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们把细胞对于人体内外的环境变化的反应,做出了反应性的调整,叫做适应性的变化。如果外界的刺激超过了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耐受和适应能力,则会出现代谢、功能和形态的损伤性变化。细胞的轻度损伤大部分是可逆的,但严重可导致细胞的不可逆损伤---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分两种类型,一是凋亡,二是坏死。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细胞的死亡。下面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坏死的基本病变、类型和结局。
一、坏死的基本病变
细胞核的变化
1.核固缩:细胞核染色质DNA浓聚、皱缩,使核体积减少,嗜碱性增强,提示DNA转录合成停止。
2.核碎裂:由于核染色质崩解和核膜破裂,细胞核发生碎裂,使核物质分散于胞质中,亦可由核固缩裂解成碎片而来。
3.核溶解:非特异性DNA酶和蛋白酶激活,分解核DNA和核蛋白,核染色质嗜碱性下降,死亡细胞核在1~2天内会将完全消失。
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死亡的一个标志性的改变。另外由于核糖体减少丧失、胞质变性蛋白质增多、糖原颗粒减少等原因而造成的细胞质的变化。间质细胞的坏死稍晚于实质细胞,也会逐渐崩解液化,最后融合成片状模糊的无结构物质。
二、坏死的类型
由于酶的分解作用或蛋白质变性所占地位的不同,坏死组织会出现不同的形态学变化,包括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纤维素样坏死三个基本类型。此外还有干酪样坏死、脂肪坏死、坏疽等特殊类型。我们只给大家具体介绍三种基本类型。
(一)凝固性坏死
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实质状态,称为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最为常见,常因缺血缺氧、细菌毒素、化学腐蚀剂作用引起。
(二)液化性坏死
由于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少,或坏死细胞自身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大量水解酶,或组织富含水分和磷脂,则组织细胞坏死后易发生溶解液化,称液化性坏死。常见于真菌感染、脑软化。
(三)纤维素样坏死
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由于其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故名纤维素样坏死。
三、坏死的结局
那么最后坏死的物质都到了哪里去了呢?他们有的被巨噬细胞吞噬了,溶解吸收掉;有的形成糜烂就是咱们平时说的溃疡,这些坏死灶也会随开口于皮肤的管道排除去;最后一些细胞坏死后被新生的肉芽组织取代。
【课后练习】
细胞坏死的标志是:
A.细胞的解体、消失
B.间质胶原肿胀、崩解、液化
C.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D.坏死灶周围有炎症
【答案】c。中公解析: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死亡的一个标志性的改变。核的变化包括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往期回顾
相关推荐
医基备考Q群:345845201
·更多资料
·更多题目
·招聘公告提前知
·考试资讯不错过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医基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