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学会这些,在家也能轻松给宝宝做感统训练

来源: 温泉计生你我她/WQJSNWT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个体从视、听、嗅、味、触、前庭、本体的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感统训练,包括视觉、听觉、本体觉、触觉、平衡觉。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在家训练的小方法,这是针对正常宝宝的一些训练方法。如果宝宝是高危儿或者存在一些问题的宝宝,建议带宝宝去正规的医疗康复机构进行训练。

视觉训练

婴儿喜欢移动的闪烁的视觉刺激,而不喜欢固定的刺激。婴儿容易看到具有高对比度的物体例如黑白相间的格子(格子应该大一些)、黑白条纹(线条宽度大一些)等。在新生儿期宝宝对于格子图案就特别敏感,使用格子图案可以吸引宝宝的视觉注意,能够训练注视能力并进一步训练视觉跟踪能力。

对于有中枢性视觉损伤的婴儿,给予他们的视觉刺激都应该是缓慢移动的。可以先使用黑白图案刺激、之后给予红色、黄色等彩色图案刺激。

听觉训练

听觉是最容易训练的,或者说听觉的好坏更多的是一种习惯的养成。降低电视的音量,还有夫妻吵架的音量,就可以降低孩子的听觉阈限,大大提高听力。此外,有意识地让宝宝多接触不同的声音,亦可以促进他知性思维的形成。比如听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包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本体觉训练

本体觉,又称运动觉。人体的指挥部是大脑,身体各个部分是他的士兵。决策英明,还得执行得力。本体觉就是一种“集体凝聚力”的体现。比如,有人走路的时候容易摔跟头,说话的时候大舌头,这些都与本体觉没训练好有关。在家里,儿童可以在闭目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家长的指令指点自己的身体部位。或者在箱子两端挖两个洞(手能伸进的大小),放玩具。把手伸进箱子里摸,让宝宝猜猜有哪些玩具等。

触觉训练

触觉,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种感觉,而它对于孩子的心理影响却很大。没有经过触觉训练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在童年时期表现出多动倾向。那么如何进行触觉训练呢?

我们可以买一种器材,叫做“大龙球”,是一个上面布满了“凸起”的塑料球。可以通过各种奖励方式让宝宝去接触这个玩具,比如原地拍球、坐在球的上面、拍球行走等。当宝宝充分接触“大龙球”之后,触觉能力便会自然产生。另外,还有一种叫“羊角球”,可以让宝宝的触觉训练更丰富有趣。除此之外,有一项叫“袋鼠跳”的运动,对训练触觉也是非常棒的。你可以找一个布袋子,让宝宝站在里面,双手抓住布袋的边,让人和袋子形成一个整体,让宝宝朝一个方向跳跃,并适当奖励宝宝。

平衡觉

平衡觉,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训练儿童的平衡能力。在学校一般会采用平衡木、平衡桥等。在家里,父母没办法选择这么专业又占地方的器材。没关系,只要你在地上画条线,让宝宝根据你的不同要求“走路”就行了。一开始,可以让他走一条线,从A点走到B点;然后可以要求在线上单腿蹦一段,再走一段。当熟练之后,可以画上两条线甚至更多,让他在不同的线上“行走”。 

五觉的感统训练,是为今后的行为能力打好基础,培养宝宝的良好“执行力”,也是宝宝社会化中的重要一环。我们经常会说有些孩子听话,懂事,那正是因为他们具备足够的“行为能力”可以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3岁前的早期教育主要是围绕感统训练展开,家长们可以在家试试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