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季节已经来了
可是为什么总是觉得“犯困”?
入春为何易犯困?
“春困”是脑神经细胞兴奋度降低所致
随着天气日渐转暖,许多人出现了困倦、疲乏、昏昏欲睡等现象,这就是“春困”的表现。春困的原因在于:
1.大脑相对供血不足:在冬季,外周血管收缩,大脑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充足。所以,在冬天,人的头脑会比较清醒。随着春天气温的升高,人体皮肤上的毛细血管与毛孔开始舒张,身体的血液供应量开始增多并重新分配,但大脑的血液要求却是恒定的。这种情况会导致大脑相对供血、供氧不足,进而使得脑神经细胞兴奋度降低,出现无精打采、乏力犯困等现象。
2.睡眠相对不足:此外,冬季白天较短,夜晚相对较长,是比较适合睡觉的季节。春天,慢慢进入昼长夜短的时节,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会短些,即出现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
3.气候变化导致:气候变化对人身体有相应影响,相对于冬季,春季的气候潮湿,变得湿热的气候降低了人体的氧吸收能力,因而会出现疲乏、无力的“春困”现象。
春季犯困就是“春困”?
要注意这三种与“春困”相似的疾病
专家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有三类疾病的表征与“春困”相类似,要注意与“春困”进行区分。
1.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春季也频繁出现打呵欠等类似“春困”现象。中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应提高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缺血性脑中风发病的前兆。
专家提醒,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也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繁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此时,患者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只是“春困”而耽误了治疗。
2.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春困”现象。作为一种易被忽视的常见病,“甲减”早期多有莫名的疲倦感,不过症状不是很明显,也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如果在春天发病,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春困”。
专家提醒,“甲减”患者除了嗜睡之外,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大脑反应迟钝、面部和眼睑水肿、声音低沉、皮肤粗糙、脉搏缓慢等情况,女性还会出现月经过多(在疾病后期可发生闭经)。
3.抑郁症患者春季可能加重:抑郁症患者的表征也需与“春困”进行区分。有一部分抑郁症患者表现为少动懒言,同时还会出现睡眠差、心情比较差的情况,表现在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去做,工作效率降低。
专家提醒,如果除了不想动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症状,如饮食、睡眠、情绪和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建议去看精神科或咨询心理科医生。
健康小贴士
1.睡前补水很重要
很多人由于怕起夜,在临睡前都不敢多喝水。易引起体内燥热、缺水,导致新陈代谢减慢,从而产生困倦感。
建议睡前也要适当饮水,帮助改善皮肤干燥和体内缺水的状态。
2.早睡觉慢起床
最好是晚上10点前上床休息,保证每晚有8~10小时左右的睡眠。
睡前可把闹铃比预定起床时间调早几分钟,早上在铃声响后先在被窝里活动一下手脚,等头脑慢慢清醒过来再起床。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是应该遵循起床慢的习惯,以降低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中风。
3.老赖床也要调脾胃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如腹胀、手脚冰凉、总爱犯困,爱躺着,或者脸上总爱出油、头晕、嘴巴发黏、大便黏、有脚气,甚至是看见床和椅子喜欢的不得了,走到哪儿就躺到哪儿的时候,就要注意很可能是脾胃出现问题了。
中医认为,脾为湿土,喜燥恶湿,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脾虚也可以生湿,人就容易变现为嗜睡、困倦乏力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健脾祛湿之品,如山药、白术、茯苓、薏苡仁等来改善。
4.勤晒太阳舒展筋骨
人之所以会睡不醒,与体内阳气不足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很多白领或宅男宅女经常猫在室内,很少参加户外活动,接受日照的时间短,四肢筋骨得不到舒展,气血运行不畅,易使体内阳气不足,睡觉时手脚冰冷,睡眠质量自然不好。
建议可以每天在上午9点到下午2点之间晒晒太阳,并适当做一些活动肢体的慢运动,不但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还能使人体在夜晚分泌更多的褪黑素,从而有助安眠,改善睡眠质量,使早起不再成为难事。
声明:本文转自张仲景大药房,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