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于医药行业,擅长培训咨询
我们一直关注您的感受
又逢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常忆君
你有没有觉得:
一个行业做久了,
总会沾上其特有的职业特征。
比如老师和警察,
跟人讲话的口吻多是斩钉截铁说一不二,
老师喜欢拿所有的人当学生,
警察习惯看所有的人像犯人。
是不是这样?
代表做久了,
也是殊途同归,大家都是同一种气质:
慈眉善目,和颜悦色。
好像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科室主任。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概是因为这份工作本质上就是与人沟通,与各种类型(医药培训圈之前有个老师还有门经典课堂,专门讲四种性格类型的主任)的主任、大夫、院长、科长、护士长沟通,讲解。在“以客户为中心”和“销售业绩驱动”的前提下,我们做代表的围绕上面这群人,转啊转。并且你责无旁贷,医药代表的本质就是药厂与大夫的桥梁么,我们必须面对各种不尽如人意的意外。把事情做成,远比把脾气发出来要重要,也更有意义。长此以往,火气自然日趋于无,面相也越来越慈眉善目。我们知道,再好的药品,要想发生疗效,也是要患者使用后才显现出来。为此,我们得与大夫进行坦诚沟通,一次又一次。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因因相袭的传统:我见到的许多前辈、主管就是这么做的,到自己这里,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正所谓“环境造就人”。虽然现在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已经由过去“承包生死”的君臣关系转化为联盟合作的伙伴关系,但是不少固有的思维模式,还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使得我们与主管沟通时不能做到“毫无保留”。
上周,去拜访一个十多年前的老领导,也是我进入代表行业的第一个主管。我在他手下,度过了一个菜鸟入行的最初三年。
老领导现在已经是一家药企的市场部总监了,我俩言及当年团队的种种情状,已经不带什么利益关联和情感纠葛了,也没有了当年报目标时候的“恨铁不成钢”:仿佛当年为了指标高低争得面红耳赤的人不是我们俩,就像看不相干的人表演,时不时还自带评论声轨点评一下当年的自己。
他说起我上班时的样子:总是害怕出去见主任,经常早上出门后就去图书馆看书了,还在CRM系统录过几次假拜访。
我有些惭愧。那是一个对药代职业素养普遍没什么要求的年代,年轻人又总是以吊儿郎当不守规矩为荣,如果再能时不时的参加个笔会或者英语角,简直就是个文青了(那时候,玄武门里旁边还没有相亲角,要不,我也会去浪荡时光的)。刚入行的我,对拜访主任还真是心存畏惧,当时也没有“医药培训圈”这类网上课堂,可以让我这菜鸟看看前辈们是怎么做的,只好去图书馆看看成功学或者销售大全之类的“神书”。
当时的大区到人事处反映你的情况。人事找到我,我对他们说,我团队的人我还不了解吗?如果他真的不合适我自然会让他走的。谁不是从新人一步一步过来的呢。我们用人用的是实力和潜力——我断定他有这个潜力。。。
听老领导说出这些幕后花絮,我有些感慨,原来自己的小聪明早就被一一识破,当年的命运也曾有过险恶关头,只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保护下来了。
时过境迁,再说什么感谢领导栽培、赏识,都有些矫情了。我只能冲他抱抱拳:幸亏有您的关照。
“不。”老领导认真地对我说,“工作上,是你在帮我的忙。”
辞别之后,他的这句话老是被我想起。
离开老东家之后,经历若干年的辗转反侧,现在我的团队也有二十多名员工。那么,自己思考问题、看待别人的角度,是否已经由员工心态转变为老板心态了呢?是否也应保留些从员工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这种身份上的耦合、重叠,是年轻时的我没有想过的。
我与医药行业的小伙伴分享这个故事,其实是想说:整日里给大家发号施令的这个家伙,现在更需要各位小伙伴的帮助。
如果公司高层发威,需要在某个季度把团队指标陡然上升,相信许多小伙伴会体谅,愿意帮老板顶一把。但如果没有这些困难呢?我其实更需要大家真正的帮忙: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做得出人意料的漂亮。把每一次与主任的见面准备好,进门有目的,出门有收获。把每一场科室会都开好,会前的每一个细节推敲都是值得的。
尽管我想和大家一直就这么呆着直到退休,但团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啊,面对这进进出出的人,照例,我会向大家灌输咱们的共识:
A, 员工是公司的资产,而不是负担;
B, 你的薪水是凭自己本事挣的,本所应得,不是谁的恩赐;
C, 不去摆设一些虚头巴脑的架势,抒发一些虚无缥缈的感情,发现并解决实质性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和业绩;
D, 不市恩,不居功,一个代表事后吹嘘“当年要不是我业绩好,他哪有今天”、“亏得是我,团队的业绩才成这样”,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
其实,每一次见到大家,我心里总是在想:
这是一群会给我提供帮助的人。
进入代表讨论群→请加小助理微信号:xue21606
浏览往期销售或者管理类课程PPT请猛戳
上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