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在上海浦东新区办税大厅,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人员从申报专窗接过一张环境保护税税票。
▲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总监张理展示他取得的环保税税票
今年1月1日,我国首部
记者在福建省泉州市地税局见到,办税服务厅为此次申报设立了咨询服务专区。尽管仍是周末,工作人员已经早早就位,不少企业代表正陆续前来申报。“简单填写完申报表,只需几分钟,便完成了录入和开票,整个流程十分便捷。”当日上午,卡丁(福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柯远梅领到了环保税税票。
▲卡丁(福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柯远梅领到了环保税税票
“环保税税票的开出,标志着环境保护费税制度转换在基层顺利落地。”福建省地税局财产行为税处处长张锦珊介绍,除了加强申报期的保障服务,税务部门还将运用公益广告、小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为纳税人普及环保税背景知识和详细操作流程。
在北京密云,北京特驱希望饲料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虎来到办税大厅。在简单的申报手续之后,他顺利收到了环保税税收缴款书。“待公司办完手续后,我们将把这张完税证明捐赠给北京税务博物馆,以此表达我们践行绿色税制、依法依规纳税的决心。”王虎说,“如今企业的环保意识正在与日俱增,我们也愿意为降低环境污染、留住绿水青山尽一份力。”
▲北京特驱希望饲料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虎展示环境保护税缴款书
“环保税正是着眼于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承载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北京市密云区副区长范永红表示,密云作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之一,肩负着为北京市保护一盆清水的特殊使命。做好环保税征收工作,对密云来说尤其重要。
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首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作为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改革后第一个通过费改税新增的地方税种,环保税承载着助力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环保等部门为环保税首个征期做了多方面准备工作,进一步确保税制平稳转换。
据介绍,目前全国各地税务部门核心征管系统、网报系统均已部署上线,共识别、认定、采集了24万多户环保税纳税人的基础信息,联合环保部门组织培训4600余次。同时,各地税务部门已陆续开展现场咨询、12366热线咨询等,以多种渠道为纳税人开展纳税辅导。
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司长蔡自力表示,为充分保障环保税纳税申报平稳有序,各地办税服务厅广泛增设了环保税申报专窗、绿色通道。除前往办税服务厅办理业务之外,纳税人也可以在网上办理环保税申报,充分享受“互联网+税务”带来的便利。
“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动力。”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表示,依照环保税“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激励机制,公司因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国家标准,原本应缴的9400多元环保税获得减免,实际税款只需8800多元。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樊勇说,环境保护税的征收不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其生态意义远大于税收意义。实施环境保护费改税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寄托着百姓对“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期待。
从以上报道看,环保税实实在在的开始征了!
制药行业作为污染较为严重的一个行业,一直是环保局关注的重点对象,那么环保税的征税对药企影响有多大?我们看看摘录来自医药手机报(作者:川柏)的分析:、
药企,学会为自己买单
有媒体为企业算过一笔账,以年产值5000万元为基准的中型企业为例,每年度需缴纳大气污染物税额:累计约6-12万元;需缴纳水污染物税额,累计约8-15万元;需缴纳噪声税额,累计约为每月5000-2万元。一家中型生产企业的年度环保税额, 应该在15-40万元。(注:上述数据源自网络,本平台不对真实性负责)
对大众而言,环境的保护税开征,首先担心的是:税赋成本是否会转移到消费者的头上?同样,对药企而言,就意味着是否该对药价开启涨涨涨模式。
事实上,环保部门的不断施压,已在此前对原料药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涨价潮。而环境保护税的开征,意味着赋税成本的增加,从原材料到辅料最后到成品,将各生产环节的征税叠加在一起,将是非常可怕的的一个成本涨幅,这必将带动制药企业对药价作出调整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制药成本上升了,药企要面临的依然是国家给的居高不下的降价压力。当然,这点相信药企们在面对招标时的某些“无底线”的降价要求已经深有体会。
更重要的是,在每一轮的药品集中采购中,药企一旦无法保证药品的及时供应,有可能就会丧失掉这个省的中标资格。因此有专家建议,企业今后报价时应慎重掂量,涨价与否要好好考虑,否则可能影响到的是整个企业的整体销售。换而言之,环保整改之下,药企将要为自己的治污成本买单。
从原料药到制药再到零售终端,环保高压对制药行业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药企的大迁徙与洗牌都是可见的未来。有句话说,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我们的问题是没有钱。在资金的压力之下,大批药企的“消亡”将是常态。
业内一直在说淘汰,笔者觉得倒不如说是分化,是药企是否能渡过“生死劫”的一个分界线。正如有评论指出,如今消费者已从传统价格敏感型变为品质敏感型,这就倒逼企业在成本上升后,去走品质这条路。(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