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四川日报在第八版《民生观察》栏目中发表了一篇《打造一支有能力的本土医疗队伍》的新闻。
报道了包括简阳市人民医院在内的多家医疗单位,积极对贫困地区开展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通过传知识、帮机构、带徒弟等多种形式,为贫困地区打造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人才队伍的工作。
这则报道一经发表,便被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转载。
简医医护人员在对口支援单位收徒弟这一做法,搜狐网评论员专门发表了一则评论:打造本土医疗队伍,增强百姓“幸福感”
▼▼▼
▼▼▼
2月2日,一场拜师仪式在茂县人民医院举行,该院15位医护人员向简阳市人民医院前来支援的5位医生戴羌红、敬咂酒。5位师父也向徒弟们赠送了专业书籍,为他们戴上听诊器,嘱咐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提升服务患者的能力。(3月26日,四川日报)
卫生人才队伍能力建设是群众治好病的关键。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医疗队伍建设力度,要创新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通过传知识、帮机构、带徒弟,为贫困地区打造一支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人才队伍。
打造本土医疗队伍要发挥帮“传带领”的作用。“传帮带”工程,“传”的是知识技能,采取临床进修、过程教学、专项培训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基层本土人才学历、职称、执业资本、岗位技能等四项职业素质。“帮”就是帮机构、帮学科,采取技术团队下沉、学科团队下沉、管理团队下沉等方式,促进基层机构和中心卫生院达标上等级,学科得到发展。“带”就是带个人、带团队,采取师带徒、远程诊疗、质量审查等方式,使帮带对象尽快成长成才。
打造本土医疗队伍要引进优秀人才。要想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引进医疗人才是关键,一方面可以引进优秀学医大学生,去帮助基层医疗事业发展,在引进的时候给予其适当的待遇补贴,保证优秀学医大学生愿意来基层、愿意留基层、愿意奉献基层。与此同时,可以对下派一些知名专家到基层坐诊,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打造本土医疗队伍可建立对口援助机制。对口支援队员们要深度思考,如何把医疗经验留下来,把技能传给徒弟,尽快提升受援医疗机构的水平。援助医院可与基层医院签订“师带徒”协议,制定卫生院的教学和村医培训计划,除了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更重要的是培养合格的本土医生,让他们今后能独当一面。让当地医生“零距离”体室医生学习医学相关知识。
打造本土医生,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培养计划,并按照计划培养本土医生,真正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往期健康知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