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联动的行业关注与政府谏议

来源: 医药经济报/nfsyyjjb


  价格联动已成招采常态,但如何更为科学合理,更加真实准确和规范有序,方便企业进行有效申诉,避免省际之间误采集的错误数据形成连锁效应,影响和困扰企业正常销售和医疗机构药品供应,避免以部分当地政府明确承诺不公示和采集的极端低洼地市价格非对等式影响省级招采,直至联动全国,造成生产企业成本倒挂,产品快速从市场消失,对医药工业、商业和广大员工及客户造成极大冲击,影响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和民众日常治疗所需药品获得,希能引起各主管部门重视。

  

  

刚性联动合理与否?

  

  从招采方案设计角度,价格联动理论上可以确保各省只要发现一地低洼价格,即可即刻捕捉,快速在全国复制。但客观上却极大程度上遏制了企业自主降价的动力,只要一省降价,全国价格失守,企业宁可丢弃低价省份,确保多数省份价格正常。

  

  药品定价既取决于产品上市阶段和成本分摊情况,也与具体区域市场经济水平、用药水平和实现销量直接相关。一些边远省份,企业本可根据当地经济状况放低定价,刚性联动后企业心有余悸,只能全国价格一盘棋,客观上提高了边远地区的用药价格。

  

  还有相当多的企业由于销售和管理经验有限,出现报价失误,或遭恶意报价,一处不知因何出现的低价,由于价格联动,在全国陷入恶性低价循环,杀死一个企业的主打产品,企业、客户和员工均受到极大冲击和影响。

  

  

哪些价格不宜采集?

  

  目前,多数地区以相关省份省级招标或挂网价格进行采集,但也有部分地区以福建原本承诺不外流的各地市价格和各种不知出处的奇异价格进行采集,把企业搞得一头雾水,对报价更加小心翼翼,宁弃勿从。

  

  价格联动关乎多个省份直至全国价格,所采集的价格也应统一以省级招标或挂网价格进行联动。不能像一些地区以药批或零售药店的超低价格,甚至县级采购价格无底线不对等式联动。正如一些主管领导也曾提及,江西市场想要北京市场的最低价格是否合理,因两者的用量完全不对等。而在目前的现实国情下,降价产品往往最先遭遇市场的无情淘汰。

  

  而遭遇报价失误或恶意报价的产品,如果明显低于企业正常销售价格,成本倒挂,且没有实际销售记录,应允许企业自主撤标、废标,不列入正常采集范围,避免误伤产品和企业,确保医药行业良性发展。

  

  

平台数据错采怎么办?

  

  春节前接受几个企业委托,紧急处理一重点市场价格联动事宜。其中一个产品系因外省平台录入错误,当地平台已澄清,完全有依有据,不宜以上述错误的价格进行联动。企业通过正常路径提交申诉,因销售和政府事务处理能力不足,亦或平台当期处理的业务量过大,石沉大海,无所回应,必须借有实力的客户协助解决。

  

  另一企业的价格更加啼笑皆非,企业按各地真实价格上报,平台给出的价格企业都不知道是什么价格,唯一有可能的是某低价省份明确承诺不外流、不上传的地市谈判价格。而报价规则中并没有提及。

  

  国务院之前提出深化放管服改革,一切围绕市场,尽可能简化流程,服务和方便企业,焕发市场活力,应统一各地价格联动标准,省级对应省级,不宜以单一地市、县或医联体,甚至医疗机构价格对应省级价格实施非对等式错配联动。非企业原因出现采集错误的应主动帮助企业更正,尽可能减少和降低对企业和客户的影响和损失。如出现与企业上报数据不统一的情况,应注明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出处,方便企业进行澄清和申诉。

  

  

价格波动如何处理?

  

  各地招采和联动周期不同,也会造成在上一周期与下一周期全国最低价或高或低,由高到低自然好理解,如果企业借新一轮招采周期顺势消除了影响全国销售的不合理的偏低最低价,价格回调,是否还应只能顺时针降价联动,不能逆时针提价联动。尤其是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或出现报价失误且低价地区没有实际销售的产品。

  

  而这其中,如何有效区分企业系有正当理由恢复价格和借瞒报虚报和影响规则重回江湖两种不同性质,奖惩分明,才能有效扶持行业和企业发展。

  

  

如何避免混水摸鱼?

  

  以某大省为例,之前的招标规则虽然严苛,但极为清晰。四川某企业的儿童输液产品上一轮标因虚报价格被暂停交易资格,近日却被发现借价格联动重新恢复,企业借新一轮标期接连消除了上轮全国几个较低价格。从常理上看,按最新最低价恢复没有错,但过错在于企业数年前招标伊始已有过一次瞒报,在恢复价格时继续瞒报,也并未按规定在全国最新最低价的基础上继续降点。

  

  多次价格瞒报的企业是否仍应具有招采资格,还是像其他省份一样出现虚报、瞒报直接取消资格,有大量低价交易记录的产品是否适合通过不断弃标方式洗白后稳步提高产品价格,国家价格联动和招采规则导向如何制定异常关键。

  

 

结语>>>


  

  价格联动作为医改降低药价的利器之一,本身并不应只是用来限制药价的高峰低谷,更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多支持医药行业发展,共同帮助企业消化成本压力。简化各地招采环节,加快招采进程,避免前期招标挂网拖上一两年,招而不采,继而碎片化的医联体议价再持续拉锯一年半载,一个小小的青海分成数十个议价单元,其他省份的工作强度和消耗时长可想而知。帮助企业通过扩大产能和销量,加快摊销成本;帮助行业合理降费降税,更好地控制成本上涨,确保行业和企业稳定发展,才能更好地让利于民。


■编辑 范晓艳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