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课堂】清明时节,除了缅怀先人,你怎么跟孩子谈“死亡”这件事?

来源: 健康丰台和谐计生/ftwjw6365

清明时节,你会带孩子去扫墓吗?当ta问起来,“爷爷奶奶去哪儿了”的时候,你会怎么和ta讲?是编故事?还是直接说?你是不是也觉得和孩子谈生死是个很难开口的事情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谈谈“死亡教育”。



1

缺席的「死亡教育」

作家张丽钧曾讲过一段美丽的经历。

那年,她跟团到德国旅行。早上起来遛弯时,突然发现:「离旅馆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一个墓园!」

同行者愤愤,说安排住宿的导游太混蛋了。吃早餐时,张丽钧发现旅馆也住了很多德国人。

「我们才知道,德国墓园多建在城镇黄金地段,他们不怕鬼,愿意与死人朝夕相处。」

他们的墓园好美呀!

有根的、无根的鲜花触目皆是,高大茁壮的苹果树结满了累累果实,苹果树下,是一条条原木长凳。长凳的边缘还发着幽幽亮光,这是人们常年光顾弄出来的「包浆」。

德国人去墓园祭奠时,还常带着书,坐在长凳上,为死者诵读美丽的诗文。

看到这样的情况,张丽钧感叹不已:「徜徉在这样的墓园里,我没有恐惧感,相反,这里静谧安适的氛围,竟让我生出恋恋不舍之情。于是,我在这个墓园里留了影。那张照片,至今都是我的最爱。」

而中国的墓园一般都建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充满了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阴森气息。没人愿在这里安放长凳,安放了也不会有人来坐,只有在那个法定假日里,大家才来意思一下:

看重金钱,就送去面值大得惊人的冥币;

看重美食,就送去画在纸上的满汉全席;

看重奢华,就送去纸糊的别墅豪车。

欧美墓园常常与住家比邻而居,而中国墓园则建在远离人烟之处;

欧美人祭奠亲友时常送鲜花书籍,而中国人祭奠亲友常送钞票俗物,

两者的巨大差异,彰显着我们「死亡教育」的重大缺失。

2

面对死亡,我们都需要补课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在国人的观念里,「死」一直是一个很忌讳的字。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也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小时候,我们都曾向父母问过类似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死?」「人死后去了哪里?」

而我们得到的答案通常是:「他睡着了」「去旅行了」「变成星星去天上了」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我们对死亡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疑惑。

平日里,大家一般不会讨论死亡这个话题。很多人都是大限已至时,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以至于漫漫人生之路上只有快到终点时,我们才开始考虑当自己或亲人故去后,生活的样子会是怎样?

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因为,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3

生命另一种方式的延续

可是,我们又该以何种心态去面对身边人离世的事实?

凡人皆有一死,但在中国,从来很少有人正面告诉我们,怎样面对死亡。于是,我们从小就与「死亡」擦肩而过,长大了以后,也不懂怎样面对亲人朋友的离去,尤其是在最亲的人离去的时候……

英国作家苏珊·华莱《獾的礼物》,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温暖的答案——

獾是一个让人依赖和信赖的朋友,总是乐于帮助大家。他已经很老了,老到几乎无所不知,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獾并不怕死。他只是担心他离去之后朋友们的感受。

为了让他们有心理准备,獾告诉过他们,不久的某一天,他会去下面的长隧道。有一天,他吃过晚饭,在摇椅上熟睡了过去,他做了一个奇怪却很美的梦。

他梦见自己飞快地跑着,在长长的隧道里越跑越快,最后,他的脚爪离开了地面。他觉得自由了,好像已经脱离了他的身体。

第二天,獾的朋友们都焦急地聚集到了他的门外。

他们担心,是因为他没有像平时那样出来说早安。

狐狸报告了一个悲伤的消息,獾死了,所有的动物都爱獾,大家都非常伤心。特别是鼹鼠,他非常失落,孤独,难过得要命。

獾说过希望他们别难过,但这真的很难。春天快到了,动物们常常互相串门,常常说起那些獾还活着的那些日子。

鼹鼠很会用剪刀,他说起了獾教他怎样用一张折纸,剪出一长串鼹鼠的事。

那天,他剪了一地的纸鼹鼠。最后,他终于剪出了一长串手拉手的鼹鼠,他说他还记得当时的那份喜悦。

獾把自己烤姜饼的独家秘方,教给兔子太太,还教她烤出兔子形状的姜饼。当她说起獾给她上的第一堂烹饪课时,她说那么久了,好像还能闻到刚出炉的姜饼的香味儿。

所有的动物对獾都有一段特殊的回忆——他教过他们的一些事情,他们现在做得好极了。

獾给每个朋友都留下了离别礼物,他们可以永远珍藏下去。有了这些礼物,他们就能够互相帮助。

一个温暖的春日,等到最后的积雪融化了的时候,动物们的悲伤也慢慢地融化了。每当提到獾的名字,说起獾的又一个故事,大家都露出了微笑。

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是死并不是生命的完结,是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而留下的回忆无比珍贵,每当我们想起逝去的亲人和朋友时,他们一定能知道,也会惦记着我们。

《獾的礼物》没有让人觉得死亡很可怕,反而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只有真正体验过死亡,才能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4

向死而生,一种全新的活法

孔夫子有句老话:「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说,生的事情还没搞明白,谈论什么死?但死亡教育开启了新角度:未知死,焉知生?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对人生负起责任来,需要去寻找能够让我们燃起热情的东西,找到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

这就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义。

冉克雷维说:提早认识死亡才会深刻人生。

巴雷特说:只有认知死亡,才可以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蒙田说:预前考虑死亡就是预先考虑自由。

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乔布斯说:「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一种全新的活法,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

5

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创造

正如史铁生所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们虽无法改变封面前和封底后的事情,但书里的故事,我们却可以自由书写。

很喜欢毕淑敏的一句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

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在对孩子谈“死亡”这个话题的时候,还要注意三个条件:

第一,家长自己是怎么看待你的亲人不在了,离开了这件事。如果自己还没有理解,没有准备好,怎么和孩子谈?


第二,怎么表达,包括表达的能力,表达的技巧,是不是有客观性。


第三,考虑到孩子身心灵的发展阶段,什么时候用什么话孩子能听得懂,以免误导,甚至误伤。


家长可以给孩子看有关死亡主题的绘本,通过故事来帮助孩子面对和接受他们所爱的亲人乃至宠物的离世以及去理解死亡这件事。


来源:自然的恩典

精彩回顾


【幸福家庭】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亲子课堂】这6分钟告诉你,成长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