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 、锦蛇、乌梢蛇、锦蛇、红点锦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
别名
蛇皮、蛇退、长虫皮、龙衣、蛇壳
产地
主产浙江、广西、四川、江苏、福建、安徽、陕西、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春末夏初或冬初采集,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筒形,多压扁而皱缩,完整者形似蛇,长可达1m以上。
背部银灰色或淡灰棕色,有光泽,鳞迹菱形或椭圆形,衔接处呈白色,略抽皱或凹下;腹部乳白色或略显黄色,鳞迹长方形,呈覆瓦状排列。
体轻,质微韧,手捏有润滑感和弹性,轻轻搓揉,沙沙作响。
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性味归经
甘咸,平,有毒。"入肝、脾二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威入血分,主入心、肝经,兼入胃经。既善清热凉血,又善解毒消斑,为治高热神昏斑疹与血热出血所常用。
功效
1、祛风定惊:蛇蜕甘咸性平,主入肝经。《名医别录》曰:“主弄舌摇头,大人五邪言语僻越。”故本品有祛风定惊之功效。常用治小儿惊痫。
2、退翳明目:《名医别录》说蛇蜕,“明目”。《用药心法》则云:“去翳膜。”《本草纲目》亦云:“退目翳”。本品味甘咸,入肝经,故能退障明目。对于肝肾不足,阴虚湿热或肝经风热上攻而致的目翳内障,症见单眼或双眼瞳神外观无异常,瞳内有圆形白色翳障。可选用本品,退翳明目。
3、解毒消肿:蛇蜕甘咸,甘能解毒,咸能软坚散结,入肝脾二经则入血分,故能解毒消肿。如《本草纲目》曰:“消木舌、敷小儿重舌、重腭、唇紧、解颅、面疮、月蚀。天泡疮、大人疔肿、漏疮肿毒。”
4、杀虫疗癣:《医林纂要》说蛇蜕:“去毒热,除风湿”。《本草纲目》:“煮汤洗诸恶虫伤。”《本草经疏》:“善能杀虫”。而《千金方》则用本品,治癣疮。故蛇蜕有杀虫疗癣之功效。可作治诸虫咬伤,癣疮,饶虫等证。内服外用均可。
5、鉴别应用:蛇蜕与乌梢蛇,两药均能祛风定惊。但蛇蜕善于治小儿惊痫,癫疾。乌梢蛇长于治风湿痹痛。又蛇蜕能明目退翳;乌梢蛇则能攻毒止搐。
主治病证
有祛风,定惊,退翳,解毒的作用。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疗肿,皮肤瘙痒。
1、治疔疮:一蛇蜕皮如鸡子大,以水四升,煮三、四沸,去渣,顿服。二烧蛇蜕皮灰,以鸡子清和涂之。(《千金方》)
2、治疔肿:蛇蜕皮一两半(白者),露蜂房半两,乱发一团如鸡子大(童子者妙)。上三味,锉碎于熨斗内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米饮调下,盖覆出汗,更服。(《圣济总录》蛇蜕散)
3、治瘰疬溃后:蜜蜂二十一个,蛇蜕七分半,蜈蚣二条(端午前收者佳)。上用香油四两,将前三味入油,用文武火煠枯,捞去渣,入定粉二两,用如箸粗桑枝七条,急搅候冷,出火气七日夜,方用纸摊贴患处。(《医宗金鉴》蛇蜕膏)
4、治漏疮血水不止:蛇皮(焙焦)、五倍子、龙骨各一钱半,续断五钱。上为末,入麝香少许,津唾调敷。(《丹溪心法》蛇蜕散)
5、治癣疮:烧蛇蜕一具,酒服。(《千金方》)
6、治小便不通:全蛇蜕一条。烧存性,研。温酒服之。(《本草纲目》)
7、治小儿解颅:熬蛇蜕皮,末之,和猪颊车中髓,敷顶上,日三、四度。(《千金方》)
8、治小儿口疮:蛇蜕,水渍令湿软,拭口内疮。(《圣济总录》)
9、治白内障:蛇蜕一个,冰片二分,银朱一分。先将蛇蜕烧存性,后和其他药物共研细末。每日三次,每次放眼内少许。(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0、治中耳炎:蛇蜕97%,小蜘蛛2%,冰片1%。共研细粉,瓶贮。先将耳内脓液洗净,吹入药粉,每日一次。(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每次1.5-3g。
外用:适量,煎汤洗;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