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是高血糖,但实际上,低血糖也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影响血糖控制的最主要因素,是健康路上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低血糖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反复发生的低血糖可导致脑功能发生异常,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会使脑细胞产生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严重者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不但要努力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也要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其实,想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需要“五驾马车”一起跑,即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运动疗法及糖尿病教育。这五驾马车并驾齐驱,互相依存、互相协调、互相影响,切不可失控跑偏。
1.饮 食
关键词:素食主义、拒绝吃荤可能更加危险
研究表明,多数糖尿病患者饮食不规范、餐后血糖不稳定。餐后血糖不稳不仅意味着低血糖风险,同时也意味着血糖失控。有的患者甚至进入另一个更危险的不合理饮食模式之中,比如素食主义、拒绝吃荤等。而这样只能导致蛋白摄入不足、脂肪、糖类代谢更亢进、心脑血管等其他疾病及并发症出现得更快。
2.药 物
关键词:降糖速度不能过快
在药物治疗时,要循序渐进地调整药量,降糖速度不能过慢,也不能过快,要避免急于求成而使血糖下降过快或大幅度波动诱发低血糖症,应尽量使血糖达标并稳定在适当水平。
为有效保护胰腺β细胞功能控制糖尿病进展,防止心、肾、脑等重要脏器损害,改善预后,对病情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但强化治疗与低血糖往往是如影随形的,并且血糖控制越接近正常,低血糖的发生率越高。
研究发现,有62%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历过低血糖发作,71%的患者用药后出现多汗,69%的患者有饥饿感,65%的患者有一过性视力模糊,53%的患者有过颤抖感。还有调查发现强化治疗的患者治疗的死亡率比常规降糖治疗还要高,其原因之一便是出现了药源性(或医院性)低血糖症。因此,对轻、中度糖尿病患者还是以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为主,以提高治疗的效应/风险比。
3. 血糖监测
除了白天的血糖监测以外,还应注意夜间血糖的变化,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易发生“somogyi现象”和“黎明现象”,二者都表现为早晨空腹血糖升高,但两者病因不同,需注意鉴别,以免盲目降糖。
“somogyi现象”
即“苏木杰现象”,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也就是“低后高”现象。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使用过量、能量摄入不足等而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反跳性升高,纠正低血糖。若此时误认为高血糖,增加降糖药物用量或加大胰岛素用量或减少能量摄入,导致somogyi现象越来越严重,空腹血糖不降反升,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危象。
“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无低血糖发生,但由于人体内有许多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其分泌高峰一般会出现在凌晨5-7时,因此其分泌高峰一般会出现在凌晨5-7时,因此凌晨3:00~9:00血糖逐渐升高。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减退,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拮抗高血糖而造成空腹血糖水平升高。
两者鉴别:
糖尿病患者在常规使用胰岛素后,可从夜间0点开始,每隔2个小时测1次血糖,直至第二天早晨。如果在黎明前后出现了低血糖,则为苏木杰氏反应。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低血糖,而血糖渐次升高,则为黎明现象。
两者处理:
somogyi现象处理方法:①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用量;②睡前尿糖阴性或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者,可适当进食少量糖类。
黎明现象的处理方法:①餐前短效加长效胰岛素混合注射;②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③将早餐前使用的胰岛素提前在早晨6时注射;④胰岛素闭环泵治疗。
以上处理措施都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4. 运 动
关键词: 运动过度,引发低血糖,很危险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不进食(空腹运动),而活动量高于平日,又没有多吃食物,在运动后很容易引发低血糖。还有些新发的糖尿病患者急于通过大量的运动在短时间内控制住血糖,其实这样的话更容易发生不良事件。
运动疗法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地治疗方法,应该制定一个长期的、科学的运动计划,有氧运动与阻力训练相结合。要避免出现低血糖,应当在运动前后测量血糖、记录运动量,并通过在不同运动量的运动前后的血糖对比,了解不同运动量对本人血糖的降低程度,进而指导患者制定一份符合自己身体情况的的运动计划。
5.健康教育
糖尿病健康教育被喻为“治疗性教育”,是糖尿病现代综合治疗的基础。患者在教育中能够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也可以掌握正确的控制糖尿病的方法。
很多时候,糖尿病患者在降糖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往往是其没有真正掌握控糖的“度”,出现低血糖后也不知道如何去处理。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糖,也能帮助患者正确了解低血糖发作前的症状和体征,增强低血糖识别能力,减少对低血糖的担忧和恐惧,并能够预防再发。
作者丨李沐梓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选自“人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