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岁的旦正草,是甘南州夏河县桑科镇达久滩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女医生。作为一名生长在牧区的藏家女,她从小便耳闻目睹了当地牧民群众因缺医少药不能及时有效治疗,而导致残疾或死亡的现实。1994年,她从省卫校毕业后,多方筹措资金,于2000年在海拔3600多米的桑科镇达久滩草原上开办了当地第一家私人诊所,从那时起,她骑着马,18年如一日,为藏区牧民减病痛、保健康,成为桑科草原上一位“马背女村医”。(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摄影报道)
4月10日,上午10点,旦正草推开了卫生室的门。(记者韦德占/摄)
10点05分,旦正草取来牛粪准备生炉子。(记者韦德占/摄)
10点10分,旦正草将炉子烧得“呼呼”叫,而屋外大风却刮得“嗡嗡”响。桑科草原气候多变,有时一天可以经历雨、雪、冰雹等多种天气。(记者韦德占/摄)
卫生室共有4间房,套在一起,总面积不超过50平米,分别做诊断室、医疗室、药房和卧室之用。(记者韦德占/摄)
10点15分,旦正草接到一位患者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急促声音的,是40多公里外的青海省泽库县牧民卓玛草,4月9日夜里,卓玛草两个月大的孩子突发高烧,她和丈夫焦急万分,一大早,就带着孩子往诊室赶。(记者韦德占/摄)
10点17分,旦正草拿出接诊设备,等待患者的到来。(记者韦德占/摄)
10点22分,旦正草换好了工作服。(记者韦德占/摄)
10点25分,旦正草发微信询问患者所处的位置,判断患者到达诊室的时间。(记者韦德占/摄)
10点30分,旦正草拿着手机,急切地等待生病孩子的到来。(记者韦德占/摄)
10点45分,卓玛草妇夫带着小孩来到了诊室,旦正草立即开始对孩子做常规检查。(记者韦德占/摄)
10点55分,根据检查,旦正草确诊小孩为感冒,并给卓玛草妇夫告知了治疗方案。(记者韦德占/摄)
11点05分,旦正草在为怀着二胎的卓玛草做孕检。(记者韦德占/摄)
11点15分,孕检结束,旦正草在计算卓玛草的分娩期。(记者韦德占/摄)
11点25分,检查和治疗结束,旦正草在给卓玛草妇夫嘱咐日常注意事项。(记者韦德占/摄)
11点30分,达久滩卫生室迎来了另外一位小儿患者。(记者韦德占/摄)
11点37分,旦正草为小儿患者开药。(记者韦德占/摄)
11点43分,旦正草给患者家属叮嘱药物服用剂量。(记者韦德占/摄)
11点50分,达久滩卫生室门口来了许多看病的牧民。(记者韦德占/摄)
中午12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旦正草,在卫生室门口向牧民宣讲全国“两会”精神。(记者韦德占/摄)
下午1点,旦正草背着药箱深入牧区巡诊,为牧民群众看病送药。路上遇到了前几天接诊过的患者,旦正草询问了患者的康复情况。达久滩草原是牧区,距离夏河县城70多公里,牧民群众居住分散,深入牧区巡诊,是旦正草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记者韦德占/摄)
下午1点35分,旦正草来到了距离诊室20多公里青海省泽库县境内,藏族妇女措姆背着水桶迎接旦正草,走在后边的,是措姆6岁的儿子扎西昂吉,说起扎西昂吉,还与旦正草有着不解之缘。
原来,在6年前的一个秋天,措姆分娩之时,旦正草曾骑马半个多小时赶到措姆家里为措姆接生。在牧区,许多孕产妇没有条件住院分娩,常在自家帐篷里没有任何消毒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接生和分娩。旦正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提高接生消毒率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旦正草经常无偿到牧民家里接生,而扎西昂吉,正是旦正草接生过的无数个小孩中的一个,扎西昂吉出生后,旦正草还时不时的去看望,因此,便与这个6岁的小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记者韦德占/摄)
下午1点40分,旦正草在为措姆把脉检查身体。(记者韦德占/摄)
下午1点55分,措姆携妹妹及儿子扎西昂吉送别旦正草。(记者韦德占/摄)
旦正草走远了,扎西昂吉久久伫立在路口不肯离开,眼神中尽是不舍与依恋。(记者韦德占/摄)
(来源: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