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清明时节,省名中医池晓玲提醒:饮食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

来源: 广东省中医院/GDHTCM

2018年4月5日

农历二月二十

清明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    池晓玲

今年45日是清明,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是阴阳平分的节气,到了清明,已经是处于阳气较阴气旺盛的状态,此时气候温暖,雨量增加,处处一片新芽绿树,繁花似锦的景象,生机勃勃,故农历书指出“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随着清明的到来,春天已接近尾声,很快就要进入夏季了,那么此时要如何养生呢。


清明习俗


  清明即是节气,又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又称“寒食节”、“踏清节”等。在清明这一天,至今仍然流行着很多民俗,例如寒食、踏青、放风筝、等,从养生学的角度看,这些民俗蕴含着丰富的养生道理。


 1)寒食

清明节又称为寒食节,至今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例如山东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吃了眼睛明亮,其他地方如莱阳、招远、长岛等地也有清明吃冷食的习俗。从养生的角度看,清明吃冷食对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很有帮助。由于阳气不断升发,到清明节气容易出现肝气偏旺而阴气不足的情况,属于阴虚体质的人群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等不适,此时寒食有助于防止肝气升发太过而导致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不适。另一方面,由于过去一个冬天阳气潜伏、进补等容易使身体有积热,在阳气升发过程中容易出现积热上攻,引起口苦,心烦等不适,此时寒食,也有助于平调寒热,消积热。


2)踏青

清明春回大地,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因此,清明踏青在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气容易出现肝气过旺,平时脾气急的人群容易生气、发怒,此时踏青春游,可以陶冶性情,使心情舒畅,有助于疏泄肝气,避免发怒,对于清明养生颇有益处。


3)蹴鞠

  蹴鞠即现在的踢足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清明气温明显回暖,此时,也是增加运动量的大好时机。此时,不但是踢足球,其他运动如篮球、羽毛球、跑步、体操等均是良好的运动方式。运动量增大,有助于促进气血的运行,使人精力充沛。


清明养生


1)精神调养

清明容易出现肝气偏旺,精神调养上要保持心情舒畅开朗,切忌遇事着急,甚至动肝火,可以听音乐、钓鱼或春游等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性情。

2)起居调养

清明时节雨纷纷,虽然天气明显回暖,但是仍然会有寒潮,而且雨水增多,湿气加重,平时脾虚或痰湿体质、体弱的人群容易受寒或生湿,例如老人家,易出现关节疼痛等病症,脾虚或痰湿体质的人群容易出现腹胀,更要做好保暖防湿的保健,例如早晚天气凉时增加外套,出门带伞莫淋雨等。

3)运动调养

宜在早晨阳光明媚的时候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运动强度,不但是踢足球,其他运动如篮球、羽毛球、跑步、体操等均是良好的运动方式。

4)饮食调养

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少吃“发”物,如芋头、鹅等,可以多食枸杞叶、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及水果,同时,也有可以结合食疗药膳进行调理,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的药膳食疗方: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汗。代茶,频频饮用,可连结冲泡35次,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菊花枸杞粥:

鲜枸杞子100克(干品20克),菊花10克,粳米200克,猪肉末50克,豆豉汁、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将枸杞子拣洗干净备用。把粳米淘洗,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猪肉末、豆豉汁、枸杞子、菊花、精盐、味精、麻油,稍煮后便可食用。食时可调入红糖。有益肾养肝目的功效。


供稿:萧焕明   图片来源网络

值班编辑:宋莉萍


广东省中医院开通“患者满意度调查小程序”,欢迎您对我们的服务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