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啦,养生也要讲究“情调”呢!

来源: 东方京城中医院/dfjczyy


5月5日进入立夏节气,标志着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气温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人们的生理心理状态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立夏节气是养生的重要时期,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因此要顺应节气的变化,注意保养心脏,平和过渡到夏季。


立夏由来


每年公历5月5日至7日,太阳到达黄经45°时为农历的立夏。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前后节气:谷雨、立夏、小满。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


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在古代,民间有立夏称体重、吃蛋、饮茶等习俗。


立夏养生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消耗也随之加大,人往往会觉得疲倦,而且立夏前后,气候变化比较显著,早晚温差大(温差大约在12-15摄氏度),因此人们容易得病,此时的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通应的。中医认为心主夏,就是说心与夏天相对应。立夏时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到了夏天,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心若缓,急食酸以收之。”对于人体脏腑来说,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多吃酸味食物,补肾助肝,保证胃肠功能正常,抵御暑热 侵袭。


立夏之后,人们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皮肤腠理易于开泄,而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及药品,可以使皮肤腠理适当收缩,防止出汗过多,而且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滋养肝脏的作用,常吃还可以降血压、软化血管、保护心脏。如乌梅、山楂、西红柿、五味子均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在整个夏 季的养生中要特别注重对心脏的养护。


立夏养生先养“心”


立夏后,万物繁茂,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的消耗也随之加大,人往往会觉得疲倦,再加上昼长夜短,此时人的作息规律不能再一成不变。中医专家建议,立夏养生需静养护心、晚睡早起。


养心,需戒躁戒怒



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易出现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中医专家表示,立夏养生,首先要养心。


夏季与心气相通,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因此,要顺应节气变化,保养心脏,专家表示,此时节,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气血淤积,预防心脏病发作。


“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舒畅,笑口常开。”专家表示,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


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所以,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多吃果蔬粗粮及酸味食物



天气转热,食欲也会有所下降。专家表示,立夏饮食,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除要少吃油腻外,可多吃一些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中医认为,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具有除躁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但是,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故体质比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此外,平时还应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及酸味食物,比如山楂、西红柿、橙子等,增强消化功能和滋养肝脏的作用,常吃还可降血压、软化血管、保护心脏。同时,还要考虑到养护脾胃,多喝点稀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以畅通气血。


作息也要适当调一调



中医专家表示:“相对于冬春季节,立夏后可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也就是说,应在23点到1点(子时)阶段入睡。


由于晚睡早起,睡眠时间较冬季缩短,不少人总出现打盹现象。对此,建议增加午睡。


“在11点到13点进行午睡是最佳时间。”专家介绍,中午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人易出汗,出汗多散热,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的供血就更为减少,人就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有了午觉补充,人的体力就会有所恢复。


尤其是老年人多有睡眠不实的特点,更需午睡。专家建议,中午没午睡习惯的人,可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不然会造成睡眠不足,白天常打盹的现象。”


一般来说,午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时间不宜过长,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此外,夏日午休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患有低血压疾病的人及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休。


经络养生,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针灸内关、大椎、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固本培元,扶助正气,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可自我按摩内关穴,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时,一只手的拇指放在对侧手臂的内关穴上,稍微向下点压用力后,保持压力不变,旋转揉动,点揉1分钟以后再换对侧。按摩时以产生酸、麻、胀感为最佳。长期坚持能起到保护心脏,缓解心痛、心悸、胸闷的作用。




联系我们
电话:010-57192699
官网:http://4g.dfjc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