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陕北榆林子洲县郑家硷村,20岁的郑祝前意气风发:他一年前入选村医,县政府提供费用,让他边在榆林卫校学习,边在村里实践行医。
同一时间,浙江东阳横店的赤脚医生张福生已年过四十,行医多年。他刚刚救了一个6岁的孩子的命。这个孩子感染了急性肺炎,家庭虽然想尽办法带他去了一次镇医院,但落后的交通和贫穷限制了他的治疗范围。张福生用消炎药加土药方治好了这个孩子的病。这个孩子名叫郭广昌。
45年后的今天,郑祝前和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聊起各自的这段往事,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有谁能够想到,天南海北,看似永无交集的两个人,一个是一辈子都在村里行医的老村医,一个是希望让全球每个家庭生活更幸福的企业家,在各自的命运之路走着走着,居然走到了一个会合点。
郭同学和郑祝前医生交谈,了解村民健康状况
“儿子打工去了,村里又把我请回来了”
2018年6月2日下午,郭广昌带领乡村医生扶贫项目组来到郑祝前的村卫生室——马路边的两眼窑洞。窑洞里隔了隔,有了诊疗室、药品室,勉强达到国家要求村卫生室“四室分开”的标准。墙上贴着“国家14项公共卫生服务”的大幅海报,书桌上放满了表格和文件,全是郑祝前一笔一划写出来的签约村民健康档案。郑祝前做事非常认真,他靠两条腿不断走访签约的家庭,问起全村的人口、常驻人口数、高血压病人数等等,他给出的数字都非常精确。
陕北榆林子洲县郑家硷村村卫室外景
郑祝前告诉郭同学:“我儿子也是学医的,三年前接过了我手中的医疗箱,成了村医,我就退下来了;后来孙子要上学,这点钱支持不了,就又跑去西安打工了,村里只好又把我给请回来了。”
郑祝前医生
40多年的村医经历,郑祝前亲身经历了乡村的巨大变迁。郑祝前回忆起村医的黄金时期,是在10至15年前,那时人口外流未成大潮,农村医药市场已经放开,他一年有5-6万的收入,而现在只有那时的1/3。原因主要是人口的下降、城市化的进程和乡村常见病的变化,比如年轻人都去城市打工了,来村卫生室看病的人越来越少了;比如高血压等慢性病成为常见病,以村医们有限的卫生知识不足以治疗,国家也加强了对村医的管理,不鼓励诊疗,让村医们往公共服务上转,比如村民的日常体检和慢病随访等,而药品要求零差价,由政府统一配给。村医们本来就不是编制内人员,收入下降之后年轻人外流严重,这些都让村医成为越来越尴尬的一个群体。
然而,随着中国快步迈向小康社会,乡村医生的困境直接影响到国家扶贫目标的实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基层卫生病况是最常见的一个词,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失去劳动力给家庭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而在乡村,许多人都是久拖成疾终至无法治疗。虽然城市化进程无法阻碍,乡村人口几年前已经少于城市人口,但如何基于农村基层医疗的中长期趋势,帮助国家探索解决健康扶贫的一些核心问题,是复星启动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的一个初心。
“这台设备要在县里流动起来”
“复星一直思考如何用大健康和保险领域的一些优势来支持基层医疗,因此,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我们和《健康报》合作启动了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郭广昌说,“项目主要包括四个一:通过培训和保险给乡村医生提供一个保障工程,通过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奖励提供一个工具包,接入一个大病救助平台——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以及一个评选——评选最美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我们初期选了24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示范,派了18名全职员工驻点扶贫,除了上面的四个一,我们要求这些同学根据当地的状况提出‘一县一策’解决方案。”
陕北榆林的子洲和清涧县是首批24个项目点之一,复星保德信寿险派出了办公室副主任张学良来到子洲和清涧进行驻点扶贫一年。张学良说:“相比南方,这里的人口衰减更为严重。而地方上也在积极探索种种解决方案,比如清涧和子洲都提出‘一村建站,联村服务’,一个村卫生室要覆盖至少五公里,然后用乡镇卫生院来覆盖和加强村卫生室的部分功能。”
4月4日乡村医生项目在上海出征仪式之后,复星合伙人带着扶贫队员奔赴前线。作为复星国际的董事长,郭广昌一直在排时间来到基层,这次借延安出差之机,终于成行,驱车200多公里来到黄土高原深处。扶贫队给县里带来了捐赠的村医的意外险保单、电脑及未来的村卫生室信息化支持、中医馆建设等计划,还额外给清涧和子洲各带来了一台最先进的全自动眼底扫描仪,可以发现许多早期疾病。
郭同学给乡村医生送去意外险保单
6月2日下午,从延安出发,高速只到延川,之后全程山路崎岖,这不免让郭同学回忆起当年从东阳赴上海求学的艰辛历程,“初中毕业时,家里想让我读中专,好早点工作。我自作主张,改去读高中,当时心里萌生的想法就是要走出大山,脑海里涌动的全是要用知识改变人生、改变社会的愿望。”这也是复星自1992年创业以来,20多年来无时不忘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
郭同学一行来到清涧县枣林则沟卫生室
枣林则沟村卫生室资料和村民健康档案
清涧县枣林则沟卫生室是郭同学访问的第一站。45岁的村医吴鸿行医20余年,还兼着村里的会计。卫生室里,一台眼底扫描仪已经调试完毕,闻讯起来的村民们把小小的村卫生室挤得水泄不通。这套设备由万邦医药和AIRDOC通过复星基金会捐赠,都是复星旗下的企业。将检测结果上传后,通过后台的AI分析,几分钟检测报告就能彩色打印出来,这不仅让村民们觉得不可思议,村医们也闻所未闻。经过几个小时的培训,枣林则沟所属的石嘴驿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已经使用得颇为娴熟。郭同学要求:“这台设备要在县里流动起来,让全县的老百姓都能免费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枣林则沟卫生室内村民接受眼底扫描检查
郭同学和医生给老人送去体检报告,倾听老人需求
医疗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
离开枣林则沟,就进入子洲县境内。在后淮宁湾镇社区服务中心的院子里,和睦家医疗从北京开来了一台流动医疗大巴,被村民们围得水泄不通。这次和睦家流动医疗车在子洲巡回义诊一周,检查的是乳腺癌和宫颈癌,医生由佛山禅城医院派遣,设备和耗材由深圳亚能提供,都是复星的成员企业。虽然太阳很毒,远道而来的村民们排着队不愿意离开,她们有的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走了十余里山路过来。
远道而来的村民们等在和睦家医疗的流动医疗大巴外面,等待体检
在淮宁湾镇卫生院,另外一台眼底扫描仪亦已经安装完毕,子洲县县长叶庆隆提出来,让卫生院医生给他也做一个眼底扫描。
在郑家硷,郑医生带郭同学去看了一家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郭同学听得心情沉重,但更坚定了医疗扶贫的决心,意识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郭同学手拿黄芪,回忆起小时候家里种中药材
太阳西斜,最后一站是到镇政府去看子洲半野生、半种植的高品质药材,主要有黄芪和黄芩。拿起刚拔出来的一整棵黄芪,郭总回忆起小时候家里也种过中药材。他说,“那时家里种的是芍药。种中药材可是辛苦活,每天我一放学就要去田里不停地除草。”他嘱咐复星医药的同事好好跟进研究,寻找和医药板块能结合的产业扶贫项目。
短短半天,走访的地方有限,“但每次下乡,对我来说,拓展的是工作的维度,因为离开中国的现实,不了解中国的基层,不论公益还是商业,都将是无源之水。秉承初心,行稳致远,这样的行程让我年轻。我也相信,随着中国的发展,更多的年轻人将回到农村。比如郑医生说年纪再大一点,他儿子会回来的,到时候村医的待遇能够变好,我们的项目也将持续给予补助。”郭同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