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警惕!|监管部门严打股市造谣“黑嘴”

来源: 香雪制药/XPHCN-Xiangxue

来源丨 本文转自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2018-06-03

在股票市场上,一些恶意做空者通过编造虚假信息攻击目标公司使其股价迅速下跌,实现做空获利,也让大量股民遭受损失。


近日,广东省舆情大数据工程技术中心、广州市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了《股市利空谣言分析报告》。


该报告显示,上市公司管理层变动,监管层政策发布、财务造假、产品缺陷等市场动向更容易滋生谣言。而且,因谣言多集中在自媒体平台上扁平化传播,迎合股民心理,难以迅速证伪,给辟谣工作增加了难度。

“高层变动、财务造假”易引发利空谣言

《报告》列举了2010-2018年间二十余个股市利空谣言的经典案例,包括美国香橼称恒大地产“资不抵债”、奇虎360被质疑“账目造假”、绿城集团因高杠杆高负债“或被收购”、华夏幸福“甩卖百亿资产求生”、中信证券海外“投资巨亏20亿元”等当年的股市热点。


在这些利空谣言案例中,专业做空机构、上市公司的竞争对手、个体投资者等,成了谣言的潜在制造者;而谣言话题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变动、政策风向、财务造假以及产品缺陷等方面。其中,“上市公司被指财务造假”引发的股票下跌案例,约占总数的一半。


虚假信息严重误导投资者,可致使涉事公司股价迅速下跌,扰乱市场秩序。《报告》指出,当前股市谣言集中在自媒体平台上,呈扁平化传播。而且,谣言迎合了股民的心理,难以迅速证伪,给上市公司的辟谣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以万达系列谣言为例,2017年6月22日,微博出现“建行等银行下发通知抛售万达债券”的传言,随后万达系股债双杀,市值两小时损失66 .8亿元人民币;2017年8月,网络传闻称王健林及家人被限制离境,一度引发“万达酒店发展”股价大跌;2017年12月14日,微信公号“包邮区”发布文章《王健林的滑铁卢》,对万达集团的所谓“现状”进行分析。


为此,万达集团半年内连发4次声明,紧急辟谣。在12月发布的《万达集团严正声明》中,万达方面对现金流,资产以及高管离职等问题一一作出解释,并表示将对不实言论采取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名誉。


高管传闻也成为谣言发力的对象,容易引起投资者异动。2018年3月26日,有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伊利公司董事长潘刚或“失联”》的文章,称潘刚将于近期回国,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同日,伊利股价发生异常波动,3月26日开盘价为28.44元/股,收盘价为27.30元/股,下跌3.53%;市值较前一交易日减少60 .78亿元。经分析,此次事件源于小说《出乌兰记》,上述文章即取材于该文,并综合了小说作者提供的其他消息,环环相扣,与2011年的“万字举报信砸停伊利”事件非常相似。


2018年4月26日,一则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据传,中央决定派浙江省某位领导任平安集团党委书记,从此国资委正式接管平安,中国从次再无万亿级民企。当日,中国平安A股股价一路下跌,截至收盘,A股收盘下跌3.63%,港股也出现0 .41%的下跌。随后,中国平安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此事系谣传。同时,中国平安在内部邮件中辟谣,并表示公司将向公安机关报案,严惩造谣者。


这些事件的共同背景是,幕后推手对攻击目标了解程度比常人深,但也往往混杂着常人难以辨别的假消息。

监管部门严打造谣、传谣“黑嘴”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严厉打击股市“黑嘴”,对于造谣者、传谣者进行了严厉打击。2015年,证监会发言人曾指出,部分媒体、网络、微博、微信发布大量不实信息,有的纯属捕风捉影,有的对政策措施进行揣测性报道,甚至编造谣言,煽动过激情绪,对股票市场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干扰。


2017年10月,涉嫌编造发布“三一重工拿到军工准入证”、“东莞证券针对5000万元VIP的风险预警”等谣言的两名当事人状告证监会败诉,法院二审宣判维持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两名造谣者各被处以15万元的罚款。


2018年1月,证监会发布《2017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在“同花顺传播误导性信息案”中,作为传播媒介的财经网站也受到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


2017年7月,财经网站同花顺自动抓取了发布于2015年的“复星集团董事长失联”等陈旧信息后,未做好文章审核,就将其作为即时新闻发布,迅速传播,严重误导了投资者。当日,复星集团控股或参股的境内外数家上市公司股价大跌,上证医药指数下跌0 .95%。


复旦-斯坦福中国金融科技与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庆富告诉南都记者,对于股市利空谣言,监管层一直在大力整治,包括利用大数据等多种技术进行谣言识别等。我国《证券法》也规定,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传播媒介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应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或澄清,披露真相,让谣言不攻自破。


刘庆富说,与国外成熟的金融监管体系相比,国内对虚假信息的处罚力度和立法体系还不够完善,应该借鉴欧美管理经验,在发展中强化监管,逐步完善。


采写:南都记者 毛淑杰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来源丨 本文转自南方都市报,仅作学习交流