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篇段子:
医生说:这个药,你回去一共熬三遍,第一遍好了,倒出来,第二遍再加水熬……
复诊时患者说:医生,为什么我自己熬药,熬出来最后只剩一碗了?
医生:你熬了多久,咋熬的?
患者:就按你说的时间熬啊,第一次熬了,然后把药倒掉了,再熬第二遍,再把药倒掉了……
医生:……
简直让人哭笑不得,笑岔了嘴……
要知道,煎中药是一门很讲究的学问,从器具的选择、用水量、煎药时间等都有要求,方法的不对,中药的药效会大打折扣的啊。小编这不就为大家整理一篇中药的煎煮方法,请接招……
中药的煎煮准备
1、器具的选择:以陶瓷砂锅、瓦罐为好,不锈钢器皿亦可。
不宜选择的器具:铁、铜、铝等金属器皿,以免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若使用插电煎药锅请参照各大品牌使用说明。
2、用水的选择: 以洁净,少含矿物质或其他杂质为原则,自来水、蒸馏水、以及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等。
3、饮片浸泡: 除了部分需要特殊处理(如烊化、焗服、冲服等)外,饮片都要提前浸泡,加水量超过药面2-3cm。
经验加水法:饮片拆除外包装后放于浸泡容器中,手轻压药物,加水至刚好超过手背面即可。
一般浸泡时间为3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霉变。
中药的煎煮办法
1、煎煮方法:传统办法煎煮一剂中药前后分两次:头煎和二煎。
将浸泡后的饮片连同水一起倒入器皿中开火煎煮,一般火候控制“先武后文”。即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使药液保持微沸状态,中途搅拌2-3次避免煎糊、煎干,煮至药液剩约一碗的量(约150-200ml)时,停火,稍冷却后及时倒出药液(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药渣吸附),此为头煎。
剩下的药渣加入比第一次略少量的水继续煎煮,此为二煎,即广东人说的“翻渣” ,煎煮时间比第一煎略短。
将两次煎煮出的药液合并,分早晚二次服用。特殊情况按医嘱服用。
2、煎药量
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ml
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ml
3、煎药时间
煮沸后煎煮时间表↓↓
以药材质地来讲,花、叶及芳香类药物煎煮时间宜短;
根茎、果实、种子类药物煎煮时间宜略长;
介石、动物及质地坚硬的药物煎煮时间宜更长。
(煎药量和煎药时间没有绝对的标准,实际操作中受加水量,火力大小,煎煮容器,药材的量、质地、吸水率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都会有所不同,略多略少对药效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4、需特殊处理的药材
提醒:煎煮中药除了要注意煎煮的时间、火候外,还应记住一些特殊药物的特殊煎煮方法。(宝医集团一院中药师都会用附有相应字样的小纸袋单独包开)
后下:含挥发油药物(如薄荷,砂仁)待药快煮好时,放入煮5分钟。
先煎:矿石类(如磁石等)、动物类药材(如龟甲等)一般先煮10-15min,有毒药材(如附子、川乌、草乌等)文火先煮1-2小时以降低毒性,具体留意先煎袋上的时间或遵医嘱。
烊化:烊化的药物(如阿胶)加少量水或煎好的药液煮至融化,过程中不断搅拌以免粘锅,再合并药液一同服用。
焗服:先将焗服药(如肉桂)放在碗里,然后将煎好的药液倒入碗中,用盖盖上待温度降至适宜,滤出药汁服用。
冲服:用煎好的药液将冲服药送服(如芒硝粉,熊胆粉)。
包煎:颗粒微小、富含黏液质(如车前子)或含绒毛(如辛夷)的药材,宜用纱布密封包好再和其它药材同煎,防止粘锅或刺激喉咙。
另煎(单煎):有些贵重药材(如人参)为充分煎出有效成分而不被其它药渣吸附,宜单独煮1-2小时。另煎药液可另服,也可混合其他药液同服。
服药时间
一般汤剂宜饭前或饭后1小时服用;
滋补药宜饭前服用;
对肠胃刺激的药宜饭后服用;
驱虫药、泻下药宜空腹服用;
截疟药宜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用;
安神药宜睡前服用;
慢性病定时服;
急性病、呕吐宜小量频服
提问时间
问
浸泡的水要倒掉吗?
答
不用倒掉,直接置于锅内煎煮。浸泡过程中药物的有效成分已部分溶出,倒掉就是浪费。
问
煎煮途中发现水量不足可加水吗?
答
可加适量温热水继续煎,不建议加冷水,易导致陶瓷锅出现裂缝;若水已煎干、变焦,不得再加水煎煮,只能舍弃。
问
药液太苦,难以下咽怎么办?
答
药液放至适宜温度再一饮而下。药液温度的高低会影响舌头对味道的感觉,尤其37℃以上的温度,舌头更为敏感。一饮而下可避免让药液过多地触及舌面,药液在口中停留时间短了就没有这么苦了。服后可马上用清水涑口。
下面的视频还有小贴士哦
(建议连接WiFi观看,不差流量的宝宝请随意)
供稿、视频:中药房
编辑:胡莉
制作:卓彬
客官们!
点了赞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