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患积于忽微,心梗威胁生命!五步助你远离冠心病

来源: 海阳市中医院/haiyangzhongyi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冠心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支出负担,急性心肌梗死更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祸患常积于忽微,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习惯、方式,常常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埋下危险的种子。研究表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冠心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专家指出,冠心病可防可控,健康生活五步走,向冠心病说“拜拜”。

戒烟就从今日起

大量研究表明,吸烟使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增加50%,且吸烟量越多,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就越高。


吸烟影响血脂代谢,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即坏的胆固醇的浓度,使血液变得黏稠,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同时,烟草燃烧后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使血管壁变得不光滑,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从而形成血栓。另外,吸烟还可导致心脏血管痉挛,血流量减少,加重心肌缺血。


数据显示,戒烟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都比持续吸烟者要低。因此江巍呼吁,戒烟就从今日起,越早戒烟,获益越多。

健康饮食每一餐

健康均衡的饮食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限制饮酒。在生活方式上,推荐选购含盐量低的食物,减少烹饪用盐。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控制在6g以内,饮酒量推荐每人每日啤酒355ml,红酒2两,白酒1两。


除此以外,还应增加膳食中非精制米面的比例,减少膳食中总脂肪的含量,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建议每人每日摄入:奶类300g,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禽蛋类120~200g,谷薯类250~400g。合理的膳食可以增加纤维素、维生素、钾等摄入量,降低血脂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降压控脂调血糖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俗称三高,都是冠心病头号危险因素。有这些疾病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格外上心,尽早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定期到医院检查,遵医嘱调整用药。不要因怕麻烦而留下冠心病的隐患。

甩掉肥肉小肚子

肥胖多伴随其他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减重5%~10%可以降低血压、胆固醇,改善糖耐量。按照中国肥胖防治指南定义,肥胖指体重指数(BMI)≥28kg/m2;腹形肥胖指男性腰围≥90cm,女性≥80cm。


缓慢持续的减重是最理想的减肥方法(0.5~1kg/周),快步走15~20分钟,可以消耗约100卡热量,如果每天消耗500卡,就可以达到每周减少0.5kg的目的。

生命在于动起来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有利于控制血压,改善心肺功能,舒畅心情。运动的形式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环境条件来决定,每日运动30分钟,每周至少做3~5次的运动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重在长期坚持。


注意事项

冠心病常被“误判”的症状


血管为人体运输“养料”,遍布各个器官。其中,给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叫冠状动脉。因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就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被称为“冠心病”。


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状为胸痛、心绞痛,多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有的患者也会表现为心悸、乏力或胃肠道症状。此外,还有一些症状“不典型”,往往得不到重视或被误以为是其他疾病,需要患者特别注意。

心脏不疼别处疼

心脏具有神经支配的功能,当心肌缺血或缺氧时,心脏的交感神经就会把信息传送到大脑,大脑再发出信号传到脊髓,并反映到相应的皮肤区域产生疼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绞痛。


典型的心绞痛发作位于胸骨中上段之后,也可位于左侧心前区,范围约有手掌大小,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心绞痛发作时,可通过身体的内脏神经系统放射到其他部位,如颈部、牙床、下颌、咽喉、心窝部等,医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异位心绞痛。


在临床上,异位心绞痛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心绞痛向两侧放射到肩臂和手,容易误诊为肩周炎和颈椎病等;向后放射到后背,易误诊为胸椎、脊背部肌肉疾病等;向上发射到颈、咽、下颌、面颊部和牙齿,易误诊为咽炎、三叉神经痛、牙病和下颌关节疾病;向下放射到上腹部,易误诊为胃病、肝胆疾病……


由于异位心绞痛比较少见,常被患者忽视、医生误诊,最终延误了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患者多加留心,若反复出现颈部、牙床、下颌、心窝部等处疼痛,且这些部位经多次检查未发现原发病,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考虑是否为冠心病引起的疼痛。

耳部出现褶皱

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冠心病患者耳垂上几乎都有一条褶皱,俗称“耳垂冠状沟”。耳垂作为末端部位,是一种既无软骨又无韧带的纤维蜂窝状组织,易受缺血缺氧的影响,产生局部收缩,导致褶皱出现。


中老年人如果发现耳垂处有一条条连贯的、明显的纹路,同时伴有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时,就应警惕冠心病的可能性,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另外,有调查显示,老年人长时间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内耳症状,常是由于动脉硬化、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等导致,多数患者在出现这些症状后的6~12个月内出现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症状。


且耳蜗对缺血缺氧比较敏感,大多数有耳鸣的冠心病患者中,耳鸣比心绞痛先出现。所以,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出现耳鸣时,及时就医能早期发现心脏异常。

眼底血管变细了

有些人在查眼底时被医生告知眼底血管比较细,需要注意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可心脑血管疾病怎么会跟眼睛有关系?


人的视网膜很敏感,是全身唯一可直接、无创观测血管及全身微循环的机体组织。从眼睛的血丝分布、充血情况能分辨一个人的心脏负荷。


如果人的眼底血管变细,很可能是眼底动脉硬化,这就意味着,该患者身体其他部位血管变窄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冠状动脉也受牵连。


研究证明,有眼底血管病变(粥样硬化、小动脉收缩等)的人如果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今后患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几率会大大增加,甚至通过观察眼睛动静脉血管的宽度,就可以知道老年人患冠心病导致死亡的几率。


由于眼底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典型“信号”,建议发现眼底问题的患者进一步查心脏问题。本来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眼底,争取提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恶心、呕吐警惕心梗发作

冠心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肌梗死,但由于人们对心梗认识不足,觉得休息一下就可以缓解,或错误地判断为其他疾病,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研究显示,如果在心肌梗死发病后的前90分钟内到达医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死亡率可降到4.2%~4.4%之间,如果在90分钟内没有到达医院,死亡率会上升到50%,可见时间就是生命。


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学会判断心梗发作的征兆。一般来说,心梗前,心绞痛的发病频率会加快、心绞痛的疼痛感会加重,且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特别是原来通过休息等方式可以缓解,但现在却不起作用了。有的人还会伴有恶心、冒冷汗和呕吐等症状。征兆出现时间不一,约40%的患者会在发病前1~2天出现征兆。


春季和秋冬季节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凌晨和早上6~10点是心肌梗死的高发时段;40~60岁的中年人属于高危人群;老人的心肌梗死征兆不典型,容易出现泵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且死亡率高,需要高度重视。


患者心肌梗死发作时,先要让其静卧,家属迅速拨打急救电话,不要随意搬动患者,更不能让患者步行前往医院。


可给患者含服硝酸甘油,一般剂量即可;对于有冠心病史的患者,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可立即给患者服用(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阻止血栓形成。


喂药后,及时将患者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若脉搏细微且不规则,出现摸不到脉搏、呼吸断断续续、抽搐等情况,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直到进入医院。


严重的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搭桥”)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俗称“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既往称为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是指经导管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供血的目的。


防病先改不良生活习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量摄入高脂高糖食物、缺乏运动、肥胖、抽烟等,患冠心病的人越来越多。预防疾病,建议做到: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吸烟;


2.规律锻炼、保持体重,减少三高的发生;


3.保持血压稳定,理想血压是120/80毫米汞柱;


4.维持血脂正常,低脂饮食,适量运动;


5.维持血糖正常,防治糖尿病;


6.对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人,建议长期服用药物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7.心态放平和,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8.注意保暖,避免忽冷忽热等。

来源:人民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