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生正当时

来源: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cdsxdqrmyy

《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强调人体必须顺应四时的自然变化,

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规律,

春天到了,一切都展现出勃勃生机、春意盎然。


在顺应四时自然变化进行脏腑调养的理论中,历代医家尤为重视春季养生,春季养生作为四时养生之首,升发的阳气对全年的养生活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犹如房屋筑基。

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保护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旺盛,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行为皆应避免。


今天结合春季特点,阐述一些春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慎时穿衣,注意保暖

春季人体阳气生发,腠理疏松,而此时昼夜温差较大,且风为春季主气,风邪为百病之长,容易夹杂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而致病,此时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

俗语有云:春捂秋冻。入春时,若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人体难以适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此外,颈背是人体督脉之所在,主一身之阳,外邪侵袭,首先伤阳;三条阴经会于脚部,脚是身体中对寒冷刺激最敏感的部位。春季气候多变,冷空气尚未完全退去,尤要注重对颈背和双脚的保暖


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中医学认为春气通于肝,春时肝气最足、肝火最旺,根据五行理论,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从而脾胃运化功能受抑制,故春季饮食应适量适度,不宜进食米面团饼等脾胃难消化之物。另外,春季亦不能进食生冷寒凉、油腻、黏滞的食物,以免损害脾阳及初升之阳气。

其次,应少食酸味食品,多食甜味食品。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酸有收敛之性,与春阳生发之性相挬,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均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酸味入肝,若过多摄入酸味之物易使肝木过旺,肝木克脾土,脾胃运化功能受影响,而甘味入脾,增甘少酸,能顾护脾胃之气以养脾


调和为主,不宜温补

春季人之生疾,大多由冬之郁闭所致, 若此时处方潜药不必刻意用药疏散,以免损伤春之生机而变生他疾,而应以调和为主。

经过冬季的厚衣温食,体内往往蕴热,春季阳气萌动时,体内积热籍以发散,此时不宜过多食补,更不宜服用温补之品,应服用偏凉食疗之品


合理生活,预防春困

中国自古有“春困秋乏夏打盹”之说。春困是一种正常的随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原因是,冬季血管收缩,春季气温回暖,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供应增加,供应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造成春困。春困虽不是病,但它影响工作、学习,所以必须设法调节。可按下面方法试试:

1、注意睡眠:睡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来讲,成年人每天8小时,中学生8-9小时,小学生9-10小时。

2、冷水洗脸:晨起用冷水洗脸,可以刺激皮肤和大脑,使之尽快适应春季的血液循环变化。

3、加强体育锻炼:春季应多运动,如登山、郊游、散步等,运动可改善人体的代谢过程,增强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对中枢神经等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4、经常按摩太阳穴、晒晒太阳亦有益于解除春困。


调理经络,敲打肝胆

经络具有贯穿上下、沟通内外、联络脏腑、运行气血的功能,故调理经络、腧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春与肝相应”,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因此中医有“春宜养肝”一说。春季养肝可以通过刺激肝胆经脉及穴位,如:

1、敲打肝胆经,腿上内外裤缝分明对应肝经和胆经,内侧从下向上敲,外侧从上向下敲。

2、运目调肝法,身体平坐,轻轻闭目、均匀呼吸(鼻吸口呼),双手劳宫穴搓至温热,双手撑轻轻按在眼睛上,手心对准眼球上盖住手不动,依次平衡移动眼球上下3次、左右3次,然后转动眼球顺时针3圈、逆时针转动眼球3圈,双手离开、眼睛不睁开,保持原状,再回复以上动作练为1次,作18次后,闭目1分钟左右慢慢睁开眼睛。

3、按揉脚背上的太冲穴可泄肝火,疏肝解郁


天人相应,四季与人体息息相关,依据季节的各自特点来调节日常生活,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适应自然界生、长、收、藏的变化,达到人与自然协调统一,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春季对肝脏及阳气的保养对于人体的健康与延缓衰老至关重要,必须特别重视春季养生在四季养生中的重要性。

以上文图均由新都区人民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提供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科室始建于1956年,经过60年的发展,现拥有名老中医、博士、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生组成的中医专家团队,长期开展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骨伤、中医小儿推拿、中医针灸、中医肛肠、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特色诊疗服务。

诊治疾病

        循环系统: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神经系统:面神经麻痹,脑出血、脑梗死后遗症,颅脑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等。

        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肝炎、急性胰腺炎、单纯性肠梗阻等。

        泌尿系统: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

        运动系统:四肢骨折、关节脱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

        免疫系统: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生殖系统:不孕不育。

        皮肤疾病:急慢性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等。

        儿童疾病:感冒、发热、消化不良、厌食等。

        肛肠疾病:内痔、外痔、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等。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痛经等。

        内分泌系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适宜技术

        普通针刺、电针、温针、耳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火针、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三伏贴、三九贴、中药熏药、中药内服外敷等。

中医会诊服务

        周一至周五,中医内科、骨伤、针灸、妇科医师面向全院西医病区提供会诊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门诊:医院门诊三楼中医馆  咨询会诊电话:028-83972469

        病区:医院住院部14楼 



来源: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编辑:鄢家明     审核:张静、邝琰


联系我们

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四川省三星级数字化医院

门诊咨询电话:028-62512019(8:00-17:00)

医院办公室电话:028-83972235 

急救电话:120、028-83993061(24h)

地址:

新院区--新都街道育英路南段199号

老院区--新都街道上南街101

门户网站:www.xdqrmyy.com

征稿邮箱:xdqrmyyx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