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康复科穴位贴敷疗法来解决!

来源: 微山县人民医院订阅号/wsxyy0537


微山县人民医院

宣传科 小编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属祖国医学之“伤风”规模,与“喉痹”,口疮“症状相合适。

多由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热毒上攻结于咽喉而至。

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该病有盛行趋势,思空见贯于婴幼儿。

疱疹性咽峡炎多急性发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病初有咽部充血、咽痛、不愿吞咽,流涎,1~2天后在咽部出现小疱疹、溃疡,首要经过肠道、呼吸道或虫媒传布。小儿正气不足,外邪易于入侵,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正气不足,又外感毒邪、入里化热,邪热灼伤口舌,阴液耗伤,阳明火盛,熏蒸于口,结于咽喉而成。治法以疏风清热解毒,通腑泻火,清心泄热,滋阴降火为治疗原则。临床上常采用消炎、营养支持、增加免疫力等对症治疗,既不能减轻疼痛,也不能使溃疡面缩小。小儿患病后因疼痛难忍,直接妨碍进食,出现哭闹、烦躁、睡眠不安。医护人员在幼儿口腔创面进行外敷散剂、喷雾剂或指导含漱等,显然操作困难,含漱或外敷散剂难得保持,吃下去对小儿有无特殊副作用尚不可知,影响其临床应用。

祖国医学认为心居上焦属阳,在五行属火,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居下焦属阴,在五行属水,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现患儿大多久病阳虚,且病时邪热亢盛已严重耗伤津液,致使肾阳不足以鼓动肾水上济心火,致心火上炎灼伤口舌。  清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六气解》中说:“少阴以君火主令,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水也,水火异气而以君火统之,言火位于上而生于下,故坎中之阳,火之根也。”心为阳中之阳,开窍于舌,肾为水火之官,发源于“井穴”涌泉,少阴为三阴经的枢机,不仅在阴经和阳经之间枢转,而且还在心肾、上下间枢转着水火、阴阳。

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中医外治法的一部分,是辩证用药,使之在病体的相应穴位进行吸收,进入体液,通过经脉气血输布在五脏六腑,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小儿皮肤娇嫩、体液丰盛、即药物气味之与皮凑,腧穴,继之于孙脉,络脉,进而入经脉,随气血运行,内达于脏腑,散布于全身,从而发挥药物治疗作用。以吴茱萸大辛大热之药,贴敷肾经“井”穴,激肾水泉涌上承济于心,同时引心舌虚火归诸于肾源,可为正面擂鼓鏖战,背后釜底抽薪,自然诸症悉除。中医认为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穴,止于舌根,吴茱萸贴敷涌泉穴能引热下行、散寒止痛、降逆止呕、清热生肌。本法药物不经胃肠道或血管,避免了可能的毒副作用,局部外用对皮肤、黏膜也无刺激性,解决了小儿服药难问题,小儿乐于接受,使用安全,毒副作用甚少,且临床疗效显著。

微山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二楼康复医学科

电话:0537-83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