚持规律地口服降压药并综合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必要时降糖、降脂、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错!


有些人认为血压高了,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除非血压急剧升高导致危险、必须快速降压外,其他情况下血压并不是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4~12周达到目标值。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缺血性事件,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尤其对老年人而言。


相信“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
错!


高血压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


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保健品、保健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在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干扰高血压的规范治疗,非常有害,有的人因此而延误治疗,甚至丧命。



过分信任纯天然药降压
错!


部分人认为西药不良反应大,纯天然药无毒无不良反应。某些人就利用患者的心理,宣扬某些天然药品的疗效,宣传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某些天然药降压,可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


其实,天然药同样也有不良反应。大多数纯天然药降压的真正效果尚待研究确定,不要盲目迷信。


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作用
错!


有些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西药有不良反应,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有人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


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鞋垫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有的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还造成延误规范治疗的时间,最终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